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會北京亮出“綠色”家底

2021-10-15 09:16:53|來源:北京日報|編輯:趙春曉

  原標題:獨立自行車道密度居世界前列 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73.1% 行業碳排放率先實現負增長 交通大會上北京亮出“綠色”家底

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 北京亮出“綠色”家底

 昨晚,在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北京交通”展區,參會外國代表了解北京共享單車入欄結算。 本報記者 鄧偉攝

  獨立自行車道密度、萬人自行車道里程居世界前列,“北京綠色出行MaaS平臺”提供“門到門”一體化出行服務,“節約型地鐵”能源費用與電費佔比低於國內行業水準……在昨晚開幕的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上,北京交通綠色發展成果集中亮相。2020年,北京交通行業碳排放率先實現了負增長。根據規劃,2025年北京城市交通力爭實現碳達峰,2050年城市交通力爭實現近零排放。

  北京綠色出行滿意度超過85%

  在位於國家會議中心三層的“北京交通”展臺,一批可持續交通發展成果吸引許多參會者駐足、交流。

  一個模擬入欄結算的停車區內,各家單車企業最新的共享單車産品有序停放。隨著北京近年來慢行系統品質提升,自行車回歸城市,騎著單車出行的市民已經成為北京街頭流動的風景。數字顯示,北京市共享單車總量約90萬輛,日均騎行量超過240萬人次。為了規範單車停放,全市已經建成1181個電子圍欄監測停放區。

  北京騎行、步行環境越來越友好。在人口規模相當的國際城市中,北京慢行交通設施里程排名前列,自行車道里程總規模第一;中心城區工作日出行總量3619萬人次,獨立自行車道密度為2.78公里/平方公里,萬人自行車道里程3.17公里,居於世界前列。與此同時,北京打造慢行優先路權環境,推進綠道、濱水道、慢行道“三道融合”。2020年共計完成382公里自行車道整治任務,綠色出行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

  2019年,北京建成了首條全長6.5公里的自行車專用路,連接回龍觀和上地軟體園,相比私家車和公交車,分別節省通行時間32%和50%,解決了一大批通勤市民的出行難題。截至2021年9月底,自行車專用路累計使用量已經超過400萬人次。根據自行車專用路使用者交通方式轉移情況測算,自行車專用路已累計貢獻超過1000噸的碳減排量。

  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北京市綠色出行滿意度超過85%,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3.1%。按照交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北京出行結構將繼續優化,2025年,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計劃達到76.5%,到2035年這一數字將提升到80%,屆時中心城區將有八成出行者選擇綠色出行。

  超千萬人次累計碳減排4.6萬噸

  走進“北京交通”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實時顯示著各項交通運行數據的超大電子螢幕。北京智慧交通發展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這套系統名為“北京交通大腦”,可實現對交通擁堵、交通異常事件的自動化預警和態勢發展分析,還可對樞紐場站大客流進行預測,數據可精確到每分鐘,通過實時監測和精準分析,實現交通運力計算和指揮調度。目前,這套系統正在研發,部分功能已經應用於日常交通管理。

  科技賦能,智慧交通不斷提高出行效率。2019年11月,本市政府部門與互聯網出行平臺公司合作,建設“北京綠色出行MaaS平臺”,實現多種交通方式的綜合規劃、全程引導、公交到站預報、車廂擁擠提示等多種功能,為市民提供“門到門”一體化出行服務。基於該平臺,建立綠色出行碳普惠激勵機制,收集市民綠色出行節碳量,通過碳交易市場出售,對市民綠色出行進行獎勵。截至目前,已有1442.9萬人次參與綠色出行碳普惠活動,累計碳減排量4.6萬噸,助力交通領域碳達峰、碳中和。

  智慧公交建設打造“北斗+5G”的網絡化智慧公交調度平臺,目前北京公交80%以上線路實現區域智慧調度發車。同時,需求響應式的定制公交服務線路達455條,中心城區實現24小時全天候公交服務。

  一份《北京交通倣真平臺/預約出行技術》手冊吸引了不少參會者。“基於移動互聯網技術,將行程中的擁堵排隊轉變為線上排隊。與其堵在路上,不如在家等待。”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預約出行技術應用的典型場景包括軌道交通限流車站、定制公交,小汽車在城市道路高峰時段預約、節假日高速公路預約等。從目前北京地鐵沙河站預約出行試點效果看,日均預約進站量4400人,人均每天節約排隊時間5分鐘。下一步,北京將深入研究預約出行技術,探索在城市道路瓶頸點段開展針對小汽車出行的預約示範。基於預約倣真技術計算,如果對北京西三環開展預約調節後,高峰小時平均車速可提升44%以上,總通行時間可節約30%以上。

  地鐵一年節電4400萬度

  在“北京交通”展區一塊藍色背景板上,兩張跨度半個世紀的北京地鐵線路圖讓不少國際參展者讚嘆。50年來,北京軌道交通連線成網,從最初的一條線23.6公里,發展到了28條線1091.6公里。日均客運量超1200萬人次,高峰時段發車間隔小于2分鐘,列車可靠度指標達3051.11萬車公里/次,國際地鐵協會(CoMET)KPI2020年度對標中,北京地鐵排名第一。

  根據聯合國公佈的數據,在全球碳排放中,有超過24%的碳排放來自於交通行業。記者了解到,2020年,北京交通行業碳排放率先實現了負增長。

  地鐵是城市的用電大戶,北京打造“節約型地鐵”。北京地鐵公司先後實施了12個節能項目,形成每年4400萬度的節能能力,共計推廣了16萬支LED綠色照明,經第三方機構檢測節電率達到50%以上。同時,在66座車站實施了通風空調系統節能改造,實現了系統綜合節能30%以上。

  另一方面,實施車輛節能運行示範應用。完成了亦莊線和昌平線ATO節能曲線編制和全線ATO軟體升級,牽引單耗平均下降5%左右。據介紹,ATO系統主要是模擬最佳的司機駕駛,實現高品質的自動駕駛,提高列車運行時乘客的舒適度,達到節省運營成本和能源消耗的目的。按照計劃,房山線ATO節能模式升級應用將於今年完成。

  在地面公交方面,北京不斷優化調整車輛能源結構,綜合能耗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連年下降。公交集團加快加氣站、充電站(樁)、加氫站等配套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已完成170余處1000余座充電樁的建設,下半年將建成2座加氫站服務於冬奧會車輛。

  北京交通領域的能源結構也正在不斷優化。2020年,全市巡遊計程車充換電一體式電動車比例達24%,公交車新能源與清潔能源比例超90%,日間進入五環內的輕型貨車新能源佔比100%,市域內通行的柴油貨車國IV及以上排放標準車輛佔比100%。根據交通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計劃,2025年城市交通力爭實現碳達峰,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力爭達到200萬輛,2050年城市交通力爭實現近零排放。(北京日報 記者 孫宏陽 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