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会展中心
面对第25届高交会,让我们一起回望过去的高光时刻
新闻来源:深政观察 发布日期:2023-11-15

  被称为“中国科技第一展”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今天已经来到第25届,从当年的高交会馆,到深圳会展中心,再到福田、宝安两馆齐展,高交会展览规模不断扩大。而作为展会上真正的“主角”,每一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展出和发布,都会在科技发展的进程中激起一朵小小浪花。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穿越四分之一世纪再看这些“浪花”,或许早已不再惊艳,但正是它们的此起彼伏,继而汇流成河,奔腾入海,最终波澜壮阔,才迸发出推动人类文明始终向前的磅礴力量。 

    

  全世界从这里初见“U盘” 

  不需外接电源和额外的驱动器,与USB接口即插即用,可挂脖便捷携带.....在1999年举办的首届高交会上,邓国顺带着他和伙伴发明的USB闪存盘亮相,在当时主要以软盘、光盘等存储数据和文件的时代,这个只有拇指大小的“黑科技”产品,在高交会赚足了眼球,并自此走向世界,成就了后来风云全球的深圳朗科电脑技术有限公司。 

    

  

  朗科公司生产的USB存储盘。 

    

  “5G”从初试啼声到数字化基石 

    

  2015年,全球业界正在憧憬5G会如何在未来激荡科技创新大潮时,中国5G已经在第十七届高交会上初试啼声展现愿景。次年1月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正式启动,时至今日,深圳以5G为重要支撑打造世界领先的极速先锋城市,中国5G发展稳居全球领跑行列,5G基站、5G用户数量的全球占比均超过6成,5G已成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也是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 

    

  

  一块铁电池引发的新能源动力革命 

    

  2023年,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大放异彩,比亚迪无疑是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在成为世界500强的道路上,同样也有着高交会的身影。2007年的高交会期间,比亚迪发布了其全球首个“铁电池”,并宣布铁电池成熟商用——以铁电池为动力之一的双模混合电动汽车F6预计于2008年推向市场。此后,比亚迪持续深耕动力电池领域。2020年3月,比亚迪推出基于磷铁酸锂技术创新打造的“刀片电池”,如今刀已被应用于比亚迪旗下全系电动车型。 

    

   

  比亚迪参加第九届高交会。 

  腾讯从高交会上拿到首批资金 

  1999年,首届高交会在深圳正式拉开帷幕,彼时的腾讯刚成立公司满一年、刚推出QQ产品不到一年、公司员工全部加起来不过10人,运作资金非常缺乏,亮相高交会时犹如一只“丑小鸭”。而国际数据集团正是通过高交会,看上了这个不起眼的“丑小鸭”,并率先注入了首批资金。此后,靠着这一笔资金,腾讯不仅一步一个脚印走了过来,其用户数量和业务规模更像滚雪球似的开始激增。 

    

  特种计算机,研祥行业领先 

  2009年的高交会,研祥展厅里一个巨大透明的玻璃鱼缸吸引了很多参观者。在清澈的水世界里,几只五彩斑斓的热带鱼在水草中悠闲地穿梭,令人咋舌的是一台A4纸大小的计算机主机也沉浸其中,而其主机一切功能显示全部正常。这台在水下正常工作的计算机被誉为笔记本中的“东风猛士”,当时价格在10万元左右,不过并不针对民用市场。经过30年发展,研祥多次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互联网核心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特种计算机领域,研祥排名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会场大秀特技,优必选一鸣惊人 

  《小苹果》舞蹈表演、《木马屠城记》讲故事、六人足球激战对抗赛……2014年,在第16届高交会的5号馆,几个人形机器人在遥控器的操控下,正进行高难度特技动作表演。这是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Alpha智能人形机器人,其仿人型骨骼智能机器人可以直立行走,拥有16个关节自由度且可扩展,可完成舞蹈、拳击、形体表演等多种复杂的动作。一鸣惊人后,优必选陆续参加了第十八届高交会,亮相智能教育机器人Jimu,第二十届高交会,带来新款机器人悟空......通过高交会,该企业被更多消费者,投资界、教育界以及海内外人士所了解、熟悉。  

    

    

  优必选熊猫机器人优悠。 

    

  “人造太阳”迈向能源终极梦想 

  2006年,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在安徽首次成功试验后,其模型在第八届高交会上首次揭开神秘面纱。这是中国科学院历时8年、耗资2亿元人民币研究开发的新一代可控核聚变装置,标志着当年中国在这一领域进入国际先进水平。 

  “人造太阳”是“核聚变反应装置”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其工作原理是将氢的同位素氘或氚添加到设备内部的真空室中,使用后设备会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通过技术提高密度和温度后,会发生聚变反应,聚变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因其呈圆形,又被称为东方超环。 

     

  矮败小麦带来小麦育种革命 

  2010年第十二届高交会上,农业部首次作为主办单位参加高交会,展览面积近千平方米。其中,农科院作物所选送的矮败小麦属国际首创,是珍贵的“国宝”级遗传资源,对世界小麦育种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矮败小麦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刘秉华创制的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遗传资源,有极高的技术含量。 

  当年的高交会上,矮败小麦获得大会优秀产品奖。经过近四十年的潜心研究,刘秉华以创新小麦育种方法,提高小麦育种效率为目标,创造矮败小麦,创建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方法,育成一批突破性品种,取得了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氢动力无人机领飞新赛道 

  说起工业级无人机,不能不提科比特。在2016年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首款氢动力无人机——HYDrone-1800,该无人机机身采用全碳纤维一体成型设计,同时可实现工业级三防,在当时的无人机市场引起轰动的同时,也让一架小小的无人机,从高交会“飞”向了全球大市场。 

    

  “中国条码”打破技术封锁 

  在第八届高交会上,矽感科技的展台成为最吸引众多观展人员的亮点之一。作为中国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二维条码技术的专利拥有者和标准起草者,矽感科技展示了我国第一个自主创新的二维条码——网格矩阵码(简称GM码)和紧密矩阵码(简称CM码),以及其自主研发的扫描枪、数据采集器、刷卡式条码识读器以及手机条码识读器等全系列二维条码识读设备。在第八届高交会上的成功亮相,矽感科技全方位地向各行各业展示了中国自主创新二维条码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这之后,在矽感科技的引领下,中国的条码产业一路快速发展。 

    

  中国有了自主研制的液晶显示器 

  时间来到2001年,康佳在高交会上展出国内第一台自主研制的液晶显示器LC1520,一度惊艳全场,被行业视为当时国内企业自主研发液晶显示器的一个里程碑,国产液晶电视自此在全国风靡。 

  康佳LC1520是中国第一台在高分辨率(1024X768)下达到85HZ刷新频率的液晶显示器,也是中国第一台采用简体中文菜单的液晶显示器,其上下左右的可视角度均达160°,比普通液晶显示器宽40°至70°,在对比度、亮度及整体响应时间等方面,也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康佳LC1520的问世,被称为我国企业自主研发液晶显示器的一个新起点,也使得康佳成为了中国唯一一家集液晶显示器的自主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 

    

  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助推大型医疗装置国产化 

  重离子治疗设备被称为“癌症杀手”。重离子经过加速器加速后会直抵病灶,然后集中释放能量,从而达到消灭癌细胞的目的。此外,重离子辐射更能防止癌细胞残留和复发,且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小,可有效缓解患者放疗的痛苦。因此,重离子放疗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先进放疗方法之一。而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最终落地,也离不开高交会的一臂之力。 

  2015年高交会上,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带来了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放疗设备——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使我国成为国际上第四个实现了重离子治疗的国家,并获得第十七届高交会“优秀产品奖”。 

    

  “华龙一号”进入批量化建设 

  2014年,连续5年参加高交会的中国广核集团携多项重大科研成果亮相第十六届高交会,其中现场展示的“华龙一号”引发广泛关注。这是我国在数十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运行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研发设计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安全等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中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2014年8月,也就是第十六届高交会开幕2个多月前,“华龙一号”总体技术方案通过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核安全局联合组织的专家评审。当前,“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稳步推进,已形成多基地、多机组同时在建格局。 

    

  先科新产品叫好又叫座 

  我国生产出第一张光盘的深圳先科集团,在第三届高交会上,展示了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数码彩扩系统——SAST-838先科彩色数码扩印系统。它不仅使用了国际先进的设计技术,还采用了先科独有的数码彩扩专利技术。 

  这一新产品在高交会上一经推出,就快速进入了数码冲印市场,从而打破柯达、富士等外国公司对中国数码冲印市场的长期垄断,促进我国数码技术和推动民族数码影像产业的发展。 

  两年之后的第五届高交会,先科卷土再来。他们“后DVD时代”播录一体DVD机的现场演示,令在场所有人眼界大开。 

    

  转基因抗虫棉累计增收上千亿元 

    

  2000年,深圳创世纪种业带到高交会现场的两棵棉花植株引发围观:一株叶子上虫痕累累,另一株十分健壮,没有遭遇虫害。健壮的那株是应用我国自主生物技术培育出的“转基因抗虫棉”,该技术通过把抗虫的基因导入棉花,让棉花具有抗虫能力。 

  基于成果产业化需要,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凭借转基因抗虫棉技术,在首届高交会牵手深圳市东方明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在深圳成立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由此开启了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棉花主产区推广之路。 

  截止2022年末,我国利用该抗虫棉技术培育了国审、省审品种240多个,累计推广种植9亿多亩,减少农药1亿多公斤,累计助力国家和中国棉农增收180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