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黃岡浠水高品質發展繪就新時代畫卷

2019-11-21 09:22:04|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風光如畫農業基地。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這是一塊發展的熱土:團結一心,共謀發展,百萬浠水人民在這裡只爭朝夕,奮發向上。這是一片美麗的土地:産業轉型澎湃動能,鄉村振興藍圖初展,沃野千里,欣欣向榮。這是一處幸福的家園:城市功能不斷完善,民生福祉持續增進,生態宜居,魅力四射。

  緊緊圍繞建設市域核心增長點這一發展定位,浠水聚力“一心三區”發展戰略,由“大寫意”轉入“工筆畫”,在做大總量、做強産業、做優結構、做靚城鎮、做美生態、做實民生的實踐中,擔當重任、主動作為,秀美浠水高品質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洛曼勞仕生産線。

  澎湃産業融合動能 繪就跨越趕超發展畫卷

  著眼工業發展存在體量規模小、創新能力弱等短板,浠水統一思想,以更高的站位抓工業,在全縣掀起“大抓工業、抓大工業”的熱潮。

  在湖北恒祥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成品倉庫外加挂大貨車排起長隊,公司生産的HVAC暖通空調系統相關配套材料供不應求。2016年投産,3年時間産值達3億元,行銷網絡遍佈全國。

  在黃岡高品質發展力爭上游的競進態勢中,浠水牢固樹立工業強縣發展戰略,以提升“産業創新能力”為突破口,突出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建設、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改造、戰略性新興産業成長、創新平臺載體培育等重點任務,産業發展實現從農業唱“獨角戲”到工、農、商齊奏“大合唱”、從結構單一到體系相對完備的華麗轉身。

  不破不立,浠水將高耗能、高污染企業拉入發展“黑名單”,關停化工企業,對企業技術改造,新明珠投資3.5億元對原有3條線重新升級及環保改造,雄陶陶瓷有限公司投資1.1億元引進先進脫硫技術改造生産線。

  向創新要動能,堅持突出工業項目抓招商,圍繞帶動動力強、綠色環保、科技含量高、成長前景好、稅收貢獻大的項目招商。全面推行創新驅動戰略,鼓勵引導企業與高校院所、企業與企業聯建孵化器、大學生實訓室等創新平臺,提高“産學研”結合實效。目前,全縣高新技術企業38家,省級創新平臺9個,科技副總(創新團隊)18個,省級校企共建研發中心9家,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後工作站1家,省級創新戰略團隊1家。

  把服務放在關鍵環節,開展“服務企業行動”,全力突破人才、技術、資金、證照、用電、環境等制約難題。及時交辦、按期解決企業反饋問題。出臺《浠水縣中小企業互助發展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建立風險補償共擔機制,引導總額約4億元的金融活水流向民營企業。印發《浠水縣支持産業龍頭企業重大工業項目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暫行辦法》,為威風汽配二期、恒祥科技等企業爭取高品質發展項目資金3000萬元。

  2019年年初,“全縣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暨市場主體獎勵大會”上,浠水1488.86萬元重獎市場主體和企業家。“為民營企業排憂解困,為市場主體撐腰壯膽,毫不動搖地支持民營企業和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浠水縣委書記黃強胤話語擲地有聲。

  優良的營商環境,讓浠水屢獲投資者青睞。今年上半年,浠水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41個,簽約項目協議投資額162.57億元,新開工項目13個,新投産項目12個。招大引強有歷史性突破,投資21億元的現代綠色建材循環産業基地項目和投資10.5億元的新能源電動車智慧製造産業園項目成功簽約。産業招商有實質性進展,以泓景光電為代表的光電信息産業園,以威風二期、南德汽車為龍頭的新能源汽車産業園,以恒祥工貿為骨幹的新型保溫材料産業園,以四方飼料為支撐的農副産品加工園已初顯雛形;中鐵十六局的綠色建材産板塊、以天之元的生産性物流産業板塊正有序推進;長城集團文旅康養項目、潤達國際廣場等文旅項目正加緊建設;寶武集團的金屬材料精深加工板塊、茂碩電源的電子信息板塊、北汽集團新能源電池板塊正在緊密謀劃。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採摘下的獼猴桃遠銷海外。

  昂起鄉村振興龍頭 繪就綠色發展生態畫卷

  兩年前,蔡河鎮城角橋村産業一片空白,隨著瓜蔞基地等一批産業興起,富了村民、旺了鄉村,這樣日新月異、欣欣向榮的新村莊,在浠水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

  一個傳統的農業縣,鄉村振興該如何破題?

  浠水縣委、縣政府的回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組織、引能人、興産業。

  “紅旗黨支部”創建如火如荼。全縣649個行政村(社區),每年度評選出200個“紅旗”、100個“後進”黨支部,強化結果運用,“紅旗黨支部”有面子、有位子,“後進黨支部”知恥後勇、奮起直追。爭先創優氛圍越發濃厚,基層內生動力被激活。

  築巢引鳳促發展。浠水充分挖掘本地能人資源,千方百計吸引能人回鄉創業,以産業帶動,盤活了一方經濟,帶富了一方鄉鄰。2018年,浠水簽約能人回鄉創業農業農村項目138個,協議投資額131.22億元。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能人回鄉創業,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努力讓能人回鄉投資創業有保障、有空間、有前景、有盼頭。”在9月29日舉行的“農業專場暨能人回鄉創業招商推介會”上,浠水縣縣長付宇表示。當天,現場簽訂天然香藥産業園、冷鏈物流園等4個項目,協議投資總額20億元。

  以廣袤的田野為背景,浠水上演了一幕幕“荒山土坡”變“金山銀山”的傳奇故事。

  以傳統産業和優勢産業為基礎,浠水結合實際,在大力引導能人回鄉創業的同時,注重發展農産品精深加工業和休閒農業、電商服務業,不斷完善産業鏈條,補齊發展短板。

  堅持長抓“410工程”,短抓“四特優”。目前,全縣獼猴桃種植面積8853畝;野生葛根6萬至8萬畝,人工種植3100畝;水産養殖面積17.46萬畝,另有稻田綜合種養面積2.2萬畝;油茶總面積7.6萬畝。結合瓜蔞、食用菌、中藥材和蓮藕等産業生産週期短、見效快的特點,大力發展“四特優”産業,使四大産業成為當前貧困戶脫貧增收的主要途徑。

  依託洗馬鎮、綠楊鄉、白蓮鎮、蔡河鎮和三角山管理處的山水資源,圍繞“綠”字做文章,大力發展現代休閒農業、觀光農業和藥茶果等特色産業;以竹瓦鎮、汪崗鎮、團陂鎮和關口鎮為重點,圍繞“特”字求突破,推動特色林果蔬基地發展和壯大,推進區域農業廢物資源化利用、稻田綜合種養、池塘流道養魚等生態循環農業新模式;以清泉鎮、散花鎮、蘭溪鎮、巴河鎮和丁司垱鎮為重點,圍繞“精”字下功夫,重點發展精品果蔬、設施蔬菜、名優特水産、花卉苗木等特色産業,打造精品農業、設施農業、高效農業。

  為農耕耘的初心未曾改變,農業農村的圖景已然不同。農田變花田,鄉村成景區,農房改民宿……産業形態不斷變革,催生出千變萬化的“三農”畫卷。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浠水雜技館。

  夯實民生保障根基 繪就秀美浠水幸福畫卷

  浠河如練、穿城西行,逶迤向前的“一河兩岸”生態綜合整治工程,旌旗獵獵,鏖戰正酣,十里畫廊收眼底。

  破繭成蝶、鳳凰涅槃,承載浠水整整一代人時光記憶的城北大市場被整體拆除,一座功能完備的城市綜合體將拔地而起。

  遠山如黛、近水含煙,月湖公園千畝水面澄澈如鏡,清水碧岸、秀色怡人,楚韻新城入畫來。

  浠水正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展現出小城大美。浠水以城為布,大開大闔搞建設,精雕細琢促管理,正以宜居宜業宜商的新姿態,在長江之濱,徐徐鋪展精彩絢麗的畫卷。

  改造舊城、建設新城、提質全城,浠水縣委、縣政府堅持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城市化步伐勢如破竹。城市規劃區面積從建國時不到1平方公里擴大到當前26.8平方公里,建成區常住人口從0.6萬人增加到28萬人。破解停車難、買菜難、如廁難、辦證難、行路難、休閒難等“六難”問題,推動城市建設管理“提檔、提質、提效”,城市的“面子”越來越靚麗,“裏子”工程也築得越來越牢。

  教育振興步步鏗鏘。6月13至14日,黃岡市教育大會在浠水召開,黃岡市委主要負責人高度讚揚浠水教育近年來突飛猛進的可喜變化。

  教育支出不斷增長,2016年以來,累計投入6.8億元。建立教師長效補充機制,三年招錄820名教師。全縣130所中小學中,122所學校硬體建設達到標準化水準,佔比93%,111所學校達到規範化標準,佔比85%,辦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今年,全縣高考一本達線率為21.5%,一本達線率高於全省、全市平均水準,其中浠水一中一本達線率67.8%,比去年提高10個百分點,高考綜合排名位居全市第三。

  脫貧攻堅戰果斐然。到2018年底,累計實現71個貧困村出列,35859戶112117人脫貧,貧困發生率由原來的15.6%降至2.6%。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北城新區月湖公園。

  扶貧産業如雨後春筍,累計發展産業市場主體1706個,建成村級扶貧車間108個。民生扶貧卓有成效,改造農村學校104所,落實貧困生資助5萬餘人、7662萬元,“兩有”(有標準化衛生室、有合格鄉醫)行政村比率達到100%,農村貧困人口住院個人實際報銷比例提高到91%。基礎設施建設成果喜人,提前一年完成1376戶2342人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新建和改造農村福利院16所,投入3.2億元新建白蓮河大水廠工程,農村安全飲水率達到98%以上。

  交通建設卓有成效。浠水把村組暢通工程放在全縣“十大民生工程”之首,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

  2017年以來,累計完成投資12.5億元,實施“四好農村路”2080公里、農村公路危橋改造65座、安防工程1100公里、綠化里程1050公里,新建鄉鎮客運站6個。目前,該縣基本形成了村鎮之間10分鐘、鄰鎮之間20分鐘、鎮縣之間30分鐘的交通圈。通行道路基本實現黑色化,交通出行更加安全、快捷。

  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

  一組組浸透汗水的數字,真實記錄著浠水日新月異的變化;一點一滴的變化,悄然改變著秀美浠水的新畫卷。浠水的發展越來越有深度,人民的幸福越來越有質感。(策劃:黎愛華 撰文:徐佑華 郭斯 方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