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加强“顶层设计”激发地方活力 公共政策改革决定中国未来

2013-04-03 14:19:24 来源:新华国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加强“顶层设计”激发地方活力 公共政策改革决定中国未来

3月1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新华社)

【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3月28日文章】题:政策改革措施凸显了中国转型的潜力(作者美国州立波特兰大学副教授布鲁斯·吉利)

由于在过去一年里出现了一些成熟的条件,中国将在未来五年对公共部门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

2013年的全国人大会议让人们得以一窥未来十年可能出现的公共部门改革。两个清晰的主题出现了:在北京建立“顶层设计”机构监督宏观层面的治理;通过财政和机构的改革激发地方政府的主动性。

用“顶层设计”管理改革的理念来自于21世纪初工程和军队系统领域,后来被引入广泛的公共部门改革讨论。在2008年对过去30年的改革进行回顾时,这个说法最初被用作下一个30年改革的模板。随后共产党在2010年对这个说法表示了赞成。2011年公布的“十二五”规划承诺“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

简单来说,这意味着增量改革和就实施讨价还价不再存在了。在政府管理方面,将采取“减微观,重宏观”。中国将试图克服“碎片式威权主义”———这是自支持国家发展集中化的改革开始以来的决策特征。整合后的新部委将形成更连贯的公共政策,提供全国性模板。这意味着会鼓励创造高度专业、有洞察力的机构。

“顶层设计”的需要在中国于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的众多领土争端方面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在海上,以前有五个不同的部门执行各种各样的海洋执法任务。新的国家海洋局将这些机构整合在一起。这不仅会实现北京外交政策的“顶层设计”,还有可能应用于中国对东中国海地区的政策。创建单一机构,使得本地区政府可与其讨论行为准则,这给外国政府以明确的谈话对象,可能对因中国行为不一致导致的摩擦产生影响。

中国领导人意识到官僚作风已经成为权力寻租和对财产权侵犯的根源。随之而来的是承诺新的全国性金融系统和房地产登记制度,这些可以加强税收、政策的执行和反腐努力。

全国人大会议上通过的财政和机构改革也可让我们观察到将在未来十年逐步成为重点的公共政策问题。取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是以斯大林式风格宣布的。新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将把计划生育整合进卫生保健范畴,国家发改委将负责宏观问题。

取消“独生子女”部门与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的另一项改革也密切相关,即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构建地方税体系———这是离职的总理温家宝在他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全国人大召开前一个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报告预测,中国将于2020到2050年间的某个时候达到“刘易斯拐点”,到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领域的转移将会停止,经济增长会变缓。再加上城市生育率下降及迅速老龄化,中国劳动人口将迅速减少。最明显的政治影响之一是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地方政府将面临照顾老年人的成本增加问题,增加对地方财政危机的担忧。

重建地方管理的第二个方面是要推出的全面城镇化计划。尽管中国一直有城镇计划,这是首次将把农民绑在土地上的户籍制度整合进更广泛的国家发展战略中。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消失,户籍制度除了作为社会控制手段之外意义不大。地方政府需要更多城镇居民以增加税收。

发改委本身可能是全国人大公布的多项改革措施的最大赢家。发改委成了中国的国际通商产业部,人们显然希望它能够带来日本通商产业省所创造的国家发展奇迹。现在对此的官方说法是“中国梦”。实现这个梦想主要依靠未来十年谨慎的公共政策和公共部门改革。

(来源:新华国际 编辑:王琦琛)

相关报道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