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 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

2021-03-08 14:08:47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晨

  優良生態環境是貴州最大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十三五”時期,貴州生態建設大踏步前進。縣級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保持在95%以上,森林覆蓋率達60%,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100%。實施磷化工企業“以渣定産”,萬元地區生産總值能耗降幅位居全國前列。

  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貴州將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導向,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科學推進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高品質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獲得感,不斷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

  奮筆書寫“生態大文章”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決貫徹落實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大力實施生態環境提升行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進美麗貴州建設。

  全面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全面推廣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制度成果和經驗做法,加快完善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健全生態環境保護法規標準制度體系、公益訴訟和執法司法制度,更多運用經濟杠桿和法治方式進行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

  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推進環境資源審判和區域協作。嚴格執行生態環境損害終身追究制。健全山水林田湖草休養生息制度,強化河(湖)長制、林長制。加快構建全省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體系。建立健全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鞏固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加快推動建立珠江上游生態補償機制。完善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制度。

  完善環境污染治理機制。健全生態環境風險防範和應急體系,推進跨區域污染防治、環境監管和應急處置聯動。完善污染天氣應急管理響應機制。建立全省水環境流域空間管控體系。加強土壤環境監測、評估、預防和執法體系建設。推進生態環境治理信息化、智慧化,加快建設生態環境品質和污染源管理等基礎數據庫。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健全完善公眾對污染環境行為監督舉報和反饋處置機制。

  全力推進“生態大保護”

  構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加快建設四大山脈生態廊道和重點河流生態保護帶,實施烏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赤水河流域生態保護樣板示範工程。深入開展國土綠化美化行動,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加強天然林、公益林、防護林、儲備林等分類保護建設,強化森林撫育,推進低質低效林改造和退化防護林修復。推進重點區域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加快推進河湖和濕地保護修復,完善濕地保護管理制度體系,強化濕地資源動態監測,開展退田還湖還濕。加強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加強草原保護修復,開展人工種草、草地改良和圍欄建設等。全面落實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鞏固全域取締網箱養魚成果。

  加大石漠化綜合防治力度。強化石漠化分類治理,探索與農村産業結構調整、區域經濟發展、群眾增收致富有機結合的防治新模式。加強自然保護地保護修復,實施以自然恢復為主、科學合理人工措施為輔的受損自然生態系統修復工程。健全自然保護地體系管理體制機制,逐步建立“天地空、點線面”一體化的自然保護地智慧管理系統。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水、大氣、土壤、固廢等環境治理工程,健全源頭預防、過程式控制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污染防治體系,鞏固生態環境品質,實現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環境更美好。加強水污染防治,加快推進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和水資源保護“三水共治”。推進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範化建設。持續開展涉水行業企業和工業園區水污染深度治理。以濕地、水源涵養區、水域及其緩衝帶、自然岸線等為重點,實施水生態保護修復。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加強土壤、固廢等污染防治。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完善建立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加快餐廚廢棄物處置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存量建築垃圾消納處理和綜合利用。加強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建設。加強工業固廢治理,深入開展工業尾礦庫、工業渣場綜合整治。

  持續做強“生態大品牌”

  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構建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深入實施綠色製造專項行動和綠色經濟倍增計劃,推動綠色農業、環保産業、綠色建材、綠色包裝、綠色物流、綠色金融等綠色生態産業加快發展。加快培育壯大綠色生態産業市場主體,推進以市場為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鼓勵民營企業參與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

  深入推進節能降耗。大力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實施數據中心綠色化節能改造。推進建築、交通運輸、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降耗。嚴格固定資産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加大節能環保産業技術創新,實施節能改造、節能技術(産品)産業化示範工程。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建設節水型社會。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面加強共伴生礦産資源及尾礦綜合利用,深入實施磷化工企業“以渣定産”。促進資源再生利用企業集聚化、園區化、區域協同化佈局,提升再生資源利用行業清潔化、高值化水準。貫徹落實生産者責任延伸制度。推廣“互聯網+”回收新模式,推進動力蓄電池梯級利用和規範回收處理。加強土地資源節約高效利用。

  積極推行綠色生活方式。持續開展“貴州生態日”“節能宣傳周”等綠色低碳主題活動。加快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商場建設。擴大綠色産品消費。建立綠色消費激勵機制。

  數據來源: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