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礎學科拔尖人才2.0版怎麼培養 專家學者這樣解讀

央視網消息:先進的智慧技術,離不開基礎科學作為基石。9月17日,教育部正式發佈“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首批共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的104個基地入選。入選基地旨在建設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孵化器和國家一流人才培養高地。按計劃,2019年至2021年,教育部擬分年度遴選建設190個左右的理科基地、60個左右的文科基地以及10個以上的醫科基地。用10年左右時間,培養數萬名基礎學科拔尖學生。此次入選的學科和院校有何特點,當前提出這樣一個名單有何背景和用意,為此我們採訪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 

 

中國基礎學科拔尖人才2.0版怎麼培養 專家學者這樣解讀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我們這一次的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2.0的計劃實施範圍是包括了我們説的大理、大文和大醫。有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生物,原先的5個所謂的純理的學科,現在又增加了12個,包括了理科的天文、地理、科學、大氣、海洋、地球物理學、地質學、心理學。此外我們還加上了基礎醫學,還把原先沒有的文科類四個學科加了進去,哲學、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和歷史學。

 

從學校來看,此次涉及的33所學校,東中西部地區全覆蓋,涵蓋綜合類、理工科、財經類、農業類大學,其中財經類和農業類院校首次入選,除中央院校外,地方高校也首次入選。而當前特別提出加強基礎學科人才培養,也是在響應時代發展的需求。 

 

中國基礎學科拔尖人才2.0版怎麼培養 專家學者這樣解讀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培養三類科學家,就是自然科學家、社會科學家和醫學科學家,我們認為基礎學科是科學創新的一種基石,是戰略安全的底牌,是國家富強的血脈。這批基地將成為基礎學科拔尖人才的孵化器,成為天才、鬼才、偏才、怪才脫穎而出的“夢工廠”。

 

基地確定了,人才怎麼培養?教育部給出的方案是三制:書院制、導師制和學分制。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所謂的書院制,就是我們要建立人才培養的新的一種中西貫通的現代書院制。就是好的人才不僅僅是教出來的,他還是浸出來的,他要熏出來的,養出來的、育出來的、染出來的,就像老酒泡人參一樣;第二個就是導師制,我們要選拔出一批真才實學的大師,從本科生開始,培養出一批好的學生;第三個就是學分制,我們希望在這樣的學生培養中,能是早成才、多成才、快成才、成大才,通過學習,他們可以提前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

 

中國基礎學科拔尖人才2.0版怎麼培養 專家學者這樣解讀

 

對於基礎學科的人才培養,吳司長還給出了一個定位,那就是“不著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我們不是希望3年5年以後他們就能夠馬上脫穎而出成才,我們希望通過10年20年甚至30年,我們説能坐冷板凳,甘坐冷板凳,能夠真正地積累,經過了若干年的培養再進行爆發,所以我們覺得這是一個仰望星空的計劃,這是一個面向未來的計劃,這是一個不著急的計劃,但是這是一個偉大的計劃。

 

基礎學科拔尖人才 2.0版怎麼培養?

 

培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如何選拔、培養這些人才,讓他們在自我實現的同時,在新時代的舞臺發光發熱,我們去校園和企業看一看。

 

中國基礎學科拔尖人才2.0版怎麼培養 專家學者這樣解讀

 

本次名單中,南京大學從十年前的1.0到2.0,建設基礎學科,有哪些好經驗值得沿用?

 

南京大學本科生院常務副院長徐駿:第一是個性化的培養,我們對拔尖學生進行了個性化的培養,讓他們充分地在自由寬鬆的土壤當中,充分發揮、發展、成長起來。第二,通過小班化、個性化的培養,讓他們的能力得到提高。第三是國際化,搭建了國際交流合作的平臺,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到國際一流的大學、一流的科研基地接受訓練。對於本科階段來講,我們希望它往前能夠與我們的高中,也就是我們的基礎教育進行有效的銜接,發現並提前鎖定那些有能力的、有潛力的、有培養潛質的學生。 

 

中國基礎學科拔尖人才2.0版怎麼培養 專家學者這樣解讀

 

徐駿表示,對於基礎學科的拔尖人才,評價體系不能唯分數論,而是要綜合考量學生的創新性、批判性,鼓勵他們的好奇心。

 

走出校園,還能繼續從事基礎學科研究嗎?答案是肯定的。目前不少企業也為基礎學科提供了越來越大的平臺。華為技術公司,在全球18萬員工中,研究人員就佔到了45%,每年的研發包括基礎研究的投入佔銷售額的15%左右。2018年,華為在研發方面投入達到了150億美元,未來5年將超過1000億美元。

 

中國基礎學科拔尖人才2.0版怎麼培養 專家學者這樣解讀

 

華為技術公司創始人任正非:修橋、修路、修房子,已經習慣了,只要砸錢就行了,這個晶片砸錢不行的,得砸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中國要踏踏實實在數學、物理、化學、神經學、腦科學各個方面努力努力地去改變,我們才可能在這個世界上站立起來。

 

【央視短評】科研生態興則基礎科研興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句錢學森之問,至今發人深省。創新型科研人才必須從青少年抓起,高校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教育部此次啟動培養拔尖學生的計劃,是嘗試進一步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和科研活動自身規律,創造有利於基礎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態。有土壤,有雨露,有陽光,才會有基礎科學研究的茁壯成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