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皖美這五年】宣城:打造新高地 爭當排頭兵

2021-10-22 10:11:30  來源:中國安徽在線  編輯:胡曉萌

  金秋的皖東南,總是格外秀美。

  國慶前夕,一場主題為“文房四寶·紅韻宣城”的文旅盛宴,華彩開幕。

  “長三角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産特展”“中國文房四寶精品展”“皖江八市群藝大賽”……精彩紛呈的第十屆文房四寶文化旅遊節,讓宣城盡情展示了“中國文房四寶之城”的魅力與活力。

  在加快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宣城的新征程上,“打造新高地、爭當排頭兵”的主旋律昂揚,建設“長三角中心區現代化城市”的步履鏗鏘。

    産業轉型,宣城創新增綠

  8月24日,安徽省林業碳匯交易第一單落地宣城——司爾特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旌德縣廟首林場簽約,以14.57萬元購買3036噸二氧化碳排放權。

  地方政府“牽線”搭臺,促進企業“碳排放”與林業碳匯“聯姻”。這是宣城作為“中國林長制改革策源地”、安徽省唯一一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創新實踐。

  五年來,宣城市把“雙招雙引”作為全市經濟工作的“第一戰場”,堅持工業強市不動搖,積極推進産業轉型發展,努力打響“綠色智造”品牌。

  數字為證,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地區生産總值連續跨過7個百億元臺階,經濟總量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突破1600億元,人均地區生産總值突破6萬元。工業總産值、民營經濟增加值分別突破2000億元和1000億元。

  2016-2020年,省億元以上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開工率、竣工率年年居全省前列。

  細看産業,結構更優升級換代。

  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實現翻番,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比重分別提升至51.8%、56.9%。創成省級創新型城市,創新綜合能力居全省第3位,創新競爭力進入全國地級市百強。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五年來,宣城以年均2.47%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工業經濟年均9.1%的增長,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5年累計下降24.9%。

  2020年,單位GDP能耗較2015年下降19.35%,超額完成“十三五”下降16%的節能目標任務。

  全市已建立國家、省、市綠色工廠培育梯隊,構建“四位一體”綠色製造體系,共爭創國家級綠色園區2個,居全省第1位;國家級綠色工廠10家,居全省第3位;省級綠色工廠27家,居全省第2位。

  宣城市委書記孔曉宏這樣談及綠色轉型:“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以綠色行動計劃為主抓手,以改革創新為主動力,堅定不移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讓好山好水成為宣城發展的硬核實力。”

  下一步的目標是,全力打造在長三角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宣城樣板”。

    融長髮展,宣城“破圈升級”

  9月27日,長三角文旅一體化合作聯盟成立;與此同時,滬蘇浙皖四省聯合舉辦了非遺特展……

  宣城市與長三角從過去的“地緣相近”,到今天的“親上加親”,東向的步伐更快,融入的程度更深,合作的範圍更廣。

  先看一組大數據:

  全市80%以上的省外投資項目來自滬蘇浙區域,今年前七個月,新建億元以上省外投資項目297個,居全省第1位,其中長三角投資項目數佔比達86.5%。

  再看“一地六縣”合作區:

  這個備受矚目的“一號工程”,承載著省委省政府的厚望,肩負著全市上下的期待。

  一年不到的時間,宣城與無錫、常州、湖州及上海光明集團,在交通運輸、生態環保、市場監管、數字長三角等18個方面建立了一系列專項合作機制,簽訂了37個合作協議。

  “一地六縣”宣城區域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03個,總投資240.2億元。

  還有來自園區的好消息:

  被譽為“傳統産業轉型的典範、浙皖區域合作的樣板”的宣城·新塘羽絨産業園,已入駐來自浙江蕭山的羽絨及相關企業24家,設計年産羽絨毛15萬噸、羽絨製品100萬套,被省政府授予首批“省際産業合作園區”稱號。

  五年來,宣城市成為長三角中心區城市、“兩圈一廊”成員、全省唯一“五個戰略區塊連結”全覆蓋市。

  一幅幅藍圖繪就——

  2021年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上,宣城市簽署《共建環太湖科技創新圈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長三角(安徽)生態綠色康養基地規劃建設方案》編制完成;

  一份份計劃推進——

  《高品質推進蘇皖合作示範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出爐,先行一步的蘇皖合作示範區,已獲國家發改委同意成立,省編辦批復設立蘇皖合作示範區管理委員會。郎溪、廣德、溧陽三縣市政府簽訂深化蘇皖合作示範區共建協議;高淳區-宣州區跨界一體化發展框架合作協議簽定。

  一個個平臺搭建——

  宛陵科創城列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協同創新平臺,宣城(上海)科創中心加快建設……

  一項項舉措落實——

  宣城與上海互發全國首張異地辦理營業執照;宣城在長三角地區實現電子駕駛證、行駛證互認;宣城聯合南通市、嘉興市、湖州市、蕪湖市實施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高品質發展CA互認……

  眼下,“學兩湖、提標杆,強信心、促跨越”活動已破題開篇,宣城市市長何淳寬表示:“長三角區域各城市都在鉚足了勁你追我趕,我們要拉升標杆,不能小富即安、小進則滿。”

    共建共享,有一種幸福叫我在宣城

  這五年,宣城更綠了——

  創成“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色發展優秀城市”;

  這五年,宣城更美了——

  上榜“中國美麗山水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國家節水型城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五年完成中心城市建設投資825億元,建成區面積由50平方公里擴大到65平方公里;約45萬平方米的醫療、教育等民生設施投入使用;“一山一湖三河十園”,山水園林城市格局凸顯;“三環十二射”,城市路網暢達。

  一城山水半城詩,滿城文化皆是景。

  宣城首創首成全國文明城市,實現“全國雙擁模範城”兩連冠。全國文明城市數量和佔比均居全省第一。

  從“宣城好人”到“好人宣城”,文明新風拂全城,歷年來選樹宣城好人2753人,當選中國好人72人、安徽好人259人。

  這是穩穩的獲得感。

  全面小康征途上,確保“一個都不能少”。脫貧攻堅戰,全市盡銳出戰、決戰決勝,91234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0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連續三年入選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百強榜。

  全市346個機關事業單位結對幫扶村級扶貧工作,1.4萬名幫扶幹部全覆蓋定期走訪貧困戶。956名駐村幹部紮根基層一線,用汗水與心血鋪就百姓致富路;109個扶貧工作隊奮戰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用拼搏與奮鬥書寫可歌可泣的扶貧戰記。

  這是濃濃的安全感。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城市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時間啟動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持續加大“防、控、治”力度,取得累計確診病例全省最少、人口感染率全省最低的階段性重要成果。

  安全生産連續9年、信訪工作連續14年獲全省先進,群眾安全感和對政法機關滿意度連續11年保持全省前列。

  這是洋溢在每一個宣城人臉上的幸福感。

  看民生,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居全省第4位,城鎮新增就業24.5萬人,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實現全覆蓋。

  看出行,商合杭高鐵、杭黃高鐵、皖贛擴能蕪宣段建成運營;宣州綜合碼頭、郎溪定埠港開港;蕪宣機場振翅起飛,納入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規劃,傾力打造面向長三角乃至全球的航空貨運物流中心。

  看鄉村,國家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整市試點全面完成,農村“三變”改革全面實施,集體經濟空殼村、薄弱村全面消徐,經濟強村佔比17.2%,建設各級美麗鄉村中心村603個。

  五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宣城寫就了“兩個更大”高分答卷,正在鋪展長三角中心區現代化城市建設嶄新畫卷。

  剛剛召開的宣城市第五次黨代會,描摹了未來新藍圖——

  聚力打造現代産業、改革開放、城鄉融合、生態文明、民生幸福新高地,奮力爭當長三角一體化高品質發展安徽排頭兵,譜寫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宣城建設新篇章!

  (《宣城日報》記者 李菡)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