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重慶市將建成5G基站15萬個
2020-07-03 08:54:49來源: 重慶日報編輯: 胡明珠責編: 馮鈺穎

  原標題:到2025年全市將建成5G基站15萬個 夯實新基建,重慶築牢數字經濟發展基礎

【城市遠洋】【焦點圖】【科技】到2025年重慶市將建成5G基站15萬個

  新基建意義重大。圖為禮嘉智慧公園內,市民在體驗基於5G網絡的裸眼3D沉浸式觀景,感受智慧旅遊魅力。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核心提示

  近日召開的重慶市發展數字經濟推進大會明確要求,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硬支撐”、提升“軟實力”,築牢數字經濟發展基礎條件。

  新型基礎設施為何如此重要?重慶又該如何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本報記者邀請相關部門負責人及企業負責人進行探討。

  主持人:

  重慶日報記者 黃光紅 向菊梅

  嘉賓:

  重慶市通信管理局局長 蔡立志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重慶有限公司總經理 尹顯智

  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西南地區總經理 蔡光忠

  阿裏雲智慧通用行業與電銷事業部重慶總經理 廖子懿

  京東智聯雲西區總經理 范龍

  新型基礎設施能形成高品質發展的新動能

  重慶日報:新型基礎設施究竟“新”在哪?對重慶而言,它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尹顯智: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建設三大領域。它的“新”及其重要作用,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理解。

  從發展理念上看,以新型基礎設施為著力點,可加速經濟社會發展的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進程,形成高品質發展的新動能;從通信技術上看,5G作為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內容,是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關鍵引擎;從集成效益上看,新型基礎設施更強調5G、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多種技術相互作用、形成集群效應,實現技術集成的倍增效益;從傳統設施升級上看,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對傳統交通、能源、水利、電網和港口等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升級。

  廖子懿:新型基礎設施和傳統基礎設施相比有三大不同:一是專業性和平臺化,比如我們使用的App都是解決某個領域問題的;二是市場化和社會化,就是這些豐富而廣泛的App服務是由一些市場化的機構實現,並演變為普惠的社會化服務;三是創新性和生態性——在物理世界之上創造出新價值網絡和新服務體系、新“物種”和新業態。

  蔡光忠:傳統基礎設施作為推動經濟活動的基礎,解決了物和人的連接。而新型基礎設施解決了數據的連接、交互和處理,是産業互聯網發展的基礎設施。其落地發展,一方面有利於推動産業互聯網向各行業縱深發展,加快行業數字化進程,共築數字生態共同體;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對於重慶而言,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動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需要。如果放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重慶發展新型基礎設施的必要性更毋庸置疑。

  重慶5G建設已步入全國第一梯隊

  重慶日報:當前,重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展及發展水準如何?存在哪些不足?

  蔡立志:重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加速推進,尤其是5G網絡建設已步入全國第一梯隊。2020年,全市累計投資將超過85億元,開工建設4個5G網絡建設市級重大項目,建設5G基站3.2萬餘個。目前,4個重大項目已全部完工,全市累計建成5G基站42862個。

  按照相關規劃,到2025年,我市將建成15萬個5G基站,5G網絡建設投資累計達到600億元,有望帶動産業鏈上下游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超過1700億元。

  數據中心方面,目前中國電信雲計算(重慶)基地二期項目、中國移動(重慶)數據中心二期項目、中國聯通西南數據中心(二期)項目已開工建設。其中,中國聯通西南數據中心(二期)項目將於2020年竣工投産。這些項目全部完工後,我市數據中心機架數將突破4.6萬個,伺服器規模可達近50萬台。

  范龍:中國新型基礎設施的整體情況是中西部偏弱,東部沿海偏好,重慶整體處於中上水準,還存在一些不足。

  具體來看,目前重慶缺乏創新龍頭企業,缺高尖技術人才,特別是在高性能計算設施、數據安全平臺板塊和創新基礎設施方面,更是如此。同時,在融合基礎設施大類中的人工智能公共服務平臺、工業互聯網平臺、農業互聯網平臺、公共服務智慧化設施和數字鄉村建設等板塊,重慶與“北上深”等城市也存在明顯的差距。

  重慶日報: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重慶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還面臨哪些難題?

  蔡立志:當前,我市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存在三大難題。

  一是新型基礎設施點多面廣,建設壓力大。二是應用拉動不足,發展後勁不強。三是鄰避問題仍然突出。

  “雲網融合”是新型基礎設施的核心驅動

  重慶日報:面對這種現狀,您認為重慶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著力點在哪?

  蔡立志:可從四個方面發力,一是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支持,持續加大5G網絡規模部署;二是強化應用推廣,實施一批“5G+工業互聯網”“5G+衛生健康精準扶貧”等示範應用;三是信息通信業要加強與公安、市政、交通和電力等領域的開放共享、集約共建,有效降低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四是加快5G等新型基礎設施的規劃編制,並納入控制性詳細規劃管理,防止新型基礎設施可能出現的投資過熱問題。

  尹顯智:“雲網融合”是新型基礎設施的核心驅動,能夠為各行各業更好地提供綜合智慧信息服務,是通信運營企業和互聯網企業的共同演進目標。重慶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未來的著力點應放在“雲網融合”上。

  廖子懿:加強新型基礎設施的推廣應用很關鍵。在這方面,阿裏雲已在重慶做了一些事情,比如,我們與重慶小康集團合作,計劃在3年內共同保底打造30萬台SERES(賽力斯)智慧互聯網新能源汽車;與重慶水務集團合作,建設國內首個全數據融合的水務大數據平臺。

  此外,阿裏雲還在重慶落地了創新中心,以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最新的科技成果,升級並更好賦能區域科技創新創業。

  范龍:重慶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需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牽引作用,也就是要積極引進龍頭企業落地,借助其技術優勢共同打造重慶新型基礎設施的制高點,培育孵化中小企業以形成産業聚集地。

  目前,京東智聯雲作為京東集團在“新基建”和數字新經濟方面的牽頭部門,已在重慶南岸區落地了京東雲(重慶)數字經濟産業園。接下來,我們還計劃加快建設江南大數據産業園京東大數據中心、打造智慧製造協同創新中心及“互聯網+大健康”示範中心,助力重慶數字經濟産業發展。

  蔡光忠:推進新型基礎設施發展,離不開政府的主導和企業的參與。重慶要擴大智慧化應用,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推動線上業態、線上服務、線上管理。

  騰訊也將繼續紮根重慶,服務重慶,為打造“智造重鎮”、建設“智慧名城”提效增速。一是以美術研發中心、工業互聯網研發中心為依託,一手抓外地人才引進,一手抓本地人員招聘,不斷夯實高技術人才隊伍。二是加大對重慶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投資和業務佈局。三是創新線上服務模式。

  2020重慶數字新基建提速》》

  5G網絡建設

  已步入全國第一梯隊。全年投資預計超過85億元,開工建設4個5G網絡建設市級重大項目,建設5G基站3.2萬餘個。

  目前,4個重大項目全部完工,全市累計建成5G基站42862個。

  到2025年,將建成15萬個5G基站,5G網絡建設投資累計達600億元,有望帶動産業鏈上下游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超過1700億元。

  數據中心建設

  中國電信雲計算(重慶)基地二期項目、中國移動(重慶)數據中心二期項目、中國聯通西南數據中心(二期)項目已開工建設。其中,中國聯通西南數據中心(二期)項目將於今年竣工投産。

  這些項目完工後,我市數據中心機架數將突破4.6萬個,伺服器規模接近50萬台。

  資料來源:市通信管理局

  案例·智慧生活》》

  5G+千兆寬頻賦能

  未來你的家將變得如此“聰明”

  重慶日報記者 黃光紅

  “你好天貓,我回家啦!”隨著公寓主人的一聲輕喚,家裏的燈自動打開,窗簾和空調按照主人設定的模式開啟。同時,舒緩的音樂響起,一天的新聞資訊自動播報,廚房的微波爐開始加熱一早放入的食物……這並不是電影裏的場景,而是一間“智慧公寓”內真實呈現的場景。

  近日,重慶日報記者在兩江新區互聯網産業園內親自體驗了這間“智慧公寓”——由中國移動重慶公司打造的“智慧家庭”樣板間。

  屋內客廳的一面墻壁上,挂著“鏡子”。輕點“鏡子”上的一些圖標,可以聽歌、聽書、聽新聞。

  走進廚房,只見墻壁上挂著一個天然氣報警器。打開燃氣灶故意讓天然氣泄漏一點出來,報警器立刻發出“嗚嗚”聲。緊接著,閥門上的機械臂快速出手,關閉了燃氣閥門。

  這種“智慧”生活,得益於中國移動重慶公司利用“5G雙千兆”網絡(5G+千兆寬頻),通過家庭智慧網關控制中臺對智慧家居進行智慧控制,形成了一個“智慧家庭”生態環境。

  據悉,目前中國移動重慶公司正在積極構建以“千兆5G、千兆寬頻、千兆WiFi”為一體的綜合網絡服務能力。今年,該公司計劃打造“5G雙千兆”示範小區2000個、發展千兆寬頻用戶10萬戶。未來,還有更多家庭會變得“智慧”起來。

  案例·智慧平臺》》

  重慶首個健康服務用工平臺

  5月份交易額猛增至1.5億元

  重慶日報訊 (記者 黃光紅)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如何有效降低人力成本,實現降本增效,令很多企業頭疼。重慶日報記者7月2日獲悉,在重慶兩江新區互聯網産業園,3名海歸人士創辦的重慶首個健康服務靈活用工平臺,為大健康領域的許多企業解決了這道難題。

  這便是重慶葵海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葵海數字)旗下的“向日葵平臺”。

  在該平臺上,醫療機構、醫藥企業、護理機構和移動醫療平臺等可輕鬆找到醫生、藥師、護士、市場服務人員及醫藥研發人員等臨時需要的人才,“按次”付酬勞;醫生、藥師、護士、市場服務人員及醫藥研發人員等專業人才,則能夠各憑本事找到用工單位“打零工”,實現靈活就業。

  成立1年多來,該平臺受到了用工企業和求職者的青睞。到今年1月,其月交易額已達到6400萬元。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由於醫療機構、醫藥企業和護理機構等的靈活用工需求激增,其月交易規模更是持續猛增,到5份月已攀升至1.5億元左右。目前,平臺累計註冊用戶接近100萬。

  有業內人士認為,新經濟平臺是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受到資本及市場熱捧。加之疫情發生後健康領域的靈活用工需求已被激活,大健康領域的專業靈活用工平臺有望成為下一個風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