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演出沒樂隊 就像炒菜不放鹽

2019-11-19 09:30:50|來源:北京日報|編輯:武若曦

  搖滾音樂劇《大力水手》海報。

  音樂劇演出必須有現場樂隊伴奏?在國外音樂劇行業中,這不成為一個問題,樂隊可大可小,但絕對是演出標配,但在國內,這似乎是一個令音樂劇從業者感到頭疼的問題。

  最近,民謠音樂人、音樂劇出品人劉大毅在籌備搖滾音樂劇《大力水手》,該劇12月4日就要在天橋藝術中心演出,目前正是最緊張的排練期。劉大毅思來想去,堅持請了一個專業樂隊進入排練廳和演員一起排練,最終,他們也將一起登臺演出——這在國內製作的音樂劇中十分難得。

  “在我心中,有樂隊才是音樂劇該有的樣子,國外的音樂劇演出都有,沒有樂隊就像炒菜不放鹽。”劉大毅説,音樂劇是現場的藝術,最大魅力就在於現場的參與和配合。尤其《大力水手》這個搖滾音樂劇,音樂總監樊衝創作了兼有銅管和電聲的音樂,劉大毅認為只有用一個標準的搖滾樂隊,才能用音樂串聯大力水手的成長故事,帶給觀眾震撼。

  但對他這個出品人來説,最大的問題出在錢上。“四人編制的搖滾樂隊,參與排練和演出需要花錢;有樂隊,就需要租足夠大的排練廳;搖滾現場調音也需要硬體設備,這都要錢。”劉大毅算了一下,現場樂隊的總體花銷大約在幾萬元,相當於場租的一半。這對中型和小型製作的中文原創音樂劇來説,不算小開銷。

  成本確實是制約原創音樂劇使用現場樂隊的重要因素。近年來,不少品質中上的原創劇目都因此“割捨”了樂隊。此前一部講述北漂故事的《秋褲和捍麵杖》,以及劉大毅在幾年前出品的音樂劇《小王子》,都因為成本原因只能在現場使用事先錄製的伴奏帶。

  除金錢花銷外,為現場樂隊尋找樂手和調音師等專業人才也不容易。“配合音樂劇演出的樂手不同於普通演奏員,他們得懂得配合演員的調度和節奏。”劉大毅説,音樂劇的樂手則要配合演員的演唱、表演和舞臺的調度,一個環節配合不好,舞臺就亂了,“尤其搖滾音樂劇,還需要專業的工作人員在調音臺把控,讓現場有livehouse裏搖滾演唱會的感覺。”

  現場樂隊是音樂劇演出的標配,但國內製作的音樂劇並非都能“達標”。談及這個問題,北京舞蹈學院副校長、中國音樂劇協會副會長許銳認為,這是國內音樂劇還處於發展初期的表現。他拿電影行業類比,“電影行業這麼成熟,資本或市場願意為電影投大價錢,因為他們認為電影上映之後能有盈利。”許銳説,但音樂劇在國內還遠沒有達到這個階段,“無論是産業上,還是藝術本身都不算成熟,各個環節都有待加強。”

  延伸

  觀眾:粉絲濾鏡“濾”掉了現場樂隊

  音樂劇演出是否需要樂隊,當把這個問題提給觀眾時,大多數人的反映是:“有樂隊效果肯定更好,但我不知道音樂劇演出必須要有樂隊在。”

  一般情況下,有歌劇、芭蕾舞劇和傳統戲曲等觀演習慣的觀眾,觀看音樂劇時對現場樂隊有明確要求。一位京劇票友説:“有沒有現場樂隊太不一樣了,我自己也登臺演出,有樂隊的時候覺得現場都是‘活’的。要是配著伴奏帶唱,底下觀眾不就相當於聽人唱卡拉OK嗎?”而另一位經常欣賞芭蕾舞劇、音樂劇等舞臺藝術的觀眾説,她在購票時會關注劇目的樂隊設置,如果事先知道沒有樂隊,購票意願也會降低。

  但還有相當多觀眾沒有意識到現場樂隊存在的必要性。“有沒有樂隊都行,主要看唱得好不好、演的好不好。”調查時,這樣回答的觀眾不在少數。還有觀眾表示,不少音樂劇宣傳時只強調音樂、舞美和演員,一般不提到樂隊,因此從沒注意過。

  由於現在不少明星出演音樂劇,音樂劇也成了“飯圈女孩”的天下,粉絲對音樂劇的欣賞需求並不同於普通觀眾。今年四月份,韓雪在出演《白夜行》時生病,臨時決定播放錄音對口型表演,引發激烈討論,雖有不少觀眾和業內人士批評,但仍有粉絲力挺。有業內人士感慨:“粉絲關注的就是偶像在現場,是不是真唱都不是問題,恐怕更不會在意有沒有現場樂隊了。”

  “有現場樂隊的演出在藝術效果上肯定是最棒的,只是音樂劇在國內發展時間還短,觀演習慣要慢慢培養,觀眾提高對音樂劇的認識也需要時間。”許銳説道。(記者 韓軒)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