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家底”如何?這組數據給出答案

26日,自然資源部公佈了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的主要數據成果。全國國土調查每10年開展一次,而這次是我國第一次將山、水、林、田、湖、草、海等自然資源,全要素統一進行調查。

 

調查公佈了八種全國主要地類的數據,包括總面積、分佈、各二級地類的面積、佔比等,匯總的時間點是2019年12月31日。

 

耕地保護上,19.18億畝,從全國層面看是實現了國家規劃確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標。但是第二次調查以來的10年間,全國耕地減少了1.13億畝,造成減少的主要原因是農業結構調整和國土綠化,而在土地轉化過程中,也有部分耕作層受到破壞的情況。18億畝耕地是我們的底線,我們能不能守住,怎麼守?來看這次摸“家底”給出的答案。

 

保糧食安全 18億畝耕地保護紅線如何守

 

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國務院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王廣華:全國共有8700多萬畝即可恢復為耕地的農用地,還有1.66億畝可以通過工程措施恢復為耕地的農用地,如果需要,這部分農用地可通過相應措施恢復為耕地,但要付出經濟和社會成本。但只要我們統籌安排,嚴格管控,完全可以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但絕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牢牢守住耕地紅線。

 

王廣華表示, 下一步,要建立健全耕地保護目標責任考核機制,壓實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對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耕地主要用於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産品生産,永久基本農田按糧田管理。嚴格用途管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耕地“非糧化”。

 

生態功能地類增2.6億畝 保護見成效

 

國土資源“家底”如何?這組數據給出答案

 

生態建設上,10年間,生態功能較強的地類,比如林地、草地、濕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等,增加了2.6億畝,這是我國生態建設取得的成效。但同時,局部地區也暴露出一些生態建設格局不穩定的情況。比如這10年,全國有2.29億畝耕地流向這些生態功能較強的地類,而同時,又有2.17億畝這些地類流回耕地。另外,一些地方還暴露出生態建設的盲目性、生態佈局不合理等現象。

 

不符自然地理格局的土地利用 如何調整

 

國務院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 朱留華:“三調”發現有880多萬畝坡度25度以上的林地被開墾成了耕地,而同時,又發現有1.8億畝坡度25度以下的耕地上種了樹,其中有6200多萬畝是坡度2度以下的平地。這些與自然地理格局不相符合的做法,既影響國家糧食安全,又影響國土綠化成效長期鞏固。這個問題必須高度重視。

 

國土資源“家底”如何?這組數據給出答案

 

朱留華表示,在“三調”形成的數據庫基礎上,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合理安排生態建設佈局,納入各級國土空間規劃並嚴格實施。同時,對不符合自然地理格局的土地利用方式,按照“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宜濕則濕、宜荒則荒、宜沙則沙”的原則,逐步進行調整。 此外,在“三調”形成的統一底圖上,科學安排並帶位置下達新的生態退耕、國土綠化任務。

 

建設用地增加與經濟發展需求總體相適應

 

在節約集約用地方面,這次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建設用地總量6.13億畝,比上次調查時增加1.28億畝,增幅26.5%。同期國內生産總值增長109.4%,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48.34%提高到62.71%。總體上看,建設用地的增加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用地需求總體相適應。但是粗放利用、節約集約程度不夠的問題依然突出。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 王廣華:從“三調”數據看,城鎮用地總規模達到1.55億畝,一些地方存在大量低效和閒置土地。村莊用地總規模達3.29億畝,總量較大、佈局不盡合理。城鄉建設用地盤活利用的潛力較大。這些正是我們今後推動建設用地集約高效利用的著力點。

 

國土資源“一張圖” 為什麼?怎麼用?

 

這次國土資源調查,是首次將原來的土地調查調整為國土調查,和此前相比,在調查內容、技術方法、組織模式等方面都有不小的調整和提升。這次摸家底的成果也成為未來各項規劃工作的統一底版。我們為什麼要國土資源“一張圖”?這張底圖怎麼用?

 

國務院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 朱留華:實現相關空間規劃在“一張圖”上的協調銜接,解決過去各類規劃底圖不一,多規衝突,數、線、區分離等突出問題,實現所有國土空間統一用途管制和實施情況的動態監管。

 

國土資源“家底”如何?這組數據給出答案

 

朱留華介紹,以“三調”成果為統一底版,更新高解析度遙感影像,開展大數據深度挖掘,集成國土空間規劃、用地用海審批和實施監管等相關數據,構建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結合年度國土變更調查,實現對各類空間利用數據的統一管理、空間分析、共享服務等功能。

標簽: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