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件(套)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歸國 迄今為止美國規模最大一次返還中國流失文物

當地時間2月28日,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返還交接儀式在美國印第安納州印第安納波利斯市舉行。中國國家文物局與美國聯邦調查局代表簽署並互換文物返還證書,這標誌著361件(套)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將正式歸國。  

 

據介紹,美方此次返還的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時間跨度從新石器時代直至清代,涉及石器、玉器、青銅器、陶器、錢幣、木雕建築構件等多個門類,多為中國古代墓葬隨葬器物。這是今年1月中美再次簽署限制進口中國文物政府間諒解備忘錄後的首次中國流失文物返還,也是自2009年雙方簽署備忘錄以來,美方第三次、也是規模最大一次向中國返還流失文物。

 

返還交接儀式在印第安納波利斯市艾特爾喬格博物館(Eiteljorg Museum)舉行,現場陳列著20余件(套)將被返還中國的文物,其中包括1個漢代陶圂、3個明代綠釉陶樓、1個明代綠釉陶榻及陳設品。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胡冰對本網記者表示,此次美方返還的中國文物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在歷次中國流失文物回歸中有著代表性意義。

 

此次返還的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于2014年4月由美國聯邦調查局印第安納波利斯分局查獲。當時,該局在一位名叫唐納德?米勒的退休科學家的農場中查獲了7000多件由非法渠道獲得的文物。後經調查發現,這批被查獲的文物中有相當一部分屬於中國。隨後,為了讓這批中國文物藝術品順利回家,中美雙方開展了精誠合作。

 

印第安納大學-普渡大學印第安納波利斯聯合分校的人類學家霍利·丘薩克-麥克維(Holly Cusack-McVeigh)深度參與了返還工作,她對記者表示,過去幾年來,為了幫助中國文物歸國,自己的團隊和中方專家保持了密切溝通。“無數個電話、無數封郵件,才能找到權威的中國專家,判定文物的詳細信息……本週是我們第一次和中國夥伴真正見面,但在我看來,我們早已經建立起了真正的友誼。”負責相關案件的美國聯邦調查局特別探員蒂姆·卡彭特同樣對記者表示,在此次移交事務上,聯邦調查局同中國國家文物局等機構開展了非常良好的合作,希望未來能同中方在類似領域繼續保持合作關係。

 

近年來,通過外交斡旋、司法合作、友好協商等方式,國家文物跼踀成包括圓明園獸首、大堡子山金飾片、虎鎣以及美國政府三次返還文物在內的30余批次40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歸祖國。胡冰表示,中國流失海外文物是中國文化遺産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寄託著中國人民質樸深沉的歷史情感和文化記憶。這批中國文物藝術品的返還,不僅標誌著中美雙方在文物追索返還行動上的相向而行和相互支持,也將進一步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理解和信任。

 

參加交接儀式的美國國務院副助理國務卿阿麗莎·伍德沃德對記者表示,文化領域是美中可以相互學習的一個領域,兩國建立了很多合作,雙方博物館、藝術團體之間都有很多交流活動。她説:“這些文物真正的歸屬地應該是博物館,而不是個人,如今能夠將它們送回家,是非常有意義的事。”(記者 鄭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