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雲南建水:賡續千年曆史文脈 守正創新融合發展

2019-11-13 10:29:34  來源:雲南日報  編輯:李勝蘭

雲南建水:賡續千年曆史文脈 守正創新融合發展

風景如畫的建水小桂湖

  建水縣按照“古城古典化,新區特色化”思路,以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契機,依託特色小鎮建設,打造“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綠城相擁、山水相伴”的國際型旅遊城市——

  清晨,漫步建水臨安古城,本地居民騎著電動車在石板路上來來往往,老阿姨手提菜籃哼著建水小調,步履匆匆。這是一座古老之城,亦是人間煙火的味道。

  黃昏,華燈初上,紫陶街熙熙攘攘,挂著相機的遊客信步閒逛,品一杯普洱,淘一把紫陶壺,結一段善緣。這是一座特色之城,亦是開放包容的圖景。

  建水縣並不大,面積僅3789平方公里,卻坐擁古寺近百座,總計各級文物505處、古橋50余座。有文廟、朝陽樓、指林寺、雙龍橋、朱家花園、納樓長官司署,團山民居、玉皇閣、學政考棚、土主廟等10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緣橋、天君廟、文筆塔等10處,州級文保25處、縣級文保102處、文物點358處。自古以來,建水就被稱為“古民居博物館”和“古建築博物館”。

  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厚重的歷史人文底蘊,為建水吸引八方來客提供了足夠的底氣。2019年國慶黃金周,建水縣共接待遊客154.36萬人次,同比增長65.76%;實現旅遊收入16.43億元,同比增長74.57%。

  古鎮,古韻;新姿,新程。面對傳統與現代的交織,建水與時俱進、謀求融合創新,按照“雙向融入、文旅融合、三産共抓、兩城共建”戰略舉措,以臨安古城、西莊紫陶小鎮建設和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抓手,清晰的發展路徑,源自建水縣委、縣政府對自身的清醒認識和科學的發展思路。如今,這種保護與利用、改造與復興的“建水理念”,已成為全縣人民的共同心願。

  留住歷史   讓城市完整保留一脈文化

  著名作家馮驥才説:“城市和人一樣,也有完整的生命歷史。從其誕生至今,與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相互融合。一代代人創造了它之後紛紛離去,卻將此轉化為一條條老街道、一處處名勝古跡,還有民間手藝、歷史人物等等,全都默默地記憶在它巨大的肌體裏。”

  縱觀全球,古城改造是一道世界性難題。有的大拆大建,結果丟失了城市固有的歷史文脈與價值;有的固守傳統,但又不能充分綻放出對現代人的吸引力。

  像建水這樣“處處有故事,步步有文化”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弘揚歷史文化該走什麼路子,頗費思量。

  事實上,早在1994年被列為全國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時,建水縣就確立了保護古城風貌、延續歷史文脈的城市發展原則。1996年《建水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條例》頒布實施,之後對《條例》補充完善,並相繼推出一系列配套管理措施。

  歷屆建水縣委、縣政府堅持古城保護的理念始終如一,成立專門機構,設立保護維修基金,建立了由黨委、政府領導負責、各部門協調一致的規劃保障體系。多年來,無論城市改造的成本多高、難度多大,力爭保持古城的總體風貌不留敗筆、不留遺憾。

  然而,保護也並不是一動也不能動。

  迎暉路貫通臨安古城東西向,路兩旁既有國保、省保單位,也留存著較為完好的民居群落,是典型的城市老舊居住區。改造前,這一帶房屋破舊、設施落後,一些老房子已被鑒定為危房。一個院落裏擠住著幾戶甚至十幾戶居民,各家各戶沒有單獨的衛生間、廚房。這些既是居民生活的痛點,也是歷史文化遺存保護中的缺陷和隱患。

  怎麼動?先做減法,2014年起,建水縣啟動全面摸底調查的同時“降建築高度、降建築密度、降人口密度”,按照“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産權不變,誰建誰有,統一規劃,統一設計,政府補助,限時完成”的模式,對一個個傳統院落進行“微整形”,讓修繕更有專業性、針對性,避免了歷史建築、歷史文化街區在城市建設進程中大面積消亡。

  做完減法,還要做加法。按照老房子的不同情況,一幢一策,實施保護、改善、整飭。在恢復民居歷史風貌的基礎上,各家各戶廚衛齊全了,生活舒適了。街巷內新增了綠化、路燈,污水管、強弱電、網絡等基礎設施,極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質。

  這幾年,臨安古城“冒”出許多古色古香的客棧、食肆,主人多是普通市民,他們不惜斥鉅資整修自家庭院,充分展示古城裏的現代精緻生活。平時,這些私家院落也敞開大門,迎接海內外賓朋。

  創新轉化   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荀子》有載:“夫道者,體常而盡變,一隅不足以舉之。”這不僅講明瞭體常與盡變的聯繫,而且揭示了守正與創新的關聯。

  經過多年探索實踐,在洞悉中華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建水人知源求變、與時俱進,提出按照“古城古典化,新區特色化”的思路,以建設全域旅遊為契機,依託臨安、紫陶兩個特色小鎮,打造“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綠城相擁、山水相伴”的千年臨安古城和生態宜居特色新區,以此尋求“守正”與“創新”的平衡點。

  建水人認為,“守正”即按照千年古城的定位和特點,保留好一脈豐腴厚重的文化,保留好原汁原味的建水;“創新”則做好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文化遺産融入社會生活,讓更多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流連于即將落成的紫陶博物館,展廳裏陳設的“千年建水古城”“千年建水紫陶”大型陶雕、倣青銅紫陶條例鼎、紫陶長聯將軍對瓶都是紫陶工藝的突破性首創。“未來,博物館不僅是文化展示的窗口,也是國內外紫陶大師的交流平臺。”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郭向東見證了建水紫陶的迅猛發展,2018年,全縣實現紫陶産業産值27.25億元。

  紫陶博物館只是建水縣的一個縮影。縣古城保護髮展服務中心副主任田曉衛説,古城保護恢復從“片式改造”向“點式改造”轉變,“倣古”建築向“返古”修復轉變。對所有恢復重建、新建項目的建築風貌、層高、外立面進行嚴格控制,創造了以“産權不變,彈性紅線,利益驅動,發展新城”為精髓的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建設、管理的“臨安模式”。

  目前,臨安古城朱家花園後花園已經建成對外開放,迎暉路、臨安府衙等一批重大古城風貌恢復項目全面推進,米軌小火車主題公園、景區燈光亮化工程建成投用。五龍湖、龍窯森林公園建成開放,紫陶文化創意園、蟻工坊勞動藝術空間及西莊新房村項目投入使用,紫陶百工坊、雙龍橋濕地公園開工建設,紫陶樂園、五星級紫陶酒店即將啟動建設。

  閒坐在與文廟一墻之隔的琴鶴堂,看著窗外老樹遊魚,細聽潺潺流水,讓人想起《陋室銘》中“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心底油然而生愜意與輕鬆。琴鶴堂所屬的“十大院落”修繕已經全面結束,新啟動致遠苑等“新十大院落”修繕,讓居民、遊客近距離感受小而精的韻味,既有顏值更有書香。

  紫陶街由原來老舊的建水縣工藝美術陶廠升級改造而來,保留了陶廠曾使用過的大煙囪及一座推板窯,建成紫陶博物館,原來很多機器零件都一一收藏進博物館,通過石材呈現的厚重感、青磚與紅磚的顏色搭配、原木的粗獷、玻璃的細膩時尚,營造出獨具特色的建築裝飾風格。成為外地遊客到建水,了解紫陶歷史、尋味紫陶文化、購買紫陶産品、體驗紫陶製作、吃喝玩樂逛網紅“打卡地”。

  煥文書院曾是清代縣學,是建水的四大書院之一。歷經時光更迭,書院一度荒廢,如今這裡正抓緊修繕,突出書院功能,成為開展國學活動的場所,讓歷史文化在新時代得以延續傳承。

  政府涵養創新之氣,打造“創新生態”;企業提升創新之魂,勇於嘗試、開拓進取;社會聚攏創新之力,集眾智、用眾力,歷史文化遺産資源的“保護+發展”必將“百花齊放春滿園”。有學者認為,建水的創新探索已逐漸激發形成“聚集效應”: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産學研深度融合的産業創新體系,推動政府和企業共同實施方式創新、組織創新和制度創新,從而形成市場競爭優勢,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生態宜居   成就更美好城市生活

  坐上咣當咣當的小火車,在晃晃悠悠的木頭車廂裏,沿途鬱鬱蔥蔥的參天大樹隨處可見,來往遊客嬉戲于稻田荷塘間,雙龍橋、鄉會橋、團山古村,綠蔭掩映,流水潺潺,一幅幅流動的風景讓百年米軌變身為“生態廊道”。

  結合“美麗縣城”創建,建水縣讓綠色成為發展的鮮明底色,使城市成為處處見綠、處處有景、處處花香的生態之城、魅力之城和宜居之城。縣住建局副局長、縣人防辦主任孔繁波介紹:“按照‘一年見成效、兩年大變樣、三年創品牌’的目標,我們以鞏固國家衛生縣城、創建國家園林縣城、創建省級文明縣城等‘六城同創’為抓手,力爭通過3年時間,改善城市生態、提升城市品質、美化城區形態、優化人居環境,建設雲南最美縣城。”

  2018年12月,建水縣在全省率先出臺《建水縣創建“美麗縣城”實施意見》,明確創建“美麗縣城”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目標、工作任務、方法步驟和工作要求,實施城市規劃提升行動、城市品質提升行動、城市管理提升行動、城市污染整治行動、古城風貌保護與恢復行動、特色小鎮建設行動、城市建成區外3公里範圍綜合整治行動、城市網格化管理行動“八大行動”,努力為創建營造良好氛圍。

  今年4月,遵循“創建為民、創建惠民”的“可觀可感”理念,建水縣圍繞“乾淨、宜居、特色”,在群眾中開展網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宜居”是百姓最大的訴求。隨即,全縣重新制訂實施方案,計劃2019年到2021年內完成51個項目,預計總投資40.8億元。其中,“宜居”類項目26個,佔總投資的55.66%。目前,全部項目已竣工5個,正在實施20個,年內有望開工15個,截至9月底完成投資6.54億元。

  俏麗的牽牛花,紅色的海棠,幾個老人坐在紅花碧樹間,悠閒地談笑著。蔡曉民老人説:“現在,綠樹草地取代了原來的農貿市場,這裡終於安靜了、乾淨了,我們把這裡當成了休閒公園。”

  在建水零公里處,過去因為農貿批發市場,加之環島設施陳舊,交通混亂,造成交通擁堵、環境臟亂差。進行零公里片區提升改造後,收費站進出口增加至11個,新建1至5號路,拆除了兩萬多平方米的臨違建築,遷建了一個大型農貿市場,新建惠歷廣場,拆除了環島並優化了交通組織,啟動了燈光亮化和環境綠化美化工程,填充了紫陶大道雕塑文化內涵,優化交通組織,縣城入口片區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這裡成為市民休閒鍛鍊的好去處,也成為城市的“會客廳”。

  讓生活更美好,是城市永恒的發展主題。文化地標越來越多、特色小鎮生機勃勃、生態空間不斷延伸……詩意棲居的城市氣質,浸潤了一方水土,涵養著人文氣息,讓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感受到更多美好。未來,建水縣的綠色生態、産業發展、人文價值所承載的綜合效益將逐步顯現,必將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城市與綠色自然和諧共生。(記者 李樹芬)(建水縣文化和旅遊局供圖)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