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人物的詩意描述

作者:王蓬(國家一級作家、曾任陜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首先,我想説的是並不認識作者,亦未受任何方面委託,寫此評論純屬從不經意地瀏覽到仔細閱讀,不知不覺間,興趣倍增。蓋因作品文字明凈典雅,敘事引人入勝,舒張把握到位,堪稱補史力作。賞讀讚嘆之餘,有種壓抑不住的書寫衝動,一吐為快的書生愜意。

 

這部24萬字的《易俗大先生》含八篇人物傳記,一篇集體回憶。書中傳主多是關中大地、秦腔舞臺盡人皆知的公眾人物,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們當中有易俗社的創始人、秦腔劇作家、戲劇改革家、戲曲教育家、著名演員以及導演等。其中多位曾在晚清私塾接受傳統教育,甚至取得功名,是關中大地最後的讀書種子。卻又在西學東漸之後外出學習,接受新式教育,甚至加入同盟會。在新思潮中反思古老秦腔的革新,在古城西安創建以文化建設為己任的易俗社,對陜西乃至全國戲曲影響既深且巨。易俗社中多位演員與梅蘭芳、尚小雲、荀慧生、歐陽予倩等戲劇大師有交集並得其激賞,還得到魯迅先生的高度評價和題匾贈款。在新舊交替時開一代新風,歷百年巨變,浴世紀洪波,幾乎是中國戲劇文化起落興衰的一個經典縮影。

 

讀《易俗大先生》打動我的有三個方面。

 

秦腔人物的詩意描述

 

《易俗大先生》 余 靜 著 西北大學出版社

 

  一

 

真切真實,史料翔實,具存史價值。全書以人為經緯,通過寫人,以人帶事,把易俗社在清末民初成立背景,以標新立異,改編劇本,匡扶世道人心為己任,歷經艱辛全方位、多角度地進行展示:包括草創初期,為擴大影響,更為生存,南下武漢,兩去北平,由默默無聞到轟動平津,與京班巨頭梅蘭芳、尚小雲、荀慧生、歐陽予倩等交集前後;《三滴血》《火焰駒》《白蛇傳》等膾炙人口名劇誕生始末;1924年魯迅先生一行到易俗社觀看演出並題匾捐款詳細經過;抗戰期間易俗社師徒與民眾一起在日機轟炸下,弦歌不輟,激勵軍民,救亡圖存等義行壯舉,都在書中有詳盡的介紹和相關的史料與圖片展示。堪稱一部易俗社百年信史。

 

  二

 

不拘一格,手法多樣,別開生面。一部書稿,八位傳主,作者採用不同手法表現。比如首篇《知我謂我樂,不知謂我狂——李桐軒往事》,李桐軒(1860—1932)係易俗社創始人,屬繞不開的重量級人物。但離世已近百年,除業界多已陌生。作者獨闢蹊徑,以綠葉襯托紅花方式取勝。從文學大師林語堂在耶魯大學演講,卻遭時在耶魯留學的中國學生李賦寧批評入手,林語堂是國內少有能用英文寫作的大作家,在國際上也聞名遐邇。能批評林語堂者註定不俗。果真,李賦寧日後成為北大、清華名教授,被譽為“中國的西方語言大師”,傑出的翻譯家。他的父親李儀祉是當代中國水利工程的奠基者,參與治理黃河與淮河,陜西境內渭惠、涇惠、漢惠、褒惠等多個水利工程皆出其手,惠澤百代。而大名鼎鼎的李儀祉之父正是易俗社創始人李桐軒。這頓讓人想起史學大家陳寅恪名句:“夫士族之特點,既在其門風之優美,不同於凡庶。而優美之門風,實基於學業之因襲。”李桐軒經過兒孫輩赫然業績襯托而引人敬重。其創辦易俗,革新秦腔,開一代新風,惠澤多個劇種的歷史功勳自然昭著。雖旁枝斜出,卻收事半功倍效果。

 

再如《凡戲有根據,不肯誣古人—范紫東往事》,作為作家(戲劇作家)學養、境界、人品是根本。為關中一代大儒范紫東作傳,自然抓其要害。范紫東先生稱戲劇應是“性情之流露、風化之先河”,戲劇變遷很漫長,“詩變為詞、詞流為曲、曲編為劇、則演為戲矣”,范紫東心目中的好戲是什麼樣子呢?易俗社經典名劇《三滴血》創作過程恰是對先生理論的最好詮釋。

 

  三

 

脈絡清晰,重點突出,有厚重之感,無浮泛之嫌。作為經歷一個世紀的戲曲劇團,面廣、人眾、事多、線繁,如何在頭緒如麻的事端中梳理明白是要下番功夫的。寫人難、寫名人更難。如何寫好那些個性鮮明、德才兼備的曠世大儒;或光彩奪目、眾星捧月的戲曲明星;再是俗語“要想惹氣,帶一班戲”然李桐軒、范紫東、高培支等歷任社長是如何帶好易俗社的?作者提綱挈領,通過突出人物在易俗社中的主要貢獻落筆,僅看題目《相思非是遠,風雨遣情多——封至模往事》《最是驪山風月好,青梅煮酒話短長——孫仁玉往事》《苦心孤詣為易俗——高培支往事》。畫龍點睛,匠心獨運,集中寫旦角名演員劉箴俗僅23歲便英年早逝,如同流星般消逝在夜空,短暫卻光芒四射。而另一位旦角名演員王天民在舞臺上千媚百嬌,情致動人;在生活中卻謹言慎行,安分守己。性格對比鮮明,也就印象深刻。再是導演淩光民先生集畢生經驗把戲曲演員表演要領總結為“提頂松肩,氣沉丹田,腰脊旋轉,雙目注遠。”短短幾句,卻影響幾代演員。

 

正是由於該作品不是浮光掠影的描述,而是著力於思想情懷的探尋。對傳主成就、性情乃至閱歷家世的深度解讀,筆下風雲翻捲,內容自然宏闊。原本,易俗社誕生的三秦大地,歷史悠久,文化豐厚,大樹紮根既深,必會自成風景。每位主人公篳路藍縷,俯仰百變,隱入蒼莽的奮鬥歷程;其獨立不懼,孤往不悔的人格魅力以及漸行漸遠的身影無不鮮活生動、引人入勝。全書堪稱一組秦腔人物的詩意浮雕,一部秦腔起落興衰的另類別史。既填補易俗社研究的一方空白,也在同類回憶錄或傳記中達到少見的高度。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