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綠民富景怡人

2018-07-16 09:57:17  來源:經濟日報  責編:陳晨

  經濟日報訊:作為國家天然林保護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歷經20年的雲南省天然林保護工程順利完成建設任務,實現了從以木材生産為主到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歷史性轉變,山水林木“顏值”修復,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經濟效益凸顯。

  進入雨季的雲南麗江,空氣清新濕潤,繚繞的霧氣將天空和群山的蒼翠連在一起,阻擋了視線,也增添了神秘感。深吸一口氣,從裏到外透著舒暢。

  日前,來到麗江玉龍雪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走進保護區,一塊木牌上的綠字引人駐足,上面寫著“麗江天然林保護工程重點林區”。據麗江市玉龍雪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辦公室主任和榮華介紹,這塊牌子已豎立20年,見證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簡稱“天保工程”)20年的歷史。

  從一木獨大到獨木難支。

  新中國成立初期,為支援國家經濟建設,木材生産成為見效最快的支柱産業之一。國內生産的木材絕大部分來自於天然林,每年從東,西南,西北三大國有林區和華中、中南兩大集體林區提供的木材約佔全國木材總量的70%至80%。

  雲南省林業資源豐富,在支援國家建設中貢獻很大。“國家先後在麗江建立了5個國有重點森工局、1個林業工程公司和金沙江水運局所屬4個水運處,地方4個縣和市直部門也先後建立了10個國有地方森工企業。粗略統計,麗江累計為國家和地方提供商品木材2400萬立方米。”麗江市林業局天保辦主任和海斌説。

  據麗江市森龍實業公司董事長和立文回憶,當時進山的人要麼是去砍木頭,要麼是為砍木頭服務,圍繞著砍木頭形成了完整的産業鏈。林區公路四通八達,運輸車輛進出穿梭,十分熱鬧。時至今日,迪慶州香格里拉市虎跳峽鎮紅旗村的山坡上還殘留著一排排伐樁。

  不過,這種熱鬧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當初看似無成本的伐木活動,引來了大自然嚴厲的報復。

  過度採伐之後,雲南作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功能退化。長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積從上世紀50年代的36萬平方公里增加到90年代初的56萬平方公里,僅金沙江流域每年流入長江的泥沙就達2.6億噸。同時,生物多樣性銳減,動物自然棲息地消失逾一半,水源涵養功能破壞嚴重,水資源危機日益逼近。

  更為緊迫的是人的問題。無木可伐的森工企業陷入了資源危機、經濟危困、企業停産、職工放假的境地。“森工企業職工待遇不穩定,有的職工甚至跑到周圍的農戶家打工謀生。”雲南省林業廳調研員雷瑋告訴。

  從一木獨大到獨木難支,是時候轉變發展思路了。

  砍樹人變為護林人。

  1998年8月份,黨中央,國務院適時作出了停止對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天然林採伐的決定。這是天保工程的前奏,宣告了林區依靠採伐天然林維持生産生活時代的結束。

  停伐直接影響了從事木材生産的成千上萬名職工的就業和生活。人往哪去,成為林業改革必須回答好的大問題。

  國家在天保工程啟動之初就制定了針對企業社會性支出和職工生計問題的資金投入政策。“根據國家的統一安排,撤銷森工企業建制,建立國有林場,對各級森工企業實行屬地管理,對森工企業人員轉産分流,實行國有林場和林業站合署辦公,理順了林業管理體制。”在自願申請基礎上,通過一次性買斷工齡辦法分流了大部分職工。其餘的森工企業職工則實現了由砍樹人向護林人的轉變。

  在麗江黑白水林業局甲子天保所,見到了森林管護員鄧啟飚。1983年,17歲的鄧啟飚接父輩的班扛起斧頭將森林採伐的工種幹了個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專業砍樹人。實施天保工程後,角色轉變,他成了種樹人、護林人。

  森工企業就此從“資源危機、經濟危困”中解脫出來,企業職工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5項保險應保盡保,林業職工生活煥然一新。

  生態效應持續釋放。

  放下斧頭油鋸,讓不少原始森林免遭砍伐,一批批新綠也在工人們的忙碌中生長起來。

  在迪慶州普達措國家森林公園,普達措旅遊分公司員工郭華指著屬都湖南側的原始森林説:“如果不是天保工程來得及時,恐怕我們都看不到這片原始森林了,也就沒有這個國家森林公園了。”

  砍樹容易種樹難,在滇西北高海拔地區尤其如此。

  香格里拉市小中甸紅山亞口海拔超過3200米,原來是中甸國有林場的一個採伐點。在右邊山坡上,至今還能看到一些舊伐樁。在伐樁邊上,一片樹林初見規模。對此,小中甸國有林場職工羅化英頗為自豪,她説:“我們當時每天每人挖坑栽植樹木400棵!”

  山坡上這片樹林有3800畝,在1998年第一次人工造林,但成活率不高。2000年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後,又重造2700畝,主要以雲杉樹為主。後來經過連續兩三年補植補造,苗木成活率大大提高。

  和向城説,通過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生態恢復措施,迪慶州森林蓄積量由原來的2.27億立方米增加到現在的2.73億立方米,實現了森林面積和蓄積的雙增長。

  森林植被陸續恢復,林業資源不斷增長,生態資源日益豐富,林區走出一條不靠砍木頭髮展經濟的新路子。綠色生態成了當地的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同時,豐厚的經濟效益也為當地形成了內部造血機能。

  在麗江市,林業産值從1997年的6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94億元,形成了以核桃、花椒、青刺果為主的生態産業基地474萬畝。在迪慶州,森林生態旅遊成為一大亮點。據統計,2012年、2013年和2014年,普達措國家森林公園全年遊客接待人數分別為109.7萬人、125.5萬人和108.7萬人,年均旅遊門票收入2億多元。

  玉龍縣石鼓鎮仁和村石支林下村民組村民和學蘭説:“自從天保所開辦藥材種植基地以後,村裏的人都爭著學技術,掙了不少錢。”

  “事實證明,開發非木質産業也能致富。通過生態資源收入反哺周圍社區居民,讓老百姓從生態保護中獲得了利益,進而促進他們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已經形成了良性循環。”雲南省天保辦副主任韓衛衛説,“以前靠山吃山砍樹,山禿了,人窮了,現在靠山吃山養樹,山綠了,人富了。”(記者 溫寶臣)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