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经开、奓山街道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2023-12-19 16:16 武汉市蔡甸区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蔡甸经济开发区、奓山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化“四大比拼”,聚焦“十大工程”,锚定“一园一城”建设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速推进产业园区和产业体系升级,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强化运行调度,推动经济发展稳定力。蔡经开、奓山街道坚持目标导向、任务导向和结果导向,全力以赴做好稳增长、扩投资工作,持续推动辖区经济平稳向好运行,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2023年1-11月,完成工业总产值497.63亿元,同比增长12.1%,占全年目标的90.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34亿元,较同期增长14.8%,占全年目标的69.3%;完成工业投资94.16亿元,较同期增长4.6%,占全年目标的60.9%;完成批发业销售额149.48亿元,同比下降4%,占全年目标的73.1%;完成零售业零售额上报111.24亿元,同比增长22%,占全年目标的91.9%;完成限上住宿业营业额上报814.7万元,同比增长18.7%,占全年目标的102.2%;完成限上餐饮业营业额10098.2万元,同比下降8%,占全年目标的68.4%。其中,综合各街道乡(开发区)重点经济指标和重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蔡经开、奓山街道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招商引资项目签约金额等重点经济指标考核得分排名全区第一。

(二)狠抓投产达效,紧盯项目建设壮潜力。一是强力推进征拆。坚持“项目优先、还建优先、集中清零”的拆迁工作思路,完成地铁三号线二期工程项目、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中电光谷项目(红焰村)、京港澳高速改扩建项目等征拆任务。二是力促项目开工。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跟着项目跑”,“一对一”全周期服务项目建设,为阿卢米、立中合金等30余家企业帮办代办,帮助精杰重工实现“一证开工”。目前,辖区已实质性开工新锐合金、百草济世等项目25个。三是确保投产达效。紧盯项目竣工投产关键环节,协调职能部门解决竣工验收问题,加快开工项目投产达效。目前已有立中合金、万居隆、雅都包装、奥长岭、平田橡塑二期等30余个项目建成投产。

(三)聚焦产业布局,大力招商引资注动力。一是着力创新招商方式。深入开展“以商招商”行动,围绕小鹏、路特斯、欧派、敏华等龙头企业建立产业供应商名录,已跟踪目标企业200余家。深入开展“二次招商”,定期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增资扩股动向,已推动联东U谷四期、中电光谷二期、新锐合金二期、新世纪商汇二期、人民汽车城三期等10家企业追加投资,预计新增投资251亿。二是积极开展自主招商。选优配强招商队伍,调配10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招商一线,选派3名优秀年轻干部赴大湾区驻点招商。围绕智能装备制造、智能家居等重点产业签约项目35个,总金额351.4亿元,德国普旭、蓝帜、乐客及芬兰林斯特龙等一批优质外资项目相继落户园区。三是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成功举办中外经贸合作交流会、“德企中国行·走进武汉”等专题活动10余场,聘请欧洲中小企业联合会主席、牧野亚洲公司总裁等知名企业高层代表为产业发展顾问和招商大使,接待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德国大使高层次企业代表团等2000余人次来访考察。精心设计制作中德国际产业园招商宣传片、招商手册,更新优化园区实景沙盘,持续改善园区对外形象展示。在上海、深圳等地举办招商推介活动10余次,人民日报、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发布专题宣传报道20余篇,园区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

(四)着眼推陈出新,坚持创新驱动提内力。一是扎实推进智能化改造。加快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工程,扎实推进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政策宣传与落实,组织企业申报技改项目专项资金,引导企业有序转型升级。2023年1-11月共申报技改项目69个,已完成技改投资61.67亿元。二是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举办政策宣讲会、专题培训会等各类科创活动26场,支持百思通建设专家科创工作站,引导锦瑞科技等新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推动西门子赋能中心发挥制造业数字化创新和应用作用,为辖区100余家企业开展智能化诊断、智能化升级等全方位的服务。梯度培育一批细分市场占有率高的“专精特新”及高新技术企业,新增“专精特新”企业36家企业(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5家。三是深化校企对接合作。开展“助企引智”行动,建立校地长效合作机制,举办海外菁英对接交流会,推动日晗精密、森澜与武汉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创建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指导森澜生物等企业申报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组织华彩光电、格力暖通企业人才评定“产业领军人才”或“优秀青年人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五)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产城融合出活力。一是企业服务持续优化。及时兑现招商引资惠企政策,2023年申请兑现35笔惠企政策奖励资金7739.24万元,发放36家首次进规工业企业奖励资金720万元。拓宽金融服务范围,利用一站式金融服务赋能护航企业发展,已组织政银企对接会、金融支持政策宣讲会等活动8场,惠及企业160余家。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在官方平台发布招聘信息,积极发挥辖区零工驿站作用,组织企业至文华学院、湖北工业大学等学校招聘人才。坚持服务前移,常态化开展“企业问计”活动,建立企业困难问题事项清单,安排专人全程跟进,保障企业用能、用工、物流、融资等要素供给。二是基础设施持续升级。全域推进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建成60公里主次路网,已形成“十纵四横”交通闭环,园区基本实现“七通一平”。推动交通内外联通,对接配套武汉经开区、常军大街等“断头路”,积极推进星光大道南延线工程前期手续办理。优化区域骨干路网,常康路、檀树小路等路段已建成通车,加快建设康湾一街、双丰六路等路段。进一步完善市政管网,云龙二路排水管涵工程预计明年完工,奓山集镇以西、星光大道等污水管网工程即将开工建设。加强能源供应保障,主动跟踪工业项目用电需求,今年已解决联东U谷等12个项目的用电需求。三是公共配套持续提升。全面启动中德国际产业园企业之家提档升级工作,融入德国经典元素,超常规推进德国艺术展示中心、德式酒吧餐厅改造升级,加快中德文化交流中心、德企服务中心建设,持续营造浓郁德式氛围。加快推进常福北区、“常福之心”区域商业配套建设,武汉蔡甸经济开发区产业综合配套项目已开工建设,武汉蔡甸经济开发区绿色产业双创培训孵化中心建设项目预计明年开工,大东地块商业酒店拟投资1.5亿元,预计明年开工建设,奓山四期地块邻里生活中心正在谋划中。四是城市面貌持续焕新。坚持“留改拆”并举,加快城市更新,深入推进集镇美化进程,立足园区实际,已完成奓山集镇立面整治3.6万方,谋划星光等3个片区共7个城市更新项目。坚持“集中连片”,推进旧城改造,以城中村改造项目为契机,全力推进还建房项目建设,切实保障居民住房需求。坚持路景交融,全面提升园区道路环境,常北大街牧野段已完工,双丰五路绿化环境提升工程即将完工,常北大街中电光谷段明年开工。

(六)做强民生保障,筑牢发展根基增引力。一是兜牢民生底线。扎实开展教育服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完善公共服务,社会事业不断进步。辖区龙王五期、福兴四期、奓山四期B区、奓山五期4个还建楼项目均已开工,正在加快建设进程,其中龙王五期已基本完工,奓山四期B区、福兴四期预计明年完工,年末可分配房源1400套。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善医疗设施配套,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已启动奓山第二小学新建工程,预计新增学位1400个,积极谋划奓山中学改扩建工程。二是加快乡村振兴。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对13701户农户集中排查、不落一户,确保住房、教育、医疗、饮水均有保障。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金牛片区0.38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工程建设,新建民生片区0.3万亩高标准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农业招商引资引进项目3个,其中鲜啤三十公里武汉旗舰工厂项目拟投资1.7亿元,“米老头”武汉善食食品加工项目拟投资2亿元,傲澜健康产业园拟投资1.8亿元,目前均已开工。三是保护生态环境。依托河湖长制系统,开展河湖常态化巡查,落实街级河湖长11人,村级河湖长35人,实现了街村二级河湖长全覆盖。重点推进杜家台分蓄洪区建设工程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工作,截止11月已完成永久征地809.48亩,完成率100%,完成拆迁面积3433.89平方米,完成率104%。申报了市级“村增万树”标准村项目2个,分别是丘林村、双丰村,上半年已完成种植工作。全力抓好露天禁烧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未发生大面积焚烧现象,秸秆禁烧工作处置率基本达到100%。四是维护安全稳定。广泛开展安全培训、应急演练等活动,为7个村、社区配发小型消防车,为9个社区各配备电瓶车,为还建社区更换灭火器1500个,不断充实安全应急力量。常态化开展日常安全生产检查,针对性开展工贸行业、烟花爆竹、高层建筑、村级工业园等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企业、商超等生产经营场所991家,整改隐患1377处,对辖区市政管网1000多个消防栓进行全面检查,对500多个不能正常出水的消防栓进行维修,切实筑牢安全发展底线。坚持大员上阵积极包案化解,组织专班定期调度信访案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协商、疏导多种措施,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确保重大节日、重要节点平稳有序。全面开展禁毒、反电诈攻坚行动,严厉打击涉毒犯罪行为,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反电诈宣传,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禁毒反诈工作格局。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蔡经开、奓山街道将继续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四大比拼”、“十大工程”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提高站位、强化担当,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紧盯项目建设,掀起比拼赶超新热潮。一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项目为王”理念,紧盯2024年计划投资的10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804.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86.7亿元),瞄准签约率、开工率、投资率、资金到位率、竣工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全力跟踪服务保障,找准影响项目开工建设的堵点、痛点,认真研究方案、及时加以解决,确保所有投资项目实质性开工。对冠捷、美达王、佛吉亚、博格华纳等重点企业,新锐合金、精杰重工等成长企业分类精准指导服务。紧盯人民电器二期、联东U谷国际港、东湖高新二期等重大项目,保障项目用地及水、电、气等要素供给,推动重点项目尽快开工。二是全力优化项目服务。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深化拓展“一事联办”“承诺开工”“标准地出让”“十证同发”等审批模式,推动规划审批、土地报批、项目供地、项目验收等各环节流程无缝对接。强化项目服务,常态化专员问需服务机制,多措并举打造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切实筑牢高质量发展“硬支撑”。深化专人对接服务机制,聚焦破解企业个性和共性问题,及时梳理化解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全力加快项目建设。三是提升土地质效。针对辖区小型村级工业园布局零散、发展模式粗放、部分处于闲置状态等难以适应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状况,积极开展“腾笼换鸟”行动,以深化武汉市“两个一百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建设为契机,探索工业用地提质增效新路径。查清低效土地和闲置厂房,全面梳理租赁企业、低效土地和闲置厂房,全力盘活低效空间、低质企业,以“区中园、园中园”等形式,推进产业集聚度高的小微企业园建设,谋划建设中电光谷三期等一批“工创园”、新智造产业园、总部产业园落地。

(二)狠抓招商引资,构筑合作开放新高地。一是开拓招引格局。重点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和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链主”核心供应商为目标,以在谈德资企业项目为重点,加强招商推介和产业交流,推动一批优质外资项目落地。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国外头部企业、民营经济100强企业等,深入开展龙头招商、以商招商。坚持大员上阵、专员冲锋,定期走访重点企业,对有增资扩股动向的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二是实施精准招商。重点围绕智能家居、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四大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数子、新健康、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精细梳理区域资源要素,策划包装具有较高水准的招商项目,瞄准目标企业,精准定制专业的招商方案。强化与发改、科经、商务等职能部门联动机制,定期拜访辖区企业,及时帮扶解决企业困难。加强对本辖区税收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关注力度,主动走访,寻找招商潜在机会,扶持辖区本土企业做大做强。通过“老朋友”认识“新朋友”,不断扩大“朋友圈”。三是提高招商质量。围绕中电光谷、联东U谷、东湖高新等产业平台,加强项目的甄别遴选,力争聚焦一批“专精特新”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加快探索“腾笼换鸟”路径,鼓励亩产效益低的村级工业园、企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探索工业园合作开发新模式,大力促进联东U谷武汉国际创新中心发展。构建高质量国际交往平台,积极对接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德国工商大会(AHK)等,加强与德资企业合作。

(三)加强创新驱动,激发跨越发展新活力。一是见苗浇水助力成长。强化部门联动,抓好企业升规纳统工作,开展遍访企业的敲门行动,对重点企业逐一上门对接。深挖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创新性、科技型企业,动态跟进“小进规”重点企业培育库和新建投产企业库,持续管理服务库内企业;对工业园区按照“一企一策、一园一策”的原则,推进一批企业“个转企”“小进规”“小进限”。二是放水养鱼重点培育。大力扶持本地选取成长属性好、创新能力高、占据一定行业地位的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建立培育企业库,着力打造一批“隐形冠军”和“单项冠军”。梯度培育一批具备细分市场占有率高、科技创新能力强、高成长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对“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中符合上市“金种子”条件的企业重点培育,动态管理,组织开展各类资本市场活动,争取早日实现辖区上市企业破零。三是积极引导创新孵化。引导企业、投资机构、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来区投资建设和运营各类众创孵化平台。积极推动联东U谷、新世纪商汇创建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推动森澜生物、新锐合金等高新技术企业创建行业标准,引领行业发展。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加快培育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强化企业创新承载能力,推动院士工作站、专家科创工作站等高端人才平台在企业落地生根。推动伟巴斯特、睿驰新能源加快省级研发平台建设并实体化运营,支撑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对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组织开展专家助企服务活动,支持伟巴斯特、博格华纳中试平台开放转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持续优化环境,塑造产城融合新面貌。一是在用心用情服务上再提升。坚持靠前服务,主动对接帮扶企业,安排专人全程跟进企业诉求处理情况,充分发挥企业网格化管理优势,为企业提供更高效、优质的服务。组织各种类政银企对接活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统筹用好综合融资工具,充分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大力引才育才,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建立海智人才工作联络站,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紧扣产业发展需求,与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建立合作,定向接收在校学子到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联合培养。开展专题讲座、技术培训等“送课上门”活动,开放式培训企业人才,支持企业培育引进“产业领军人次”“优秀青年人才”。二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再发力。强化交通路网。加强项目要素保障,加速推进常安大街(常贵大街至檀树大道段)等道路建设进程,推进星光大道南延线、檀树一路(常北大街至常安大街段)、奓山街还建社区四期(B区)纵横路(常福大街至常禄大街、云龙四路至云龙三路段)等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完善城市管网。加快联村工业园及常福第二幼儿园周边市政配套给水管道工程、群雁三街(云龙四路至星光大道南延线段)污水管网工程、星光大道(丁九街至群雁三街段)污水管网工程等在建项目建设进程,推进瑠环六路(常福大街至群雁三街段)污水管网工程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保障能源供应。结合城市发展需要,提前谋划布局,做好企业服务,构建安全高效能源网络,完善电网结构,加快城区配电网和杆线入地工程建设,推动星光变电站2024年建成投产,提高负荷增长的应对能力。三是在园区配套建设上再完善。完善常福北区综合配套设施,加快推进武汉蔡甸经济开发区产业综合配套项目建设进程,力争2024年项目基本完工;全面启动武汉蔡甸经济开发区绿色产业双创培训孵化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打造集创新创业、商务办公、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融合示范区。加速“常福之心”建设,密切对接头部商业地产运营商,加大招商力度,打造区域商业商务中心,补齐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短板。完善园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依托常福之心建设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重点推进奓山第二小学等新建学校项目,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住房服务,优化住房资源配置,加快福兴四期、奓山四期B、奓山五期AB还建房建设,力争福兴四期、奓山四期B明年完工,满足居民住房需求,确保居民安居乐业。四是在城市面貌更新上再突破。大力推进城市更新相关工作,完整准确全面领会政策意图,积极对接第三方咨询公司做好前期调查摸底及信息收集工作,科学统筹谋划,全力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大力推动西牛村联东U谷武汉国际创新中心项目、奓山二小等区域的征地拆迁工作。全面推进市政路网道路刷黑、绿化提升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常北大街(星光大道至九康大道段)、双丰五路绿化环境提升工程建设进程,谋划中德国际产业园环境提升工程,推动城市空间“道”处是景、满目皆绿。

(五)统筹发展安全,谱写民生福祉新篇章。一是推动社会事业进步。加强为老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新建老年人活动中心。强化对城乡低保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持续抓好文明实践所(站)、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基层宣传文化阵地的管理与利用,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建设项目相关征拆工作,谋划、筹备和实施还建房分配工作。二是全力做好三农工作。全力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和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反贫底线,新建高标准农田0.3万亩以上,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开展常态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积极引进和培养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指导各村成立农村合作社,实施“三乡工程”,鼓励支持“三乡”人才返乡创业。健全乡村治理机制,建设打造美丽乡村,高效能实施乡村治理,全面推进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是守住生态环保底线。继续扎实推进并完成杜家台分蓄洪区建设工程征地拆迁工作,妥善稳步推进退渔还湖工作,进一步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职责,聚焦河湖“四乱”整改。以抓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为重点,统筹抓好各项环保问题的督办整改工作。抓好林长制日常工作,及时完成各种林业违法案件的处置整改,推动“村增万树”项目实施、验收等工作。四是巩固平安稳定基石。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推动安全生产常态化管理为引领,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和重点行业领域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完善的应急响应体系,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更新和维护辖区内的消防设备和设施,加强社区消防力量,建立社区自救互救机制,提高社区的自我保护能力。切实维护政治和社会大局稳定,扎实开展矛盾风险排查化解工作,严格压实“五包责任制”,及时消除各类风险隐患。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治理体系,提升平安建设信息化水平。完善社会矛盾风险防范化解体系,大力加强政法智能化建设,完成政法智能化“1234”工程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深化拓展“雪亮工程”建设。

2024年,蔡经开、奓山街道将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信心,对标一流,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