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普安:“古茶樹之鄉”搶採春茶保增收

2020-02-17 09:48:25|來源:新華網|編輯:楊雲|責編:陳夢楠

  新華社貴陽2月16日電題:貴州普安:“古茶樹之鄉”搶採春茶保增收

  新華社記者鄭明鴻、施錢貴

  2月15日一早,家住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縣茶源街道細寨村的羅波吃過早飯後,拿上竹筐,準備上山採茶。

  當天,細寨村500余名村民上山採茶,讓寂靜的茶山頓時熱鬧了起來。每年這個時節,細寨村村民都忙著採春茶,但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他們都戴了口罩,出發前還反復洗了手。

  “我們要求村民上山採茶之前一定要反復洗手,戴好口罩,採茶時不要聚集在一起。”細寨村村主任羅祥説,茶葉是村裏的支柱産業,春茶的採摘時間特別重要,一旦錯過最佳採摘期,茶葉的品質和價格都會大打折扣。“村裏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組織村民上山採茶,實現防疫採茶兩不誤。”

  “我們村共1121戶村民,每家每戶都種有茶樹。”羅祥説,每斤茶青可以賣到45元至50元,“每戶增收至少1萬元以上。”

  細寨村的情景,只是普安縣搶採春茶的一個縮影。普安縣茶葉發展中心主任甘正剛介紹,普安縣目前共有茶園14.3萬畝,其中9.1萬畝已經投産,帶動全縣包括3462戶貧困戶在內的10227戶群眾增收。

  甘正剛告訴記者,普安縣已針對疫情期間做好採茶和茶青收購等作出了具體要求。“防控物資由政府統籌對接協調,企業和農戶自行籌備,缺口由縣防控辦統一調配。”

  脫貧攻堅以來,普安縣把茶産業作為“一縣一業”主導産業來抓,持續推動農村産業結構調整。同時,普安縣還大力發展茶葉加工、銷售,並培育出了“普安紅”等本地品牌。現在,全縣共有涉茶市場主體193家,每天可加工茶青30噸,每年可産幹茶7800噸。

  “疫情期間,我們主要通過線上銷售,産品銷往浙江、山東、上海、福建、安徽等地。”甘正剛説,截至2月12日,普安縣春茶茶青産量225.45噸,實現産值2254.5萬元,扣除原料、人工、水電費等成本,每斤幹茶有30元至50元利潤。

  普安縣地處茶馬古道,因境內有不少古茶樹而被譽為“中國古茶樹之鄉”,區域所産的普安紅茶醇香淡雅,獨具一格,且春茶抽芽早,有“黔茶第一春”之稱,更有“大年三十喝新茶”之説。

  近年來,普安縣按照“強龍頭、樹品牌、帶農戶,打好産業扶貧硬仗”的要求,把茶産業作為脫貧攻堅“一縣一業”強力推動,作為農村産業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持續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