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輿情智庫    
福州高新區:打造高層次人才科創大舞臺
2020-09-25 09:43:13來源:福州新聞網編輯:尹小兵責編:胡曉萌

福州高新區:打造高層次人才科創大舞臺

  高新區生物醫藥科研團隊正在進行新産品研發。(福州高新區供圖)

  福州日報記者 張笑雪 通訊員 汪瑋娜

  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人才是第一資源”“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於人”“要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給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讓科技創新成果源源不斷涌現出來”。

福州高新區:打造高層次人才科創大舞臺

  “旗山論談”高朋滿座。(福州高新區供圖)

  “我的孩子已成功就讀,十分感謝。短短一天,就幫我全部協調到位,有你們的專業、敬業、高效,高新區的明天一定會更好!”日前,福州高新區黨群部人才科收到一封特殊來信,寫信人是近期剛引進的高層次人才謝汝峰。

  “留才”貴在“留心”,為了讓更多高層次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福州高新區不僅細節用心、服務暖心,還堅持以人才科創為核心,不斷集聚創新要素,建設多元化的創新創業載體,為人才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孵化發展平臺。

  平臺載體好比肥沃的土壤,讓人才科創種子從“生根發芽”逐漸成長為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近年來,福州高新區頻頻發力,目前園區已集聚中科院院士2人、國家級重點專家31人、省百人計劃專家29人,全區省級以上工程技術中心27個、院士(專家)工作站11個、博士後工作站10個。福州高新區已成為吸引各類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的熱土,為福州全方位推動高品質發展超越提供強勁的內驅動力。

福州高新區:打造高層次人才科創大舞臺

  高新區人才公寓二期室內寬敞溫馨。(福州高新區供圖)

  政策硬核 服務暖心

  打造人才紮根新高地

  6月,謝汝峰作為高新區第七類人才,被引進調入中鋁南鋁(福建)鋁結構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擔任經理職務,屬公司核心技術人才和關鍵管理崗位人才。

  工作穩定了,可孩子還在南平老家。為了讓謝汝峰能安心工作,公司建議他遷入高新區安家,子女也可在區內學校就讀。

  “那段時間工作太忙,我居然錯過了孩子上學材料提交的時間。”謝汝峰説,8月25日他忽然想起此事,於是立即申請,但受理時間已經截止。正當他懊悔不已時,沒想到次日便陸續收到喜訊。“當天中午,每隔2分鐘我就接到學校、教育局和高新黨群部等領導的電話,告訴我孩子入學的事情已經辦妥,請我安心留下來。”謝汝峰為此感激不已,於是寫下本文開頭提到的那封熱情洋溢的感謝信。

  更讓謝汝峰一家開心的是,他申請的人才公寓本週一已完成選房,現已順利入住。“孩子入學、房子都解決了,這下可以‘甩開膀子’工作了。”謝汝峰高興地説,兩室一廳的戶型寬敞大氣,所有電器都是中高端品牌,裝修也非常精緻,樓下還有健身房和書吧,他和家人非常滿意。

  “該同志條件符合福州高新區關於鼓勵引進高層次人才七條措施的第七條,我們必須全力以赴請他留下,為高新區的高品質發展添磚加瓦。”福州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説,像謝汝峰一樣申請入住的“人才”,今年已有100多人,目前48人已入住,25人正在接受公示,符合條件者年內可全部實現入住。

  安居方能樂業。近年來,為發揮住房在吸引和集聚人才方面的作用,高新區持續加強人才公寓建設。人才公寓按照酒店式標準裝修,配套設施齊全,可拎包入住。其中,一期有180套單身公寓,目前入住124戶;二期有556套,戶型均為兩室一廳。

  人才引進來,服務是根本。只有一流的服務,才能留住人才,留住發展的機會。近年來,高新區堅持“拼發展就是拼人才”理念,通過硬政策、優服務等系列舉措,讓人才“願意來”“不想走”。區裏出臺《福州高新區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管理辦法(試行)》,在區行政服務中心三樓設立一站式服務平臺,開啟探索高層次人才“一趟不用跑”服務模式。此外,還將人才公寓申請、企業註冊等14項服務,納入“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條龍服務”,甚至電話預約上門,為人才提供“保姆式”服務。

福州高新區:打造高層次人才科創大舞臺

  在高層次人才薈萃的福建博奧醫學檢驗所,科研人員在做實驗。記者 張人峰 攝

  發揮區位優勢 共享“人才紅利”

  産學研融合構建人才培養新格局

  高新區毗鄰12所高校,有著得天獨厚的人才區位優勢。如何發揮“近水樓臺”優勢,共享豐厚的“人才紅利”?該區瞄準重點産業鏈的“高精尖缺”人才,通過“産學研融合”這座橋梁,搭建起人才培養的新格局。

  5月,福建盤盛信息光學有限公司在福州高新區成立,公司以開發新一代光存儲設備和器件為主,同時開發信息光學相關的其他技術産品,為高新區快速發展的光電産業注入新活力。

  作為該公司執行董事和總經理,譚小地是業界領軍人物。他不僅是福建師範大學光電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還是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

  多年來,譚小地研究團隊致力於光全息存儲技術研究,提出新型的全息存儲方案。光全息存儲打破傳統二維光存儲的模式,提高存儲密度的同時也提高了數據轉換速率,並以50年以上的數據保存壽命,成為最有潛力的海量數據長存方案之一。

  “既讓高校院所的創新成果走出來,也讓地方的創新需求走進去,實現産學研融合發展。”福州高新區産學研辦主任姜昌國説,豐富的科教人才資源是高新區抓創新的最大優勢,近年來,高新區在科學研究、産學研對接、主導産業技術支持、人才引進等方面與大學城高校建立全面合作關係,通過與高校簽訂合作協議、引進科研基地、企業提供就業崗位、政府提供服務建構“政産學研”平臺,打造“三創”人才高地。

  目前,高新區已與福州大學等12所高校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北京國科雙創“中國科學院大學創新創業學院福州示範基地”、創業黑馬“福州高新區獨角獸加速基地”、閩臺大學生“三創”基地等一批科技成果轉化、企業培育基地紛紛建成並投用。

  眼下,高新區“三創園”正如火如荼建設。未來,三創園國際會議中心和國際交流中心將建成投用,實現企業、人才、學校和科研院所的高速互通。

  像重視招商引資一樣重視招才引智。為了更好地挖掘人才、發現人才,高新區出臺《福州高新區高層次人才舉薦辦法(試行)》,通過業界“伯樂”相才、薦才方式,實現“以才引才、以才聚才”,不斷擴大人才“朋友圈”。通過承辦“旗山論談”,聘請2名區首席專家、14名引才大使、11名舉薦委員會委員,以最大誠意吸引人才紛至遝來。

  在園區政策體系基礎上,高新區還出臺《關於鼓勵引進創業創新創造人才扶持獎勵的若干措施》,形成該區“黃金12條”引才專項政策,今年已兌現全區各類高層次人才配套獎勵資金715萬元。

  “我們給予高層次人才足夠的尊重,讓他們感受到高新區‘求賢若渴’的誠意。從體制機制、搭建平臺上,努力為高層次人才搭建幹事創業的舞臺,讓他們的才能在高新區得到充分施展。”福州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培養科學家”“發展企業家”“支持青創家”目標,為高層次人才搭建平臺,真正把人才引進來、用起來。

福州高新區:打造高層次人才科創大舞臺

  被譽為高新區“智庫”的中科院海西研究院。記者 鄭帥 攝

  尖端人才+高端平臺

  探索人才引進新模式

  位於高新區的中科晶創,是排名世界第二、中國第一的PPLN原料生産商;中科光匯,是國內頂級光纖鐳射器生産商;中科芯源,開發出全球首個千瓦級KCOB光源模組……龍頭舞動,群星閃耀,一批新興高科技型企業在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創業平臺上書寫出一張張碩果纍纍的成績單。

  “尖端人才+高端平臺”模式,強強聯合造就科技領軍人才。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共有3個國家級和10余個省部級創新平臺,高新區以此為依託,重點建設綜合性高水準創新創業人才基地,爭取培養造就一批科技領軍人才乃至科學家。

  光電産業基地現已對接引進中科芯源、中科光匯等10多個中科院系統人才和項目團隊。

  除了“尖端人才+高端平臺”模式,高新區在探索人才引進方面不斷摸索創新。“高校+高企+訂單”模式,推動企業與高校人才聯合攻關關鍵技術。“創客+孵化器+科技金融”模式,成功孵化出北卡科技、吉特瑞等10多家高成長性科技企業,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省級創業創新示範中心等品牌效應日益凸顯……

  不單單利用好高校和企業等人才“蓄水池”,位於區域內的中國福建光電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實驗室,也是福州高新區高端人才的重要載體。目前,實驗室以“項目+人才”模式,新引進1個感測器晶片技術團隊、1個5G通信研發團隊等高端人才。

  如今,不少人才引進模式已初見成效。在創新園一期,邁新生物與福州大學合作建設腫瘤診斷研究所,研發的免疫組化試劑在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在生物醫藥和機電産業園,兆元光電與福州大學合作建設MiniLED應用聯合實驗室,開發的高壓倒裝LED晶片獲評高工LED金球獎;在高新區這片熱土上,創新園、創業大廈、新藥創制中心等樓宇以最優惠力度支持人才項目加速發展,萬潤、邁新、力普、仙芝樓等企業紛紛在園區不斷擴展發展空間……

  以事業集聚人才、以項目吸引人才,把産業發展、園區集聚、項目建設作為各類人才發揮作用的主戰場,高新區用實際行動交出沉甸甸的“人才答卷”。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福州高新區將為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華的更大舞臺,通過“三創園”等高端産業載體的建設,著力打造集科技研發、高端製造、總部辦公、商業金融、生活服務為一體的科技新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