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創新社會治理 讓百姓充滿幸福感
2020-08-11 09:23:22來源:吉林日報責編:路晶森

  原題:創新社會治理 讓百姓充滿幸福感

創新社會治理 讓百姓充滿幸福感

創新社會治理 讓百姓充滿幸福感

創新社會治理 讓百姓充滿幸福感

創新社會治理 讓百姓充滿幸福感

創新社會治理 讓百姓充滿幸福感

  東安屯的變化是長春這座城市發展變遷的一個縮影。本報記者先後以《“東安屯”變形記》《長春東安屯是如何破繭成蝶的》為題,報道了這個“城中村”的變遷史。近日,記者三訪“東安屯”,探尋街區蝶變背後的故事。

  圖片説明:

  ①夏日裏,長通街道清真寺社區開展青少年素質課堂,為轄區居民服務。

  ②長通街道開展黨建升級和“三長聯動”工作推進調研座談會。

  ③永寧路社區“三長”聯動服務居民,轄區企業愛心“反哺”,送上慰問卡。

  ④長通街道轄區背靠伊通河,河畔高樓、綠樹、小橋盡有。

  ⑤長通街道實行“河長制”,防護伊通河沿岸。如今這裡再也不會垃圾遍地了。

  從昔日破爛的“城中村”,到高樓大廈遍地開花,再到社會治理成果顯著的文明街區,以前的東安屯、如今的長通街道,跨越了許多困境,終是破繭成蝶,煥發出新的活力與生機。如今的“東安屯”,高樓林立、商業繁華、樹木蔥綠、鳥語花香,處處展現出新型街區的誘人魅力。而這美麗的蝶變,街道、社區與居民百姓功不可沒。

  “我住在龍興社區幸福值已經爆棚了,因為我們的居住環境不僅可以媲美公園,還有人性化和貼心的服務。”家住萬龍花園小區的李淑雲豎起了大拇指。萬龍花園小區是長春市長通街道龍興社區轄區內人口居住密集的高端住宅小區,李淑雲在這裡已經住了好多年。“我們這兒以前那環境可不咋地,就是趴趴房,人員情況也複雜,街坊鄰居經常有矛盾。1998年開始拆遷,2001年左右居民陸續回遷,我們住上了樓房,城中村變成了一個個小區,後來居委會變成社區,社區辦公室就設在小區外不遠處,有啥事找社區、找黨員,都幫我們反映、解決,我們的生活越變越好了!”

  “黨員幹部帶頭幫居民解決困難、共建美好家園,是我們社區一直以來在打造的精品服務項目。我們的黨建活動落得實、接地氣,轄區黨員為民服務積極主動,維護社區環境、建設美麗家園不遺餘力,起到了很好的模範作用,帶動了居民百姓愛社區、愛家鄉的熱情。”龍興社區地處商業繁華地段,小微企業多、流動黨員多,人員構成複雜。龍興社區書記路亞蘭説,為此,社區始終以“推進社區服務轉型升級”為目標,打造黨建升級工程,不斷強化思想教育“動力源”,緊跟居民需求“風向標”,積極探索工作新模式,激活社區治理。“我們在社區和居民區都設立了黨建活動展示板,社區還建立了流動黨支部——百川黨總支,通過開展活動凝聚起流動黨員向心力,提高黨組織服務轄區居民的能力。”路亞蘭介紹説,社區通過打造黨建精品園區、法治安全園區、休閒娛樂園區、健康教育園區、居民自治園區,將原有的社區治理服務模式提升整合,進一步創新打造出“黨建+三長機制”“黨建+三社聯動”“黨建+三張王牌”的“黨建+33”社區治理工作新模式,做到管理有條,條中有塊,塊中有點,點中有人,人盡其責。

  “自街道推行‘三長’機制、提出‘1234’四步工作做法後,我們通過實地摸排、走訪、微信群等途徑整合在職黨員、機關幹部、轄區居民中有熱情有責任心的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退役軍人等志願服務人員,迅速組建起推進‘三長’工作落實的生力軍。目前,社區在5名網格長、17名樓棟長及134名單元長的全力配合下,能更加準確地掌握轄區2314戶人口實時信息、6745名居民生活實時動態,縮短了居民與社區之間的差距,將黨和政府的惠民、助民、服務於民的政策有效地落到實處,真正地讓社區和居民團結、融合為一家人。”路亞蘭説。

  “1234”四步工作做法是長通街道創新提出的迅速推進“三長聯動”機制落地生根的做法,長通街道也依此全面構建以街道黨工委為引領,社區黨委響應、轄區單位配合、小區物業支持、黨員群眾積極參與的大格局,形成基層治理的新局面。

  長通街道轄區總面積2.5平方公里,下轄6個社區1個村,共劃分為47個網格、184棟樓、781個單元,轄區居民20460戶47378人。由於地域、歷史等因素,轄區內回遷戶、低保戶、殘疾人、流動人口、少數民族多,管理壓力較大。為此,近年來,長通街道始終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以黨建引領為根本手段,以增進群眾福祉、推動城市發展為目標,在全街範圍內廣泛推行黨組織服務群眾項目。街道黨工委更是推出“一顆紅心護家園”主題活動,通過現場座談、電話訪談兩種溝通交流機制,工作融合、隊伍聯合、機制契合的“三合”工作體系,建立“街道—社區—網格—三長”四級服務體系,通過開展61個服務項目,為轄區居民提供“大優化、更便捷、最快速”的優質服務,真正意義上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三長聯動”工作機制推廣伊始,街道選派優秀社區幹部擔任網格長,從轄區內黨員、退役軍人、警察、熱心於社區公益事業的志願者、業主委員會成員中選拔有熱情、有意願、有能力的居民擔任樓棟長、單元長。下沉水、電、氣、暖、執法、派出所等多個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對接。推行交叉任職,將“三長”人員推選為業委會成員、物業監督員等,同時,街道積極引導“三長”主動參與轄區治理,使基層治理工作切實融入群眾力量,服務百姓需求。在“私佔綠地”專項整治行動中,“三長”不僅自發組織了義務植樹活動,還主動承擔了護綠任務。永寧路社區樓棟長相益方在巡查過程中發現燒荒引起火災,及時報告,避免了更大的損失。全街“三長”參與清理私搭亂建14處,退耕還綠560余平方米,義務植樹120余棵,種花21處。東大社區樓棟長報告獨居老人多日未出家門,“三長”聯合走訪發現老人去世後,一起為老人辦理喪葬相關事宜,並對室內、樓道進行消殺,使老人後事得到妥善處理。在清真寺社區的棄管小區,有樓棟長反映緩臺有人飼養了狗、兔子、鴿子等大量小動物,不僅擾民還影響環境,疫情期間容易滋生細菌。社區接到反映後,派出“三長”一起溝通勸説。在了解到動物主人沒辦法短時間內處置後,網格長主動幫助聯繫買家收購了小動物。不僅解決了難題,也最大程度減少了居民損失。

  光複路南社區根據“三長”特長和特點建立“幸福5+5”服務工作法,發揮“三長”地熟、人熟、事熟的優勢,成立“老楊調解室”。東大社區組織非公企業成立“愛心共建聯盟”,配合“三長”開展力所能及的工作,定期將産品折扣、義診服務進家門等相關信息通過社區服務居民網絡平臺公開,讓居民了解各種惠民政策、便民信息,得到優質服務。東萊南街社區開展愛心代賣,利用商家展示代銷和用於“三長”積分制獎勵,幫助殘疾人、下崗職工拓展手工藝品銷售途徑,喚醒社會各界關愛特殊群體意識,賦予公眾更強社會責任感。

  “三長”為街道服務百姓提供了有力支撐,制度創新則是街道聯繫服務群眾的切入點。今年以來,長通街道正式啟用志願服務積分制管理制度,以積分的方式對轄區居民參與城建環保、社會公德、和諧穩定等方面進行量化管理,引導黨員、群眾形成“人人參與”的主人翁意識。通過將積分制引入到基層社會治理、“三長聯動”、創城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進一步提高居民參與度,長通街道下轄的6個社區共使用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約8.2萬元用於志願服務用具補充和積分制獎勵。在社區的“積分超市”,服務換取的積分可以用於兌換大褂、手套、牙刷、保鮮盒等物品。街道黨工委還發揮統籌引領的作用,發動轄區“紅色陣線聯盟”商戶,印製助企惠民折扣券1500張,將能提供的最大優惠送到參與志願服務的居民手中,激發群眾工作熱情的同時,也為商戶提供了優質客源,實現了工作激勵與拉動經濟的雙贏局面。越來越多的居民和商戶主動加入其中,轄區的環境衛生、社會治安得到大幅提升,鄰裡關係越來越融洽。

  長通街道各級黨組織堅持把聯繫服務群眾工作和當前的中心大局工作緊密結合。疫情防控期間,有效利用網格長入戶走訪排查,廣泛收集居民反映的關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召開多次會議分析梳理、研究對策,切實把群眾需求轉為項目逐一落實。如開展樓院裝飾、綠植補種、休閒園地建設等提升居住環境類項目19個,開展趣味運動會、文藝演出、慶祝傳統節日等群體參與性項目13個,解決了樓道衛生、單元門更換、扶手安裝、破損健身器材修復等民生實事問題15個。通過黨組織服務群眾項目,拆除群眾期待解決問題的“最後一堵墻”,讓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續。

  長通街道還不斷探索拓寬社區服務功能,有效整合、騰退社區辦公區域用於黨群活動陣地建設。利用黨組織服務群眾經費和黨建經費在社區活動室打造鄰裡中心,將物業閒置用房、樓院休閒場所打造為紅色物業辦和居民説事點,以此為陣地,定期下沉黨員幹部參與議事,及時聽取群眾意見、及時協調解決問題、及時提供精準服務。廣泛建立宣傳陣地,設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欄、精神文明彩繪,安裝黨建展板,打造主題小區(樓院)和開發線上陣地。以主題示範園區和黨員樓棟創建帶動黨員群眾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通過“三長”隊伍開展鄰裡互助、矛盾調解、植綠護綠等活動。對發揮作用較好的黨員群眾,適時在線上線下宣傳陣地予以表彰公示,通過典型引領,輻射帶動轄區居民積極參與小區自治。

  “要説和過去有啥區別,那就是街道、社區、小區物業服務居民的主動性更強、效率更高了。”在走訪中,不少居民都這樣説。“春天種花、冬天掃雪,修涼亭、修路,幫著辦老年卡,只要有需求,社區和‘三長’就幫著我們辦,因為有社區撐腰,物業也不糊弄我們了。隔壁的棄管小區還有了業主委員會,社區手把手教他們怎麼管理小區。前些天,我們這兒一戶居民向樓棟長反映有個井蓋有點鬆動,每當人走過或者車子經過都會響,影響他的睡眠。樓棟長得知後,很快與小區黨支部及物業聯繫,馬上就維修了。”永寧路社區居民王雪娥説,居民反映的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大傢夥兒很滿意。“上個月,社區幫我拿回了工資。”南關區能力風暴機器人學校的董老師向永寧路社區反映,疫情期間學校停課不停學,老師們居家給學生上網課,可2至5月份10余名老師的工資都沒發。永寧路社區調解員立刻聯繫了學校的負責人和維權代表共商解決辦法。調解員現場聯繫了上級勞動部門,並由勞動部門進行了權威解答。之後調解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做通負責人思想工作,負責人最終表示會馬上結清員工工資。居民們紛紛表示:“別看這些事小,小事才能讓所有人看到街道社區服務居民的態度。現在很多以前搬走的人想搬回來,這裡的居民不僅住得開心,走出去都覺得倍有面子!”(文/圖 吉林日報記者 馬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