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72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吁建“中华古籍数字资源总库”

2017年03月13日 16: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 张一凡 张伟)“古籍是承载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卢云辉13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72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建议实施中华古籍数字资源总库体系建设工程。

资料图 满文古籍《御制清文鉴二十卷》。 孙亭文 摄
资料图 满文古籍《御制清文鉴二十卷》。 孙亭文 摄

  卢云辉表示,中国文化遗产中,古籍是不可替代的、最重要的一份文化遗产。“先祖通过文字的方式把文明历史记录下来,通过古籍,我们才能有序地把文明传承下去。”

  当前,中国现有古籍约5000余万册,包括50余万个版本、20余万种类等。因为年代久远,古籍亟需保护。

  “中国早在2007年就实施中华古籍保护专项计划,但因经费和人员的缺失,无法满足古籍保护的需求。”卢云辉说,按照现有古籍专业修复队伍的情况,我们需要1500年才能完成古籍修复。“古籍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丢失’了,我们无法跟历史交代,无法跟未来交代。”

  卢云辉建议,国家要加大投入加快古籍修复,同时把古籍“数字化”。“古籍‘数字化’的过程就是保护的过程,同时能更好地充分利用古籍,需加快中华古籍数字资源总库体系建设工程。”

  北京、山东、甘肃等地的71位全国人大代表支持该建议。全国人大代表、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长城用“很有价值”来评价此次联名建议。“通过‘数字化’对古籍资源进行整理,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古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子,我们的文化自信可以从中汲取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毕节市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主任王继超则建议:“古籍的传承与保护要有多种方式,其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可以从教育入手以‘特殊对待’的方式培养人才,以便更好地传承和保护。”

  卢云辉还建议加快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古籍保护法》的立法工作,加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古籍保护条例》,尽快出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推进古籍工作的决定》,鼓励和支持地方出台古籍保护相关《条例》或《办法》。(完)

【编辑:王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