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一事,盡一生 看考古名家如何堅守理想

“中國考古人都是你堅實的後盾,未來你就是乘風破浪的考古小姐姐。”近日,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鐘芳蓉以676分的高考成績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然而,有網友卻質疑考古太冷門可能找不到工作。對此,各地考古圈“大V”紛紛送上開學大禮包和霸氣祝福,樊錦詩先生也寫信鼓勵她:“不忘初心,堅守自己的理想,靜下心來好好唸書”。

 

鐘同學的經歷,讓一向低調的考古界“喜提熱搜”,受到了更多關注。那麼,考古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今天,讓我們從考古界“大咖”的故事中尋找答案,感受其中的魅力。

 

賈蘭坡:“非科班”考古學家的逆襲

 

擇一事,盡一生 看考古名家如何堅守理想

 

賈蘭坡在週口店考古現場。資料圖

 

他讀完高中就輟學,沒有經過正式的學術訓練,卻成為了三塊週口店龍骨山“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的發現者。他就是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賈蘭坡。

 

1931年,賈蘭坡在友人的推薦下,進入了中國地質調查所。當時的所長問他:“考古很苦很累,你幹這個是為了什麼呢?”他回答:“為了吃飯。”雖然目標很“簡單”,但他憑藉自己的好學和努力,成為中國考古學史上最為耀眼的名字之一。

 

1936年11月,一個工人把挖到的一塊核桃大小的碎骨片放進小荊條筐。賈蘭坡拿起一看,發現是人的頭蓋骨,於是,他將這個被砸碎的頭蓋骨一點點從土裏挖出,清理、烘乾、修復,再把碎片對粘起來。一個完整的頭蓋骨化石便出現在人們眼前,這也成為中國人類考古學的標誌性起點。之後,他又先後發現了丁村人、藍田人,將中國大陸上的人類起源,往前推進了100多萬年。

 

除了考古工作,到了晚年,賈蘭坡還撰寫科普類文章,“和小朋友打交道”,他最擔心“這門清貧寂寞的學科出現人才的斷層,後繼無人”,所以親自培養和教導了一大批考古人才,為考古學的傳承發展做出了貢獻。

 

夏鼐:“考古不是挖寶”

 

馬王堆漢墓的彩繪帛畫、定陵萬曆皇帝的金絲皇冠……這些考古發現的稀世珍寶,都是經由考古學家夏鼐之手而呈現於世,他也被譽為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奠基人之一。

 

夏鼐是最早用科學方法對遺址進行發掘的學者。1950年,他在河南輝縣琉璃閣主持戰國時代車馬坑的發掘,當時冰天雪地,在車馬坑裏一蹲就是好幾天,用木炭一邊烤一邊剔,最後19輛大型木車得以完整重見天日。其後他主持定陵、馬王堆漢墓等重要發掘,更是名震中外考古學界。

 

擇一事,盡一生 看考古名家如何堅守理想

 

夏鼐(左)與外國學者參觀考古所的碳14實驗室。資料圖

 

他還十分重視在考古中應用現代自然科學方法。1955年,他著手組建了我國第一所碳14實驗室,成為考古斷代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為考古學研究帶來質的飛躍。

 

雖然經手多件國寶,但夏鼐一直堅持“考古不是挖寶”的準則。他認為,考古的價值不在於文物,而在於遺跡遺物所能復原的中國古代社會生活情況。這樣的理念也一直影響著後來的考古人。

 

鄭振香:“喚醒”婦好的考古“女將軍”

 

擇一事,盡一生 看考古名家如何堅守理想

 

鄭振香在殷墟發掘現場。資料圖

 

1976年5月,在河南省安陽小屯村,一座沉睡3000多年的殷商大墓終於重現人間。這個墓的主人,就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婦好,也是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而主持發掘工作的,正是被稱為考古“女將軍”的新中國第一位女考古學研究員——鄭振香。

 

1950年,鄭振香考入北京大學博物館專修科,並選擇了考古專業。當時有人説:“你一個姑娘家學考古,獨自一人看到那些骨頭不害怕嗎?”她回應:“不怕,在我看來,這些骨頭就跟陶罐一樣,沒什麼。”

 

1962年,懷著對田野考古的一腔熱忱,她來到安陽殷墟,一幹就是三十多年。其實,在發現婦好墓之前,考古隊已經很長時間未有收穫,時任隊長的鄭振香力排眾議堅持鑽探挖掘,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座商代社會的寶藏由此打開。墓葬轟動了考古學界,被評為當年世界考古十大發現之一。

 

之後,鄭振香依舊奮戰在殷墟考古的第一線,經歷了退休、返聘,直到2002年老伴生病、生活不便,這位女考古學家才離開了考古一線。

 

樊錦詩:此心不移係敦煌

 

“我躺下是敦煌,醒來還是敦煌。”1963年,上海姑娘樊錦詩從北大考古專業畢業後,千里迢迢來到戈壁大漠深處的敦煌莫高窟,一待就是半個多世紀。

 

樊錦詩初到敦煌時,被光彩奪目的彩塑和壁畫所震撼,與精美藝術形成對比的是惡劣的生活環境:住土房、沒有水、不通電、衛生設備匱乏。但她還是堅持紮根下來,將敦煌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承視為自己的使命和宿命。

 

擇一事,盡一生 看考古名家如何堅守理想

 

1998年,樊錦詩(左四)與外國學者探討壁畫保護方案。資料圖

 

為了讓敦煌“青春永駐”,在樊錦詩的推動下,敦煌研究院形成了一整套先進的數字影像拍攝、色彩矯正、數字圖片拼圖和儲存等敦煌壁畫數字化保存技術,制定了文物數字化保護標準體系。先後上線中英文版本的“數字敦煌資源庫”,實現了敦煌石窟30個洞窟整窟高清圖像的全球共享。

 

樊錦詩為敦煌所做的一切,被季羨林先生稱為“功德無量”。2018年,她被授予“改革先鋒·文物有效保護的探索者”稱號。2019年,她榮獲“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如今,樊錦詩雖已退休,卻仍在為敦煌而四處奔走。

 

手鏟釋天書,一代代考古人在田野間探索,用自己的力量為考古事業發揮著光和熱。“冷門”專業也有大舞臺,期待有更多的“鐘同學”,堅守自己的夢想,在考古學這片廣闊的天地中,追尋文明之源,感受文化之美。

 

(綜合自人民日報、新華網、中國社科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