世界最大的人工森林塞罕壩

海峽飛虹消息(駐肯尼亞記者 賈延寧):在北京以北400多公里、河北省的最北端,有一片世界最大的人工森林,她的名字叫塞罕壩。

 

塞罕壩林場佔地面積140萬畝,約合9.3萬公頃。雖然相比全國2億多公頃的森林面積來説這算不了什麼,但在55年前,這裡還是一片飛鳥不棲、黃沙漫天的荒原,塞罕壩人一棵又一棵地種出了這片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

 

塞罕壩地處內蒙古高原隆起部分,位於森林、草原和沙漠過渡地帶,三種生態景觀歷史上互有進退,是中國造林條件最艱苦的地區之一。1962年設立塞罕壩國有機械林場時這裡有多艱苦?一組數字告訴你:年平均氣溫零下1.3攝氏度,極端最低氣溫零下43攝氏度;年均無霜期52天,降水量只有400余毫米。在有些年份,6月還沒送走最後一場雪,8月又迎來了新雪。

 

如此艱苦的條件,為什麼還要種樹?塞罕壩人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回答:塞罕壩就像院子的圍墻,墻的北邊是茫茫大漠,往南是京畿重地。墻倒了,來自西伯利亞的寒風長驅直入,內蒙古高原沙漠大舉南進。從清末開始植被被破壞了的塞罕壩成了距離北京最近的沙源。於是,上世紀60年代初,中國政府下決心建一座大型國有林場,恢復植被,阻斷風沙。

 

恢復塞罕壩歷史上水草豐美的面貌,聽起來很美,做起來卻很難。沒有樹苗就是第一道難關,高寒高海拔的氣候起初讓外地運到塞罕壩的樹苗種一棵死一棵,幼苗成活率不足8%。塞罕壩人憑著創業的熱情和科學的精神,改變慣常使用的遮陰育苗法,首次在高寒地區取得全光育苗成功。

 

2012年,塞罕壩人又開始了攻堅造林的戰役,這次他們面對的是最後近9萬畝石質荒山。説白了就是在岩石裸露、土層只有幾釐米的荒山上種樹。在這裡種一畝樹,成本至少要1200元,而國家補貼只有500元。但塞罕壩人認準了的事就努力去做,靠著手拉肩扛,硬是將7.5萬畝石頭荒山披上了綠裝,並且實現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2018年,剩餘的1.4萬畝石質陽坡荒山也將完成造林任務,那時,塞罕壩將完成全部荒山造林,實現森林覆蓋率86%的飽和值。

 

今天的塞罕壩,單位面積林木蓄積量達到全國人工林平均水準的2.76倍,全國森林平均水準的1.58倍,世界森林平均水準的1.23倍。如果將塞罕壩的樹木按一米株距排開,可以繞地球赤道12圈。

 

這麼多樹,塞罕壩人是不是光靠賣木材就可以發家致富?木材銷售曾經佔林場全部收入的90%以上。但隨著木材價格的跌落,塞罕壩人也曾擔心過未來該怎麼辦。危機帶來的不僅是危險,還有機遇。塞罕壩將最擅長的苗木培育投入産業經營,很快見到了收益。與此同時,有限度地開發旅遊、有選擇地發展風電等綠色産業都為塞罕壩創造了經濟效益。目前,塞罕壩林場的18.3萬噸造林碳匯正在掛牌出售。如果全部475噸碳匯實現交易,可獲益1億元人民幣以上。

 

除了經濟效益,塞罕壩的這片森林也帶來了巨大的生態效益。塞罕壩目前每年為京津地區輸送凈水1.37億立方米、釋放氧氣55萬噸。北京的沙塵天氣從上世紀50年代的年均56.2天下降到現在的年均10.1天。在華北地區降水量普遍減少的情況下,當地年降水量反而增加60多毫米。周邊區域小氣候也有效改善,無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風天數由83天減少到53天。此外,塞罕壩目前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261種,昆蟲660種,植物625種,大型真菌179種,儼然一座動植物基因寶庫。中國林科院評估顯示,塞罕壩的森林生態系統每年提供超過120億元的生態服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