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京臺學者共研會在京舉行 兩岸專家共論新時代下兩岸關係發展

第三屆京臺學者共研會在京舉行 兩岸專家共論新時代下兩岸關係發展

 

23日下午,第三屆京臺學者共研會在京開幕。(中國台灣網 普燕 攝)

 

23日下午,第三屆京臺學者共研會在京開幕,來自兩岸的60多名法學專家學者,將以“新時代兩岸關係發展和京臺交流展望”為主題,圍繞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新時代推動中華文化在台灣傳承與發展、大陸發展對台灣青年的磁吸效應、京臺地方學研究等議題深入交流研討,總結回顧4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豐碩成果和歷史經驗,展望新時代兩岸關係和京臺交流發展的前景。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時建中在開幕上致辭表示,近年來,海峽兩岸法學交流規模不斷壯大,已形成常態化的交流,不管從教學角度,課題研討,人員往來層面交流都非常活躍。如今,海峽兩岸關係出現了一些新特點,碰到一些新問題,需要一些新舉措,希望兩岸的法學專家學者共研,為兩岸關係健康發展出謀劃策,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建言獻策。

 

民革北京市市委副主委褚玉梅致辭表示,“京臺學者共研會”已成功舉辦兩屆,取得豐碩成果,已成為兩岸專家學者交流思想,探討問題的重要平臺。事實也證明,只要兩岸同胞開誠布公交換意見,共同探討,一定可以取得豐碩成果,取得共識。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也即將迎來《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年。4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實踐證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走和平統一道路,符合兩岸同胞福祉。如今,台灣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 “九二共識”,使兩岸關係發展失去政治基礎。在複雜嚴峻的兩岸關係局勢下,兩岸關係將如何變化,眾多與會專家學者發表了各自看法。

 

中國法學會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秘書長、中國法學會學術交流中心主任、中國政法大學台灣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尹寶虎表示,近年來,大陸繼續保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導權,繼續保持戰略定力和戰略耐心,繼續保持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陸出臺的“31條”舉措以及各省市地方先後出臺的相關細則,保障台灣同胞在大陸求學、就業、創業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的諸多舉措,就是要遏制“台獨”分裂的圖謀,拉近兩岸同胞的心靈紐帶,繼續維護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他認為,“台獨”勢力、蔡英文當局將希望寄託在美國的身上,很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武統”不是兩岸關係的唯一齣路,但“台獨”勢力如若觸碰兩岸關係底線,發現極端情況,大陸可依據《反分裂國家法》採取措施。希望台灣民眾看到,“誰才是真正維護台灣同胞利益的自家人”,只要兩岸同胞攜手合作,一定可以粉碎任何內外分裂勢力的圖謀,攜手共創兩岸關係融合發展新局面,共圓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台灣大學教授、台灣絲路文化協會理事長張志銘認為,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兩岸同胞的長期交流,現實的生活實踐決定了人民的視野和觀念意識。台灣如今的“去中國化”問題實際上“不成問題”。不管是生活、飲食習慣還是生活意識,中華文化已深入台灣社會各方面,這不是用一些短期的政策就可以改變的,也不會改變“兩岸一家親”的本質。

 

台灣《觀察》雜誌發行人兼總編輯、前台灣統一同盟會主席紀欣提到,新時代下, “一國兩制”應該有新的期待和新的內容,在《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之際,兩岸法學學者,尤其是年輕學者,應該勇擔責任,利用專業知識讓民眾對此有深刻了解和認識,積極推動兩岸和平統一的制度性建設。

 

開幕儀式後舉行主題論壇上,尹寶虎、紀欣分別作了題為“《告台灣同胞書》與大陸對臺政策的發展”和“淺論習近平的和平統一觀”的主題演講。

 

開幕式同期還舉行了中國政法大學 “海峽兩岸青年創業法律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北京市臺辦、北京市司法局等單位領導和嘉賓為基地揭牌。據悉,這是全國高校第一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法律實踐基地,旨在加大對台灣法律學科專業的青年來京實習創業的服務力度,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加強兩岸青年交流。

 

據介紹,“京臺學者共研會”是京臺兩地學者交流的一項重要活動,從“共研共商共同關注的話題,共謀兩岸發展之道”切入,為兩地學者搭建話友誼、解心結、謀共識的溝通平臺,2016年和2017年,分別在京臺兩地舉辦。

 

本屆共研會由中國政法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和民革北京市委共同主辦,中國政法大學台灣法研究中心、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所、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和台灣絲路文化協會具體承辦。國臺辦、北京市臺辦、司法部臺辦、民革北京市委等單位的領導嘉賓參加開幕式。(中國台灣網6月23日北京訊 記者 普燕)

 

第三屆京臺學者共研會在京舉行 兩岸專家共論新時代下兩岸關係發展

 

開幕式同期還舉行了中國政法大學 “海峽兩岸青年創業法律實踐基地”揭牌儀式。(中國台灣網 普燕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