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民俗专家:清明不悲凉 要“孝”还要“笑”

2014-04-03 14:57:51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清明节之际,很多人都要上坟扫墓寄托哀思。民俗专家表示,清明节除了缅怀追思的悲凉,更有踏青春游的欢笑。

《历书》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此时中国南部雾气少,北部风沙消失,空气通透性好,是踏青春游的良日。”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韩高年介绍说。

古代有“桃花雨过菜花香,隔岸垂杨绿粉墙;斜日小楼栖燕子,清明风景好思量”的诗句,来形容清明万物复苏、欣欣向荣;唐代诗人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里“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又勾勒出一幅民间竞相开展体育活动的生动画卷。

“清明气温虽有回升,但毕竟还是清冷,禁火吃冷食怕是有些老弱妇孺承受不住,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就有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群体性活动。”韩高年说,清明节期间,非严寒也非酷暑,是古人蹴鞠的好时候,“蹴鞠”也成了世界上公认最早的足球活动。

韩高年说,清明节的功能是多重性的。清明既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也有欢乐赏春的喜庆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也有清新明丽的生动风景。“古时候认为,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同时对人体来说,更是一个有益于户外活动的好时节。”(梁军、张大川)

编辑: 宁波 标签: 清明节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3日—6月6日

上海虹桥火车站发生血腥斗殴

贵州仁怀茅台大桥及钟楼整体爆破成功

国内数位足球宝贝助威世界杯

精彩热图

雅安大妈高速路上的广场舞

北京颐和园迎来对公众开放100周年

世界麻将大师邀请赛 中国大妈PK洋妞

四川甘孜藏区文化旅游宣传周在京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