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長春東安屯是如何破繭成蝶的
2020-07-07 08:49:28來源:吉林日報責編:路晶森

  原題:長春東安屯是如何破繭成蝶的

長春東安屯是如何破繭成蝶的

棚戶區改造後的東安屯

長春東安屯是如何破繭成蝶的

  東安屯舊物市場

長春東安屯是如何破繭成蝶的

  小區涼亭裏居民在乘涼

長春東安屯是如何破繭成蝶的

  夜晚的東安屯燈火通明

長春東安屯是如何破繭成蝶的

  今年3月,街道社區和居民一起義務植樹,還“綠”於民(本組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從以前的城中村,到棚戶區改造後的高樓大廈,本報記者以《“東安屯”變形記》為題,報道了長春市東安屯發生的巨變。調查發出後在讀者中産生強烈反響,認為這裡的變化正是長春這座城市發展變遷的一個縮影。記者再訪東安屯,探尋這個文明街區是如何創新社會治理的……

  説起東安屯,只要在長春待得久一點的人都知道或是聽説過這個名字,不僅是因為這兒曾是有名的“城中村”,還因為整座城市最大的舊物市場曾經就在這裡。

  “別人叫它‘舊物市場’,我們附近人都説那是‘破爛市’。”生在這兒、長在這兒,棚戶區改造前住東萊南街平房、回遷後住東灣半島小區的東安屯老住戶趙福珍説,以前的東安屯現在被歸到南關區長通街道,劃分為街道下轄的東萊南街社區和永寧路社區,大體上被頭道溝上的永興橋分開的東萊南街和東萊北街為主幹道,永寧路為次幹道。“整個東安屯最主要的就是這兩條道,其他衚同和小路都是圍繞工廠、居民的趴趴房形成的。那時候屯子上空經常有工廠冒出的濃煙。頭道溝的臟水從橋洞穿流而出奔向伊通河,沿途不時有臭味讓人望而卻步……能在這裡道邊賣的東西基本沒啥太貴重的,都是些鍋碗瓢盆、破衣爛帽。”

  記者了解到,以前的東安屯棚戶區位於長春市南關區東北部,東起伊通河,西至長吉鐵路,南起東大橋,北至台北大街,佔地面積87萬多平方米,居民4000余戶,企業56戶。“棚戶區改造前,大大小小的廠子和作坊已經陸續搬離了。棚改後,東安屯老街居民基本都住進了回遷樓,老街坊還是老街坊,住得更緊密了。”趙福珍説:“住上高樓,也沒耽誤在樓底下襬攤,破爛市依然還在,一直到四五年前才治理完,不過東大橋早市那邊還有點兒。”

  採訪時記者了解到,東安屯的舊物市場最開始並不只在東安屯,它以前還叫“桃源路破爛市”和“東大橋破爛市”。3個名字,都和它的存在地點相關。

  今年80歲的宋玉春奶奶也是東安屯老居民了。據老人介紹,新中國成立之後,長春市桃源路、東天街、東大橋一帶就因為地方寬敞、居民的經濟條件較差而自發形成了以物易物的小市場;後來,來這裡置換東西的人多了,上個世紀90年代左右,逐漸成為全市舊物流通、集散的場所,被叫做“鐵市兒”,現在在桃源路的老年居民口中還能聽到這個名字。進入新世紀,長春經濟迅猛發展,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隨著桃源街道棚戶區改造完成、城區治理見效,鐵市兒慢慢遷到東大橋北側已經停産的工廠大院附近,後來又擴展到東萊南街、東萊北街,形成了全市聞名的東安屯舊物市場,也就是本地居民口中的“破爛市”。“以前破爛市在桃源路的時候其實並不大,也就是在衚同裏;轉到東大橋的時候擴大了不少,橋洞下面都有;等到東安屯的時候,那就大了,從東萊南街、小橋上,一直到東萊北街到處是擺攤的,也不局限是不是週末,就是週日擺攤的人和逛攤位的人更多而已。”宋奶奶説,前期攤子沒有那麼大的時候,東安屯的居民或多或少都在那兒擺過攤,後期搬到樓上住了。“破爛市不僅有各種破爛兒、舊物、古董,還有賣菜的、賣吃的。有個市場是方便,可一到週日的時候,長春市各城區的中老年人和部分想淘貨的年輕人都會來趕集。擺攤的人從開市前一天的後半夜一直折騰到天亮,各種物件乒乓作響,挪桌子、搬椅子、卸貨,還有叫賣聲一直不斷。有時他們還會因為你佔我地方、我佔你攤位而爭吵起來。”宋奶奶説,“因為好地點很搶手,不少人提前佔位置,大都是淩晨一二點鐘佔攤,最搶手的位置攤主還會在前半夜就出來佔攤。”據説,當時無論是在東萊南街、北街還是永寧路上,或者是鐵路道口南側的人行道上,都會看到“有人”“有人佔”的白色大字,大字週邊是白框。最常有人擺攤的幾條街路,如果連起來有3里多地,幾乎已被“分割”成上千個攤位。而到“破爛市”開市時,現場擺攤和逛攤的人,能達到幾千人。

  當時因為破爛市噪音擾民,擺攤人也沒有愛護環境的意識,經常弄得滿地垃圾,附近派出所接到過不少關於擾民的報案,市裏、區裏也接到過很多相關投訴,市、區的執法部門也來清理過很多次。進入新世紀後,東安屯破爛市更是政府重點治理的對象。

  記者從東萊南街社區了解到,2015年9月份時,長春市信達東灣半島小區有居民打了12345投訴,引起南關區和各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當時小區的一位老人突發疾病需要去醫院,家屬打了120,可救護車到了東萊北街與永寧路交會處,卻因為被破爛市的攤位和擺攤的人堵死了道路寸步難行,導致患病老人因未得到及時救治去世了。”東萊南街社區書記于東源告訴記者,每週日破爛市開市,不僅交警過來執勤,南關區城管執法局也加派執法人員,社區也要安排人在附近巡邏,幫助調解糾紛。“後來,南關區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局針對破爛市佔道經營、嚴重擾民問題實施了綜合整治,挂宣傳條幅、張貼政府公告、下達法律文書……整整開展了一個多月的宣傳教育工作。一到開市日,大部分執法人員都來這兒,垃圾車、環衛工人全都到位,社區也安排人到各點站崗。在這樣的嚴控下,破爛市終於從幾千人縮小到幾百人,最後變成只有衚同裏零星幾個攤位。我們社區和居民都松了一口氣,破爛市可算不在了。”于東源説。

  在走訪中,不少老街居民都告訴記者,東安屯歷史悠久,可能清朝時便存在。58歲的范國臣棚改前就住在東安屯“炮樓”邊上,回遷後住上了新樓,平時就愛跟街坊鄰居坐樓下嘮嗑,説起以前的事頭頭是道。“據早年間家裏老人説,可能是道光年間長春廳署從新立城遷至寬城子,把周邊各個屯子登記造冊,那時就叫東安屯。民國的時候有商人在東安屯以北鐵路沿線開設工廠,東安屯周邊也逐漸有了不少小作坊。新中國成立後,各種工廠入駐,不僅讓我們這兒人口劇增,還給這的人帶來了機遇,東安屯逐漸城市化。但到上個世紀90年代,長春市各城區都發展迅速,我們這兒卻逐漸成了棚戶區。2007年、2008年棚戶區改造後,東安屯才從城中村行列退出來,開始跟城市接軌,各大房地産商入駐,商場、大超市也建起來了,還修建了輕軌站,盤活了經濟,我們居民的生活才算好起來。”

  老街居民的生活越過越好,城市配套設施越來越齊全、完善,街道社區紛紛加強環境整治,服務百姓民生。東萊南街位於長春市東大橋附近,每逢大雨,這裡就會遭遇較深的積水。特別在2017年7月,長春市因連續降雨,導致東萊南街上百輛停在路邊的汽車被淹。為此,長春市政府開始對東安明溝進行整治,生活污水和雨水引入地下暗渠,在暗渠入口處修了護欄網。環衛工人每天都會對護欄網進行清理,這樣既保障了下游的環境,又保障了該區域的水流順暢。東安明溝河道也進行了改造,修建了涼亭和景觀。伊通河全面改造後,沿河都是景觀,東萊南街社區還實行河長制,巡河、護河,更邀請居民當監督員,為伊通河畔美麗景觀保駕護航。永寧路社區附近也有了濕地公園和花園綠地,社區還經常組織黨員志願者開展“建優美環境,創和諧園區”的志願服務活動,帶著居民一起撿拾垃圾、植樹種花,美化環境。為進一步還綠於民、美化轄區環境,全力打造乾淨整潔的市容環境,從今年3月初,老東安屯所在的長通街道對轄區記憶體在的居民“圈佔綠地”“毀綠種菜”等不文明行為進行了為期40天的集中整治。4月,長通街道組織機關幹部、社區工作人員與部分自發參加活動的樓棟長、單元長共計60余人,來到永寧路社區鐵路沿線,開展了義務植樹,維護前期“私佔綠地”專項整治行動退耕還綠1.5萬餘平方米,防止毀綠種菜,私佔綠地現象反彈。在區園林局的大力支持下,長通街道累計植樹1.6萬餘株,其中包括小葉丁香、紫葉李、金葉榆等多個觀賞型樹木,讓小花園遍佈轄區,居民交口稱讚。

  近年來,長通街道始終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以黨建引領為根本手段,以增進群眾福祉、推動城市發展為目標,在全街範圍內廣泛推行61個黨組織服務群眾項目。例如,正在開展的樓院裝飾、綠植補種、休閒園地建設等提升居住環境類項目,趣味運動會、文藝演出、慶祝傳統節日等群體參與性項目,解決了樓道衛生、單元門更換、扶手安裝、破損健身器材修復等民生實事。街道黨工委還發揮統籌引領的作用,發動轄區“紅色陣線聯盟”商戶,印製助企惠民折扣券1500張,將能提供的最大優惠送到參與志願服務的居民手中,激發群眾工作熱情的同時,也為商戶提供了優質客源,實現了工作激勵與拉動經濟的雙贏局面。越來越多的居民和商戶主動加入其中,轄區的環境衛生、社會治安得到大幅提升,鄰裡關係越來越融洽,成效明顯。通過黨組織服務群眾項目,真正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拆除群眾期待解決問題的“最後一堵墻”,讓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續。

  “東安屯從以前的城中村,到棚戶區改造後的高樓大廈,再到社會治理成果顯著的文明街區,跨越了許多困境,解決了不少難題,全靠政府和百姓的共同努力,我們這裡的變化正是長春這座城市發展變遷的一個縮影!”于東源既是社區工作者,也是東安屯老居民。“我經歷過老街的破爛時刻,也見證了老街的新發展,更參與了老街居民百姓幸福生活的建設。這些年來,我們這裡已經大變樣,我們的未來會更加美好!”(吉林日報記者 馬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