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舍衛城考古發掘有新發現

圓明園舍衛城考古發掘有新發現

 

舍衛城位於後湖東北, 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坐石臨流的一部分(圖中畫圈處)。

 

北京日報訊(記者 葉曉彥)原本只能在文獻和樣式雷圖紙上了解的圓明園舍衛城模樣,通過考古發掘慢慢立體豐滿起來。記者昨天獲悉,經過半年的考古工作,舍衛城第一期500平方米考古發掘已經完成,這座“園中佛城”南城門區域已經有了大致輪廓,專家還發現了與現存樣式雷圖紙記錄不一樣的地方。

 

舍衛城是圓明園中專門開闢的一處城池式的寺廟建築群,名稱源自佛教史上第一座佛寺的所在地——古印度舍衛國城。然而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圓明園後,舍衛城的大批佛像及各種陳設法器被洗劫一空,損失無法估量。隨著時代的更替,遺址被渣土或垃圾堆埋,完全看不出本來的模樣。

 

去年6月5日至12月10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對遺址進行了第一期考古發掘工作,發掘面積500平方米,清理出南城門、南城門東西兩側城墻各一段及馬道、南城門內外禦路各一段、城門東西兩側值房及南城門下涵洞一段。

 

對於圓明園的盛期全貌,人們主要依靠文獻和“樣式雷”家族流傳下來的設計圖樣來了解,舍衛城也是一樣,在考古發掘之前,考古人員也只能通過“樣式雷”圖樣等資料來推測舍衛城的模樣,以及將這些資料作為考古工作的重要依據。但是在考古過程中,考古人員也發現了一些跟樣式雷圖紙的不同之處,比如在南城門外,考古人員就發現了緊挨城門兩側的值房,以及城門內外兩側青石基座。“但在樣式雷的圖樣裏,值房的位置並不是這樣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