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巨頭紛紛搶灘跨境支付

2018-12-17 08:53:28 | 來源:北京商報 | 責編:陳晨

  不帶錢包出門,用手機生活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隨著新技術的普及,以後出門買東西可能連手機都不用掏了。12月13日,記者獲悉,在支付寶開放日上海站上,支付寶宣佈推出一款“刷臉”支付産品——“蜻蜓”,直接將“刷臉”支付的接入成本降低80%。

  銀聯近日也正式對外宣佈推出“刷臉”支付,而微信此前也早已在深圳、南京等零售商戶上線微信“刷臉”支付終端。至此,國內三大支付巨頭已形成合力,搶灘“刷臉”支付新市場。但需要注意的是,全新的“刷臉”支付産品能否最大限度地消除用戶對賬戶資金安全與隱私洩露問題的擔憂,也有待觀察。

  支付巨頭蜂擁“刷臉”消費市場

  未來無論是大的醫院、超市、餐廳、品牌零售店,還是路邊的便利店、夫妻店甚至菜市場,刷個臉就能把錢付了。據記者了解,支付寶此次宣佈推出的這款全新的“刷臉”支付産品—— “蜻蜓”,可以直接將“刷臉”支付的接入成本降低80%。將“刷臉”支付産品接入人工收銀機,並放置在收銀臺上,顧客只要對準攝像頭就能快速完成支付。

  除了支付寶外,近日,銀聯也正式在北京、上海多家商場推出“刷臉”支付服務。據介紹,顧客在付款時無需攜帶手機和銀行卡,也不需要輸入密碼,直接通過“刷臉”即可完成支付。而微信此前也早已在深圳、南京等零售商戶上線微信“刷臉”支付終端。在推動“刷臉”支付落地的工作上,國內三大支付巨頭已形成合力蜂擁入局。麻袋研究院行業研究員蘇筱芮分析認為,支付巨頭佈局“刷臉”支付主要是為了和自身的生態系統聯繫更密切,“刷臉”支付能夠準確識別獨立的用戶個體、提升支付體驗,對於支付公司積累有效用戶頗具優勢。

  蘇筱芮進一步指出,就國際環境而言,谷歌、蘋果等國外領先科技公司早在數年前就推出了刷臉支付功能並累積了一批粉絲;就國內環境而言,近幾年傳統金融機構也在“刷臉”支付上紛紛發力,例如招商銀行、農業銀行等銀行推出的“刷臉”取款業務,為了應對競爭,國內支付巨頭紛紛佈局。有業內人士預計,隨著門檻的進一步降低,“刷臉”支付或在未來三年內呈現爆髮式增長。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相比掃碼支付、NFC支付,“刷臉”支付擺脫了對智慧手機的依賴,用戶體驗有了新的改變。作為市場領導者,支付需要不斷創新業務模式,在引領潮流中才有望保持市場份額的持續領先,所以無論“刷臉”支付能否成為未來的主流支付模式,巨頭們都會走在探索的前列。

  難顛覆“二維碼”支付技術

  今年以來,有“刷臉”支付功能的自助收銀機具已在零售、餐飲、醫療等大型商業場景中得到使用。但金融科技的創新,始終離不開監管的約束。對於“刷臉”支付,目前尚無較為詳細的監管文件。但央行曾在《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優化企業開戶服務的指導意見》(銀發〔2017〕288號)文中提出,鼓勵銀行使用人臉識別潛入開戶流程。隨後在2018年10月9日,央行發佈《移動金融基於聲紋識別的安全應用技術規範》規定了移動金融服務場景中基於聲紋識別的安全應用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和安全要求等內容。該標準的頒布,標誌著以聲紋識別為代表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首次得到金融監管部門的認可。

  蘇筱芮向記者表示,從技術方面來説,儘管並非“完美無瑕”,但“刷臉”支付解決了傳統支付方式的諸多痛點,對於支付領域仍稱得上是革命性的存在。但從普通消費者使用來説,“刷臉”支付的到來,使得用戶在支付方面又多了一個選項。就像二維碼普及後仍有現金支付,“刷臉”支付的發展,會帶來支付方式的革新,但不會替代二維碼支付方式。

  薛洪言也強調稱,整體上看,支付工具的演進,要在便捷性、安全性、成本、用戶接受度等方面取得均衡,不同的支付方式各有優勢,彼此之間很難完全取代。相比二維碼支付,“刷臉”支付對硬體設備、光線等均有較高的要求,在推廣階段也會遭遇用戶隱私保護等難題,很難成為廣普和主流的支付方式。

  “組合驗證”提升安全等級

  事實上,“刷臉”這種方式,在借貸領域已經運用得相當普遍,主要是為了識別借款人的真實性。而“刷臉”在普通消費方面的運用還處於起步階段。在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刷臉”支付在安全隱私方面也引起了一定質疑。因為在“刷臉”過程中,用戶的姓名、性別、年齡等大量信息都被採集。如果這些信息得不到妥善保管而被洩露,那麼用戶個人隱私極有可能處於“裸奔”狀態。

  “其實,有不少金融産品已經為‘刷臉’支付的用戶培植打下了良好基礎,除了借貸領域對借款人的識別,再比如開通網銀,需面對攝像頭‘搖搖頭’、‘眨眨眼’認證;又比如股民在開戶時需要錄製小視頻。這些用戶對於同樣用到‘刷臉’形式的支付行為,心理接受程度是比較高的。”蘇筱芮説道。

  蘇筱芮強調,“刷臉”支付主要解決了用戶識別問題,但仍有一定的差錯率存在,而這些差錯率導致的金融安全問題,導致各方仍存有較多疑慮,因此目前“刷臉”多應用於低風險領域,在高風險領域的應用尚未鋪開。對於支付巨頭來説,蘇筱芮建議,要注重建立嚴格的內控制度,對用戶的隱私資料進行安全加密,對相關從業人員的思想建設予以重視;此外,要將選擇權交給用戶,對心理上不接受“刷臉”支付的用戶不強求,對願意“刷臉”但有心理包袱的用戶,也可以考慮“組合驗證”方式提升支付安全等級。(記者 崔啟斌 宋亦桐)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