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藝】兩岸手藝人同源對話之陜西榆林石雕傳承人高樹飛

技藝在,便有記憶可承載。——  高樹飛

 

雕了30年炕頭石獅的陜西石雕技藝傳承人高樹飛老師記性不好。

 

他經歷過的很多事他全想不起來了,問他一些問題,得到的大部分回答都是:啊哎,這個我記不起來了。

 

不過,只要是他見過的炕頭石獅,他看一次就能記住。

 

在陜北,很多人已經不記得“炕頭石獅”了。在米脂,住在窯洞裏的李子桂老人家裏有一個傳了九代的炕頭石獅;從小在炕頭石獅陪伴下長大的折曉軍老師在過去20年裏幾乎把所有的財力和精力都用來收藏炕頭石獅,研究炕頭石獅。

 

他説:在陜北每一個縣過去都有炕頭石獅,民俗都有這個講究,用石獅子拴小孩可以保祐子孫綿延。過去陜北民間認為,炕頭上的石獅子能夠驅邪消災、保祐平安,所以把它看成是娃娃的“守護神”。他們把石獅放在炕頭“拴娃娃”,這和祈子護子有關。

 

過去陜北作為邊境要塞,戰火不斷,加上交通不便,醫療落後等原因,新生命在成長中會受到很多不確定因素的挑戰,在老百姓的信仰中,對炕頭石獅會有很強的依賴。

 

到了今天,陜北住窯洞的少了,炕也少了,孩子有個毛病都更相信醫療技術了,用石獅子拴娃娃的民俗講究,在黃土高原上正漸漸地在人們的記憶中消失。

 

在剛剛建成的陜北民俗博物館裏,陳列著折曉軍老師收藏的上千隻石獅子,是他和記性不好的高樹飛以及依然住在窯洞裏的李子桂老人一起,在幫助我們,以及我們的後人留存一些關於炕頭石獅的記憶。

 

 

相關視頻:【求同存藝】兩岸手藝人同源對話之台灣石雕大師黃瀅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