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這裡有一群“追太陽的人”

2021-04-20 11:03:32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李玥

這裡有一群“追太陽的人”

省農科院副院長任光俊(左)和工作人員查看水稻長勢。

這裡有一群“追太陽的人”

省農科院作物所水稻中心主任任鄄勝在田間剪穎殼,為水稻雜交做準備。

  4月初,海南的氣溫已突破30攝氏度。位於海南省陵水縣英州鎮的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下稱“省農科院”)南繁基地內,連片的水稻泛著金黃,正待收穫。

  海南被譽為“育種天堂”、新品種選育的“加速器”,這裡獨特的熱帶氣候,可以實現喜溫農作物的加代繁殖,使一個品種的育種週期縮短三分之一至一半。每年,來自全國各地的7000多名農業科技人員會來到海南南繁基地開展育種工作。

  每年8月底、9月初,等到成都的水稻收穫後,四川的農業科技人員也像候鳥一樣,從成都趕赴海南開展南繁育種,等到來年4月中下旬,海南的水稻收穫後再返回成都。他們追逐驕陽,不懼酷暑,一年又一年週而复始,被稱為“追太陽的人”。

  在距離成都兩千公里的海島上,四川南繁科研人員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如何開展科研育種?近年來又取得了哪些科技成果?近日,記者對四川南繁基地進行了實地探訪。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史曉露 文/圖

  A 四代人的南繁路:接力﹃墾荒﹄苦中作樂

  從三亞機場出發,途經海南環島高速,約50分鐘車程,便抵達省農科院南繁基地。兩棟白色小樓矗立在小院內,院內椰林叢叢,撐開綠傘,偶有狗吠雞鳴。

  小院周邊就是一片農田。3月底,高粱、蔬菜等作物的南繁工作已經結束,農田內只剩下水稻靜待收穫,椰風拂過,稻浪滾滾。  “最近基地內留下的大部分都是水稻專家。”省農科院海南分院副院長李小平介紹,南繁人員就住在院內的兩棟小樓裏,分別於1998年和2010年建成投用,可以容納50余人居住,整個基地佔地332.2畝,包括科研人員的育種試驗田、辦公和住宿樓、倉庫等設施。

  房間內佈局簡單,只有兩張床舖、衣櫃、辦公桌等傢具。不過,李小平卻感嘆道:“與過去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四川的南繁工作始於上世紀60年代,以“西南雜交水稻之父”——周開達院士為代表的水稻育種專家是四川最早一批南繁拓荒者。如今,第一代南繁人已經故去,第二、三、四代南繁人接過墾荒的“接力棒”,繼續在這片土地上耕耘育種。

  與印象裏椰風碧濤、白沙藍天的悠閒海島生活不同,早期的南繁生活遠比想像中艱苦。

  “住過牛棚、睡過茅草房,四五個人擠一間房,連廁所都沒有。”省農科院副院長任光俊今年60歲,是周開達院士的學生,是第二代南繁人。3月下旬,他又來到海南育種。從1981年第一次到海南,至今已是40個年頭。

  “當時縣城街道上沒有一條水泥路。各個科研團隊處於‘散打’狀態,要自己租地、找房子住。”任光俊回憶,早期科研經費少,每天的工作補貼只有9毛錢,挑糞、插秧、播種、收割……所有農活都得自己幹。為了掙生活費,他們還要種菜賣,晚上還要點著煤油燈學習英文資料。

  交通不便是另一大困難。1984年8月底,省農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原所長、四川水稻育種攻關首席專家鄭家奎第一次到海南育種。“最久的一次走了七天七夜。”鄭家奎説,從瀘州到陵水,要輾轉隆昌、貴陽、湛江、海口等地,其間要坐汽車、轉火車、搭輪渡,到了海口後,還要坐七八個小時的汽車才能到陵水縣城。每年八九月份最易遇到颱風,有一回,他坐船到海口後剛好碰上颱風,所有賓館閉門歇業,他抱著行李在橋洞下站了一夜。

  物資也十分匱乏。1988年海南建省時,經濟比較落後。“去海南除了帶上種子、生活物品外,還要背上一大桶豆瓣醬和菜油。那時周老師也和我們一樣,大包小包背著東西。”今年56歲的四川農業大學教授李平,是周開達院士的第一位博士。在他的記憶裏,一瓶豆瓣醬填補了“南繁人”的鄉愁。

  背井離鄉,與家人聚少離多成為常態。今年59歲的王中華是省農科院南繁基地的最長留守者。1987年起,他的33個春節都在海南度過。“和妻子結婚的前10年,在一起的時間不到1年。”1996年,他的兒子在海南出生,上了陵水戶口。他笑道,“兒子是正宗的陵水仔,現在這裡已經相當於自己的家了。”

  日常生活也單調枯燥。省農科院作物所水稻中心主任任鄄勝今年42歲,2002年開始南繁育種,成為第三代南繁人。“一口井,幾個老男人,一條狗,就是生活的全部。”他打趣道,早期沒有電視,晚上的娛樂活動就是數星星。

  近年來,我省加大對農業科研和南繁基地建設的投入,各個科研單位有了固定的基地。如今,李平教授的學生,一群90後研究生成為第四代南繁大軍,迎接他們的是更好的環境。“住宿條件大幅改善,現在有了自來水、電燈、電話、網上辦公,都很方便了。”李平説。

  我省是最早開展南繁的省份之一。自1962年以來,我省南繁規模不斷擴大,南繁已從玉米、水稻拓展到棉花、高粱、紅苕、花生、蔬菜等作物。如今,我省常年有43家科研院所和種業企業、400余名科技人員開展南繁工作,主要集中在陵水縣、三亞市和樂東縣。

  B 育種“三步式跨越”:把科研論文寫在大地上

  從2月底開始,任鄄勝和同事每天都要迎著朝陽,蹚著露水,下田給水稻材料做雜交。

  水稻屬於自花授粉作物,選育雜交水稻需要將水稻的不育係(母本)與恢復係(父本)進行雜交,這個過程要靠人工授粉。“雜交組配相當於給水稻‘找對象’,只有將父母雙方的優良基因遺傳給下一代,才能培育出高産優質水稻品種。”任鄄勝説,每年一個課題組需要組配4000多個雜交組合,對上萬份材料進行人工授粉,這是南繁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也是最辛苦的環節。

  每年做雜交時,也是太陽最毒辣的時候。“水稻開花一般在11點到13點,中午溫度高,授粉效果最好,所以要趕在這個時間段進行人工授粉。”省農科院作物所副所長高方遠説,站在驕陽下就像蒸桑拿,在濕熱的環境下悶上幾個小時,一身會長滿濕疹。

  雖然辛苦,但雜交育種、田間觀測一直是水稻育種的主要技術。20世紀50年代以來,水稻完成了兩次綠色革命,從高稈變矮稈、從常規變雜交,實現了大幅增産,皆離不開田間的發現。1970年,袁隆平團隊在海南島發現野生稻的雄性不育株,成為雜交水稻培育成功的關鍵材料。

  在四川的農業專家中,周開達院士與袁隆平齊名。上世紀60年代,周開達帶領團隊通過四川與非洲水稻品種的地理遠緣雜交,成功培育出了岡、D型不育係及雜交稻,大幅提高了水稻産量。如今岡、D型雜交稻仍廣泛種植。“周老師常説,品種選育是在稻田裏幹出來的,要在實踐中出真知。”李平説。

  沿著前輩的足跡,選育優質高産且持久抗病的雜交水稻新品種,是南繁人畢生的追求。“選育一個突破性品種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利用海南溫暖的氣候,可以實現繁殖加代,大大縮短育種進程。”鄭家奎説,此外,海南還為尋找抗病性材料提供了絕佳的環境。“稻飛虱、螟蟲等水稻病蟲害在海南頻發,很多抗病材料都是從海南發現的。”

  在四川、海南兩地幾十年的連續育種,我省水稻育種取得了系列重大突破。1988年,周開達院士主持完成的“秈亞種內品種間雜交培育雄性不育係及岡D型雜交稻”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鄭家奎和團隊創制出粳稻雄性不育新質源——K型不育胞質,獲得2001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以川優6203、宜香優2115等為代表的一批優質高産抗病雜交稻新品種的出現,解決了川米高産不優質的問題,引領長江上游品種的升級換代。

  如今,在南繁基地裏,各個科研團隊又圍繞主攻方向,利用經驗育種、分子設計育種、航天誘變育種等技術手段,選育抗旱節水稻、航天稻等新品種。

  從主攻産量到兼顧品質和産量,再到優質、高産、高抗、廣適、重金屬低積累、綠色宜機械化生産等全面提升,鄭家奎稱之為水稻育種的“三步式跨越”。

  南繁生活雖然艱苦,但科技人員卻以育種為樂。“40年來,最大的體會就是科學研究必須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年屆花甲的任光俊仍然一有空就到田間育種,不分週末。“要解決10多億人的吃飯問題,這是使命感和責任感。”

  李平則常常啟發學生,讓他們認識到我們人口大國口糧的重要性,有了使命感,就會愛上農業。“育種就和結婚生子一樣,把品種作為自己精心培育的後代,有了期待,就會有動力。”

  省種子站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01年《種子法》實施以來,通過國審和我省審定的水稻、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品種808個,其中經南繁鑒定和加代的品種由之前的70%提高到90%以上,近年每年有3萬餘份育種材料在海南鑒定和加代,對推動我省農業生産和農村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C 振興“變奏曲”:要讓川種重走天下

  “這是新構建的一批材料,穗子比較大,米質都不錯……”3月下旬,在英州鎮的南繁基地內,鄭家奎領著成都來的種子企業負責人,在農田裏巡視了一圈,向其一一介紹自己的“寶貝”。

  最近鄭家奎剛滿60歲,從事南繁已有37年,本已到了退休年齡,但他卻閒不下來。去年做了一場大手術,身體瘦削,妻子叮囑他少往田裏跑,但他仍把大部分時間留在稻田裏。

  腳步不停,是因為鄭家奎有一個夢想——重振川種輝煌。

  談及川種歷史,鄭家奎充滿惋惜。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川種一度輝煌,四川的三係法雜交稻種子橫掃西南區水稻種子市場,中秈雜交稻省際間種子交易量達四成以上。不過,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隨著兩係法雜交稻在長江中下游推廣,再加上當時川米品質不優,四川的雜交稻市場嚴重萎縮。

  重振川種輝煌,成為南繁人的目標。“四川水稻要重返長江中下游地區。”鄭家奎説,關鍵是解決抗倒伏和高溫結實問題。“長江中下游是沖積平原,土壤肥沃,與兩係法雜交水稻相比,四川的三係法雜交水稻屬於節肥品種,具有優勢。”

  重返省外市場,鄭家奎和團隊謀劃已久。南繁基地內,鄭家奎團隊種植了新選育的多個雜交稻新品種。“目前有兩個品種不錯,産量高,米質達到部頒一級,適宜長江全流域推廣。”鄭家奎介紹,新品種即將進入審定環節,今年1月,省農科院水稻高粱所已經與兩家種業企業簽訂了品種轉讓合同。

  “川種要振興,還需要開拓海外市場。”李平認為,利用海南獨特的氣候條件,可以面向東南亞市場選育品種。

  “身邊的這個品種,就是專門為巴基斯坦定制的。”李平站在一片稻田邊介紹,它的一大特點就是抗倒伏、抗高溫、米質偏硬。原來,巴基斯坦人喜歡吃手抓飯和炒飯,因此他們特地選育了米質偏硬的水稻品種。

  四川水稻國際化之路已有近30年。早在上世紀90年代,四川種業企業就打開了越南市場的大門。2005年,李平團隊還和越南種子公司合作,選育出雜交稻新品種“太川111”,目前該品種已納入越南政府採購的主要品種,也是越南進口最大的一個雜交稻品種。“‘太川111’這個名字還是當地人取的,因為産量、抗性、品質都是第一,當地老百姓還叫它‘三桿槍’。”李平説。

  談及未來川種如何做大做強,李平認為,有兩點很關鍵,“一是滿足市場需求,二是種子價格要低。”

  “過去是有什麼品種,就向別人推廣什麼品種,但很多品種不適應當地需要。”李平説,川種要國際化,需要針對客戶需求進行品種改良。  此外,還要降低制種成本。目前種子主要在國內生産,再經國際貨運銷往國外,算下來一公斤種子的運輸成本要1——3元。再加上國內人工費偏高,“如果能在國外生産,光人工費就能至少節約三分之一。”李平建議,未來需要出臺相關政策,助力種業企業走出去。

  進軍海外市場對中國種業做大做強是個重大機遇。當前,跨國種業巨頭均在全球化經營方面建立了成熟的商業育種體系,通過構建海外研究和試驗中心、地區性育種基地,搶佔了海外市場。“我國在雜交稻技術上全面領先,中國種業要做大做強需要依靠雜交水稻,錯過了這個機會,將是很可惜的事情。”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