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香港的同學們!

這個夏天,從黑龍江到廣東,從博物館、研究所、媒體、銀行、網信企業到街道辦事處,我們的身邊都將出現香港實習生。

 

實習生,雖當下稚嫩,但前程遠大,未來發展有無限的可能。實習是專業的歷練,工作的基石,社會的初體驗。以往,香港高校生的實習天地就是香港,最高目標是世界五百強企業。10多年來,內地、香港聯手,為香港高校生創建多個暑期實習計劃,內地各省市各行業提供實習機會。香港學生夠幸運,經申請可到故宮博物院、臥龍自然保護區、敦煌等這些國際級的單位實踐自己所學專業,體驗當地風土民情,拓展自身發展的可能性。

 

眼界決定境界。雖然當下的香港實習生是在回歸後的香港生長,但“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仍然保留了與內地的差異性,再加上廣東話生活圈的特殊性,大多數香港學生對內地的歷史文化和生活現狀缺乏了解。特別是近些年來香港社會出現的醜化內地、挑撥香港內地關係的雜音,多少會影響青少年的認知。此時,香港學子通過實習深入內地生活,親身感受內地發展,因為感受,所以了解;因為了解,所以客觀,可以有能力透過各種解讀看到實質,知道成就的不易,不足的緣由,而不再人云亦云。對內地客觀獨立的認識和判斷,能使港青站上更高更大的平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通過這個夏天,觸摸一個真實的內地將是香港實習生的重要收穫,這不僅能深刻了解自己的國家,也能進一步定位自己,認識內地同胞。“內地落後”現在仍然是不少港人的固化印象,所以香港實習生多少都要有“震撼”經歷。根據以往的經驗,有實習生看到近鄰佛山現代化的住宅區和城市設施,笑自己過去一直以為“佛山就是鄉村”;媒體的實習生隨記者深入災區,讚嘆內地政府的救災效率,刷新以往的負面印象;有實習生帶著“國際化背景”的優越感來到內地民營企業,當不能用普通話表達自己時,辦公室的員工建議“我們可以用英語交流”,令他反省自身。即使是被負面“震撼”,因為了解,實習生們也有了更深刻的解讀。筆者曾與一位到西北某城實習的香港青年交談,他指出了實習地的諸多“不文明”,但又説:“他們環境那麼差,還有人考上港大、北大,比我們厲害。我學會了惜福和尊重。”

 

了解都是雙向的。香港實習生也讓內地有機會親密接觸港青。一位接待過香港實習生的企業管理者為港生點讚:他們清一色身著西裝上班,看他們滿頭大汗,我提醒他們著裝可輕便,但他們一直襯衫長褲,體現了職業的規範性。我帶一位實習生去做客戶訪問,他全程認真傾聽,問題密密麻記在本子上,回到辦公室再問“十萬個為什麼”。另一位與香港實習生一起工作過的內地員工讚賞港青的工作態度:“他們是‘你隨意,我拼命’。”

 

實習,令香港學子與內地走向相互了解、寬容、欣賞,越來越多的香港學子選擇到內地實習,也有越來越多的內地機構向香港學子敞開大門。據媒體報道,這個夏天,選擇到內地實習的香港學子有數萬人之眾,為歷年之最。近日,在一場金融論壇上,一位曾到內地實習的香港科技大學的學生提出:香港要不要借著粵港澳大灣區的興起,主動擁抱人民幣金融?這樣的問題標誌著香港學子已跳出個人發展議題,思考整個香港和整個國家的前景。正如習近平主席致信香港“少年警訊”成員所言:祖國和香港的未來,寄託在年輕一代身上。希望你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多學點歷史,多了解點國情,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錘鍊本領,早日成才,以實際行動服務香港、報效國家。

 

早日成才、服務香港、報效國家,這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學習歷史、了解國情,錘鍊本領,從暑期的內地實習出發。內地歡迎你們,香港實習生!(陳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