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灣區行_fororder_灣區行_副本

廣東將研究實施民生“灣區通”工程

2019-05-22 08:47:14 來源:南方網 編輯:董健雄 責編:趙瀅溪

  5月20日,“粵港澳媒體灣區行”大型採訪活動正式啟動,廣東省及廣州市灣區辦相關負責人接受採訪團採訪。採訪團圍繞交通、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往來等話題密集發問,現場氣氛熱烈。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曹達華透露,廣東將研究實施民生“灣區通”工程,促進公共交通、通訊資費、信用信息、電子支付等領域標準互認、規則銜接、政策互通,便利三地群眾交流交往。

  作為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的一項重要內容,“粵港澳媒體灣區行”大型採訪活動於5月20日—22日舉行,參會媒體分三條線路深入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城市進行採訪報道,其中將深入了解“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的最新實踐,走訪粵港澳三地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創新企業,實地探訪大灣區科技創新的最前沿。

  科創發力▶▷

  將推動科研經費跨境使用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發佈後,廣東構建起遠、中、近期相結合的貫徹實施體系,區域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港澳居民到廣東發展更加便利。

  曹達華表示,目前,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創建紮實推進,中國(東莞)散裂中子源正式投入運行,中科院惠州“強流重離子加速器”和“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兩大科學裝置正式開工建設。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建設順利推進,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落戶南沙,6所香港高校在深圳設立72個科研機構,轉化成果及技術服務近300項,粵港聯合創新資助項目151個。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地,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稅負成本基本實現與港澳趨同,建成20多個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平臺,港澳青年創業團隊達360多個。

  廣州市發改委副主任、市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陳建榮表示,《規劃綱要》將廣州作為區域發展核心引擎之一,賦予了廣州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目前,廣州聯合港澳共建科技創新合作平臺超過30個,廣州超算中心服務港澳用戶團隊超過120個。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情況備受媒體關注。曹達華表示,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中之重,將圍繞推進重大區域創新平臺建設、推動科研經費跨境使用等加快落實。

  曹達華透露,廣東將按照“港澳所需,廣東所能”,對港澳青年在大灣區創新創業予以扶持支持,相關配套措施將陸續出臺。

  營商環境▶▷

  開辦企業不超過5個工作日

  近年來,廣東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成效顯著。

  曹達華表示,我省對港澳服務業開放部門達到153個,覆蓋世貿組織服務貿易160個部門總數的95.6%,開辦企業辦理時間不超過5個工作日。在全國率先推出微信小程式“粵省事”,實現262項民生事項“一站式”移動端辦理。下一步,廣東將在堅持“一國兩制”前提下,積極探索具體問題的“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圍繞科技創新、通關便利化、營商環境、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以“小切口”帶動“大突破”,穩妥有序推進規則的聯通、貫通、融通。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四個中心城市之一的廣州,也在頻頻“出招”。陳建榮介紹,《規劃綱要》公佈實施以來,廣州與香港新華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共建穗港智造特別合作區。大力支持廣州香雪制藥公司與澳門大學合作,謀劃建設中醫藥標準化國際化創新轉化平臺。從化馬場開拓性實現“一次審批、多次往返”跨境馬匹檢驗和運輸,以及“進口直通、出口直放”通關模式,累計1600多匹馬次往返穗港,舉辦了內地首場世界級速度馬術比賽。

  陳建榮表示,廣州正在與香港、澳門開展一系列對接工作,梳理出與香港49項、與澳門23項合作清單,還將吸引香港有競爭力的生産性服務業與廣州市場對接,發揮廣州所長,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作出廣州貢獻。

  金融協作▶▷

  支付寶香港業務拓展至大灣區內地

  《規劃綱要》提出,建設國際金融樞紐,大力發展特色金融産業,有序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曹達華表示,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有序推進。符合條件的香港永久居民可在香港申請開立內地中國銀行個人Ⅱ、Ⅲ類銀行賬戶。銀聯雲閃付APP落地港澳,微信香港錢包正式為香港用戶提供內地移動支付服務,支付寶香港的業務拓展至大灣區內地。粵澳兩地保險業在橫琴率先試點實現“兩地保險、一地購買”。粵澳還首次共同成立首期200億元的廣東粵澳合作發展基金。

  “廣東與澳門在金融領域有哪些合作構想?”有澳門媒體現場提問。對此,曹達華表示,澳門將發展特色金融産業作為適度多元發展的內容之一,廣東支持澳門探索發展特色金融。

  基建聯通▶▷

  加快建設“軌道上的大灣區”

  去年10月,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並在珠澳口岸實現“合作查驗、一次放行”。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門,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曹達華指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加速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準顯著提升——除了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正式全線通車並在西九龍站實行“一地兩檢”,香港加入全國高鐵網絡。南沙大橋建成通車,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開建。橫琴口岸實現24小時通關,蓮塘/香園圍口岸、粵澳新通道、新橫琴口岸等加快建設,與香港的“跨境一鎖計劃”覆蓋大灣區珠三角九市。澳門單牌車進入橫琴政策落地,港珠澳大橋通行政策進一步放寬。

  未來粵港澳大灣區要如何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佈局?這是現場不少港澳媒體十分關注的話題。對此,曹達華回應,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已基本形成輻射全國、連結世界的立體交通網絡;接下來廣東會繼續攜手港澳,進一步提升運輸服務的智慧化水準。

  廣東將大力推進深中通道等跨珠江口通道工程建設,積極完善以廣深港、廣珠澳和跨珠江口通道為主軸的內部快速交通網絡,加快建設“軌道上的大灣區”,攜手港澳共建世界級機場群和港口群;與此同時,完善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的運營管理機制,研究推出更加便利的通行、通關措施,讓人流、物流更加便捷高效。

  陳建榮指出,廣州將大力推進廣中珠澳高鐵、穗莞深城際等項目建設,加快構建形成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南沙與周邊城市的半小時交通圈。

  民生合作▶▷

  前海、橫琴試行香港工程建設模式

  粵港澳三地要素流通日益高效便捷,“灣區人”跨城生活成為一種新的常態。

  接下來,廣東將推出哪些便民舉措便利港澳居民在粵工作生活?

  曹達華介紹,廣東先後推出18項、35項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舉措。目前,全省可招收港澳學生的高校達50所,港澳資醫療機構達48家,全省已受理港澳居民居住證的申領量超過7萬多張。同時,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地,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稅負成本基本實現與港澳趨同。專業資格互認深入推進,前海、橫琴試行香港工程建設模式。

  為了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廣東將研究實施民生“灣區通”工程,促進公共交通、通訊資費、信用信息、電子支付等領域標準互認、規則銜接、政策互通,便利三地群眾交流交往。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強化區域污染聯防聯治和生態建設,打造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的美麗灣區。

  值得關注的是,廣州在推動民生領域交流合作上亦取得豐碩成果。陳建榮介紹,推動港澳居民在穗同等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截至4月底已有6500多名港澳居民在穗參加養老保險,7000多名在校港澳學生參加醫療保險。此外,加強穗港澳青少年交流,締結穗港澳姊妹學校216對,年教育交流活動超過200次,師生累計交流超過4萬人次。

  陳建榮表示,廣州將繼續發揮文化、教育、醫療資源豐富的優勢,為大灣區民眾特別是港澳臺同胞學習、就業、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使大灣區建設成果惠及更多民眾。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