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灣區行_fororder_灣區行_副本

互聯互通:為大灣區發展插上翅膀

2019-05-17 08:44:08 來源:南方網 編輯:董健雄 責編:趙瀅溪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袁佩如 李赫 劉倩)4月28日,南沙大橋海鷗島收費站、番莞高速一期開通,標誌著南沙大橋全面通車。南沙大橋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的交通樞紐,直接連通“黃金通道”廣深高速,對加強珠江三角洲核心區域東西兩岸聯繫,緩解虎門大橋交通量將起到重要作用,將使大灣區互聯互通再上臺階。

  對標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既是先決條件,更是有力支撐。如今,南沙大橋通車,深中通道進入最難的“沉管時光”,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即將啟動……一系列立體交通基礎設施,正在激活粵港澳大灣區內11座城市的交通脈搏,實現互聯互通,加速資源要素流動,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公路聯通▶▷

  跨江通道、高速路網越織越密

  近日,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面向全球招標,擬進行旅遊及配套設施開發。去年,港珠澳大橋的通車,使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正式實現了交通閉環,港澳地區首次在高速公路網上連通內地。

  除了南沙大橋外,在不久的將來,在珠江這條粵港澳大灣區的黃金水道上,又將有兩條新的跨江通道屹立兩岸:廣州南沙區龍穴島上的工廠內,一節節海底隧道沉管的鋼殼正在緊張有序地生産,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的深中通道已經進入整個項目最難的“沉管隧道時光”;連接江門和珠海的黃茅海大橋,工程可行性報告順利通過評審,將在明年正式開工建設,將與港珠澳大橋、虎門大橋、黃埔大橋、南沙大橋、深中通道以及正在進行前期籌建的蓮花山過江通道等,共同組成粵港澳大灣區重要跨江通道。

  在2019年全省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廣東省交通運輸廳表示,2019年廣東還將繼續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穩步推進62項(段)3193公里續建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其中包括建成通車南沙大橋、河惠莞高速龍川至紫金段等10項483公里,新開工寧莞高速潮州東聯絡線等3項60公里。同時,抓緊開展黃茅海大橋、蓮花山過江通道等32項重點項目前期工作。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還將按要求制定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專項規劃和實施方案,繼續打造高品質出行服務體系。加強港珠澳大橋設施“硬聯通”和機制“軟聯通”,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動力,以人工智能為抓手,切實提升大橋運維水準。積極與港澳、相關部門、珠海市等各方協同配合,確保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橋,發揮好大橋的示範效應。優化運輸結構佈局,推動廣州—深圳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進一步提升運輸服務一體化和智慧化水準,推進建立公交化、多元化的城際客運系統和以多式聯運為特色的貨運物流體系,優化拓展連通港澳與珠三角主要城市的高速水上客運航線網絡。

  高鐵飛馳▶▷

  加速構建快速交通網絡

  廣深港高鐵線上的高速列車以近200公里的時速穿梭。“當列車經過福田站四五分鐘以後,手機信號會變成香港信號,手機上網也會另外計費。”在飛馳的廣深港高鐵上,廣九客運段高鐵動一車隊列車長滕文恒告訴記者,每次值乘都會特意廣播提醒旅客。

  2018年9月,廣深港高鐵全線貫通,香港與內地44個城市可高鐵直達,香港自此融入全國2.9萬公里的龐大高鐵交通網。廣州南站新聞發言人劉慧表示:“《規劃綱要》提出要構築大灣區快速交通網絡,廣深港高鐵是其中的重要一環。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做好服務,為旅客提供安全、快捷、優質的服務。”

  香港和廣州、深圳之間旅行時間大幅縮短,人們的心理距離更近了。飛速奔馳的列車,也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推進的見證。

  《規劃綱要》提出,要以連通內地與港澳以及珠江口東西兩岸為重點,構建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主體的城際快速交通網絡,力爭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從耗時一天到“1小時生活圈”初步成形,從5小時的直達列車到47分鐘的高鐵,如今穗港兩地往來愈加便利。

  目前,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規劃和城際(鐵路)建設規劃初步方案已經完成,正在審議修改過程中。據悉,整體框架是根據《規劃綱要》中提出的極點帶動的理念,按照香港-深圳、廣州-佛山、澳門-珠海三個極點內部,以及極點兩兩之間的軸帶架構進行規劃。除了粵港澳大灣區內部的鐵路規劃之外,還有規劃灣區往外通道接入國家鐵路網。

  航空協同▶▷

  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提速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機場群。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五大機場(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的總體旅客吞吐量超過2億人次,貨郵吞吐量近800萬噸,運輸規模已經超過紐約、倫敦、東京等世界級機場群,位於全球灣區機場群之首。

  《規劃綱要》提出,要建設世界級機場群,其中提到要提升廣州機場國際樞紐競爭力。據了解,今年是白雲機場T1、T2兩個航站樓首次聯袂保障春運。自去年T2航站樓和綜合交通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以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的硬體設施得到了極大提升,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初步形成。2018年,擁有兩個航站樓的白雲機場,年旅客吞吐量近7000萬人次。

  民航專家綦琦表示,白雲機場T2為粵港澳大灣區拓展了地面保障資源,為粵港澳大灣區航空樞紐建設提供了硬體支撐,為白雲機場進一步增加客運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廣東機場集團負責人表示:“白雲機場二期擴建已圓滿完成,三期擴建前期工作已經啟動,未來廣州白雲機場會有5條跑道、3個航站樓。”

  粵港澳三地攜手,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不斷加速。專家表示,香港、廣州、深圳三大機場開展更多合作,將讓大灣區市民有更多選擇,加快協同發展的步伐。

  記者看大灣區

  新華社廣東分社對外新聞部主任周強:

  推動大灣區互聯互通 加速要素流動

  今年,是新華社廣東分社團委書記兼對外新聞部主任周強工作的第十個年頭。十年來,周強一直在新華社廣東分社工作,立足廣東,做全國視野下的廣東地方政經和對外宣傳報道,講好“中國故事”。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的重要盛事。2018年10月23日,周強現場見證了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我們提前1個月組成融媒體報道小組進駐珠海,進行地毯式全覆蓋採訪。港珠澳大橋是中國工程界的‘珠穆朗瑪峰’,能夠參與報道港珠澳大橋,是記者的光榮和幸運。”周強説。在他看來,中國經濟實力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需要一個載體來承載這個階段的特徵,港珠澳大橋無疑是最好的體現。這也表明,只要我們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也必將邁向新臺階。

  正是被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成就所感染,應中洲古籍出版社和廣州出版社之約,周強剛剛完成了長篇報告文學《虹起伶仃——逐夢港珠澳大橋》,再現了中國建設者、工程師們攻堅克難、戰風鬥浪5000多天的光輝歷程,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

  周強認為,跨境基礎設施的建立應該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先導工程,只有路通了,才會有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暢通。可謂人享其便,貨盡其流。港珠澳大橋的建成,讓粵港澳大灣區真正實現交通閉環,但只是硬體層面的互聯互通還不夠,未來期待更多的制度機制創新,讓大灣區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地方。

  “縱觀紐約、東京、舊金山世界三大灣區,他們是區域經濟的高級形態,有著各自明確的定位和國際産業分工鏈條的地位。”周強建議,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建設首先需要處理好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四大城市互聯互通關係,特別是産業競合關係,做到互補發展,避免資源重復建設。其次,是要利用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創造條件,用國家發展的“大齒輪”,帶動港澳“小齒輪”的轉動,達到共享發展的目的。最後,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要跟“一帶一路”倡議結合起來,讓灣區核心城市成為重要支點,成為現代化城市建設的示範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