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影人相聚北京建言合拍:項目投入應“由小及大”

2019-04-19 08:09:30|來源:中新網|編輯:梁寧

  中新社北京4月18日電 (記者 尹力)中印兩國的電影合作前景廣闊;兩國影人可加強交流以了解對方的風土人情;合拍項目的投入應“由小及大”,根據市場反應逐步調整……18日,北京國際電影節舉辦“中印電影合作對話”,兩國影人就雙方如何更好地合作發展建言獻策。

  當日,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摔跤吧!爸爸》《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等印度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屢創佳績,受到觀眾喜愛。印度擁有享譽全球的寶萊塢電影工業生産體系,中國則擁有世界第二大的電影市場。同為電影大國,中印雙方在電影産業有不少共通之處和合作潛力,希望兩國影人能攜手打造更多兼具亞洲文化特色與國際競爭力的優秀影片,在世界電影市場上創出佳績。

  在對話中,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總經理苗曉天表示,合拍在當下全球電影業中已成為一個潮流,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可以整合國際資源,例如各國的優秀電影人才、技術、製作能力、市場等。現在已有中國電影公司選擇在印度取景,也有印度電影在中國發行,但目前還沒有雙方聯合投資製片的電影。

  他認為,中印兩國有文化相近的地方,合作的一大基礎在於印度電影近年在中國非常有觀眾緣。想要開展中印電影合拍,首先是要加強兩國電影人之間交流,只有交流才能帶來合作,往往第一部合拍電影是最難的。

  中國電影導演文牧野執導的大熱影片《我不是藥神》就曾在印度取景,在他看來,中印合拍的主題應符合本土當代文化背景,加上一定的創新意識。作為導演,他只會講自己熟悉的故事,不會因為合拍打亂已有的文化體系,“本土文化的根莖只能有一個,它可以開出兩朵花,但不能在根莖上就有嫁接感”。雙方的目標不是簡單地合拍一部電影,而是要合拍出一部好電影。

  印度知名導演、編劇卡比爾·汗認為,印中兩國間雖然語言不通,但文化內核有類似的地方,影視語言也有相似之處。在合拍中,可以嘗試由兩國導演執導不同的故事線,將不同的視野和資源揉在一起,最後再匯合兩條線。

  印度知名演員、製片人沙魯克·汗認為,合拍片要尊重彼此的電影市場,印中合拍可以考慮選擇具有普世性的故事,例如神話、愛情故事等,“最好一個主角是中國的,一個主角是印度的,找到合適的組合方式讓兩國觀眾都願意看”。

  當找到合適的故事之後,兩國影人可以開始探索合作,沙魯克·汗建議,從商業角度來看,合作剛起步時不要做成本太高的影片,可以逐步通過觀眾的反應來探索,慢慢再做更大投入的項目,逐步成長為成熟的合作關係。

  除“中印電影合作對話”之外,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期間還將舉辦“印度電影周”系列活動,邀請印度優秀電影人相聚北京,傳播優質電影文化,推動兩國人文交流。(完)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