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是對古代雅言的傳承

 

作者:司羅紅(鄭州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樊留洋(鄭州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

 

方言是鐫刻在遊子身上不變的符號,是連接遊子與故鄉的情感紐帶。常有若干詞語被看作某地方言的代表,寥寥數語便能喚起鄉愁,引起共鳴。

 

近日,一份展現河南省內不同地區應答語使用狀況的“河南方言地圖”引起熱議。該調查顯示,表示肯定和贊同的“中”是中原官話中使用範圍最廣、使用頻率最高的應答詞。

 

“中”不但是河南的“語言名片”,也是中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承載著華夏民族“尚中”的價值觀念,反映了中原文化的歷史變遷,是對古代雅言的傳承。那麼,“中”如何由空間方位詞轉變為表示肯定的應答語?

 

  “中”表應答,使用頻繁

 

河南方言中,“可以、好、能”等意義可以使用“中”和“管”來表達,其中“管”主要出現在商丘等豫東地區,“中”在河南全境使用。

 

“中”表示肯定和贊同,通常用以應答,比如,“A:明兒(明天)一起去學校吧?B:中,明兒我喊你。”這裡的“中”是肯定的回應,表示同意對方的邀請,若表示否定應答則直接使用“不中”。

 

“中”還可用在句中表示“可以、行、好”。此時“中”相當於形容詞,可以進行正反重疊表示疑問,如“這棗中不中吃?”,即是詢問“這個棗好不好吃?”。“中”也能受到否定詞“不”的限定,表示否定之意,例如“這個叫法不中聽”。表示“行、好”的“中”還可以受到程度副詞“真”的修飾,加深肯定的程度,例如,“這飯做得真中”,即是誇獎“這頓飯做得真好吃”。

 

表達肯定意義的“中”使用不限于河南,東北官話、蘭銀官話等多個北方官話區都有使用,南京、武漢、廈門等地的方言志和方言材料中都有記載。比如,《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記載南京的江淮官話中有“這件事不中,我偏要試試”的表述;廈門方言屬於閩方言,也有“穿得這般模樣,勿會中看”的語句。

 

可見,“中”表示“好、可以、行”等意義活躍在許多地方的語言生活中,而表示肯定應答的“中”在河南使用頻率極高,在外省使用較少,因而成為最能代表河南的方言詞語。

 

  “中”表肯定,歷史悠久

 

“中”在甲骨文中已經出現,意為“旗幟立於中”,也可表示“左右的中間”。“中”最早表示具體的方位,與上下左右、東西南北等相對,這一意義沿用至今。

 

“中”表示“可以、好、能、行”等意義在古代漢語中就已出現,且使用廣泛。《説文解字》:“中,內也。”段玉裁注:“中者,別與外之辭;別與偏之辭;亦合宜之詞也。”引申為“得、當、均、半”等意。

 

“中”表示“可以、恰當”的意義在先秦已經出現。春秋戰國時期,在儒家語錄體經典《論語》中,“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意為“禮樂如果不能興盛,刑罰的執行就不會適當”,這裡的“中”表示“合適、可以、恰當”。劉邦在《手敕太子文》中寫道:“堯舜不以天子與子而與他人,此非為不惜天下,但子不中立耳”,這裡的“中”表示“可以、能夠”之意。《宋書》中有“可籌量粗為中否之格”的表述;南朝佛教文集《弘明集》也出現了“今付往,足下力為善尋,具告中否”的表達,這兩例的“中”都表示“可以”,與“否”對舉組合為“中否”,意為“可否”。北魏時期,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中也出現了相關用法,“臘月初作,任為五味臘者,皆中作,唯魚不中耳”,前一個“中”與動詞“作”組合,表示“可以作、適合作”,後一個“中”之前有表示否定的“不”,表示“不行,不可以”。詩詞等韻文中也有“中”表示肯定的用例,如唐代王建所作的“美人停玉指,離瑟不中聞”(《荊南贈別李肇著作轉韻詩》),“中”意為“合、好、行”。

 

“中”表示應答多出現在口語中,書面語記錄不多,但也能從古代文獻中略窺一二。比如,兩宋之交的莊綽在其筆記小説《雞肋編》中記載了“中”作為批判之辭的軼事,“故士大夫有求請差遣,得判‘中’字者,更無不得之理”,可見判定為“中”是對事件的肯定。蔡京為相時,為博時譽,凡有人乞求,都當面寫“中”,但同是“中”字,不同字體表意不同,“有真、行、草之殊,堂吏陰識其旨意,得失稽留,不言而喻”。元明時期的雜劇和小説雅俗共賞,其口語描寫較之前增多,“中”的使用也更頻繁,用法與現代河南方言也幾無差異。比如,《二刻拍案驚奇》採用了“中”正反重疊的格式錶示疑問用法,“我曉得文字中吃的不中吃的?”清代之後,“中”表示“行、好、可以、能”等意義的用例明顯減少,但仍在河南、山東、河北等部分北方地區的方言中得到傳承。

 

  “中”蘊涵多樣文化內涵

 

“中”表示肯定並用以應答經歷了空間意義到心理意義的轉變,表現了中華民族“尚中”的思想。

 

因與四方都有直接聯繫,處於重要的樞紐位置,“中”有了高於四方的含義。比如,春秋時期行軍,分左中右或上中下三軍,主將位於中軍。《周禮》中記載中國先民“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地中”指大地的中心,在“地中”上建立的國家即為“中國”。《尚書·禹貢》中,天下以地理為徑,分為九州,由於豫州位於九州的中心,豫州便又名“中州”。現代漢語中的“中華”“中原”等詞中的“中”便是源自空間上中心、中央之意。

 

孔子繼承了殷周先民的“尚中”思想,並將其融于自己的哲學、政治和倫理觀念中。“中”開始引申出心理意義的主觀評價,成為儒家思想中重要的哲學範疇。

 

“中”在心理意義上的評價序列裏位於中央、中心的位置,成了“不偏之辭”,進而引申出“與……相符合”的意義,成為“合宜之詞”。“中”是與標準恰好相符,是多一分則長,少一分則短。這一標準可以是客觀的規定,也可以是主觀認定。“中”不是消極的折中主義,也不是逃避現實的精神勝利法;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中間狀態不是“中”,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也不是“中”。“中”是尊重和運用客觀規律,發揮個人努力達到完美的狀態。“中庸”一詞體現的就是這一積極狀態,過無不及,恰到好處,合乎常道。

 

綜上,“中”在古代漢語中已大量使用,反映了從“空間居中”到“符合某種標準”,從“適合”再到“可以、行、好”的語義引申基本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