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       輿情智庫            房産        
徐州力推農業生産方式綠色轉型
2021-04-15 09:55:34來源:新華日報編輯:羅毅責編:周經韜

  原標題:徐州力推農業生産方式綠色轉型 彩旗風暖看春耕

徐州力推農業生産方式綠色轉型

  農藥使用減量,農産品綠色增效;廢舊農膜回收,農業污染源減少;無人植保機推廣,人力得到解放……

  按照中央一號文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要求,今年徐州各地春耕突出一個“綠”字。新技術在農業中的推廣使用,推動了農業生産方式的綠色轉型,也讓農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新技術使用,人解放了”

  3月28日,沛縣江蘇省現代農業示範園桃花競相開放,無人機轟鳴盤旋,將花粉均勻噴灑到朵朵桃花上。

  “在南京農業大學高志紅教授的指導下,我們今年首次使用了桃樹無人機液體授粉技術,取得了良好效果。”沛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示範園負責人封文雅説。相較于傳統的人工授粉,無人機液體授粉集中均勻,生産出來的桃個體一致,商品率也大幅提高。

  “桃花授粉時間很短,通常只有三五天,往年都是果農們連日搶工,一朵一朵給桃花授粉,現在有了無人機幫助,事半功倍。”在3台無人機的幫助下,千畝桃林的授粉工作在半日內完成,相當於百名果農3到5天的工作量。“這機器幹半天,頂我幹好幾個月的啊!”圍觀的果農嘖嘖稱奇。

  還是在沛縣,微山湖沿岸、徐沛快速通道兩側的小麥綠色防控示範區內,小麥正拔節孕穗,迅速伸長。無人植保機在田間行走耕作,噴灑農藥,預防小麥赤霉病。封文雅説,無人植保機解放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還能減少5%到10%的農藥使用。近年來,沛縣大力推廣植保無人機、四輪自走式噴霧機等新型機械,植保無人機的覆蓋率達到70%。機械化的工作方式,讓“半夜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的場景永遠成為歷史。

  新技術在農業上的使用不僅僅體現在機械上,當下最火的“直播”在春耕中也大展所長。近日,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成員、揚州大學農學院教授朱新開在江蘇睢寧農業科技綜合展示基地現場直播,向全縣農民科普小麥新品種、新技術、新産品的相關知識,指導睢寧種植戶如何做好小麥春季管理,解答種植大戶提出的問題。這場直播吸引了10.6萬人次觀看,眾多網友們在評論區點讚,稱直播課程內容細緻生動,令人受益匪淺。

  春耕中,睢寧縣廣泛運用“農技耘”、12316“三農”服務熱線等平臺,“線上”+“線下”齊發力,深入田間地頭和遠程視頻技術指導相結合,將關鍵技術措施及時傳達到農戶手中。

  “農藥用得少了,小麥品質高了”

  睢寧是農業大縣,化肥使用量較大,存在畝均施用量偏高、施肥不均衡、有機肥資源利用率低等問題。春耕正當時,睢寧縣慶安鎮綠色優質農産品基地裏,鎮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人員正忙著進行土壤肥力取樣、送檢,以便種植戶精確定量施肥,提升農産品品質,降低環境影響。

  2021年春耕,為了達到綠色增效和化肥減量的目標,睢寧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在繼續做好糧食作物測土配方施肥的同時,擴大在設施農業及蔬菜、果樹、茶葉等經濟園藝作物上的應用,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全覆蓋。

  2021年,睢寧每個鎮將建立1-2個化肥減量增效百畝示範方,樹立標識標牌,明確減肥途徑,標明共建單位和專家指導人員,引領提高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科學施肥技術水準,計劃實現全縣化肥施用量(折純)較2020年削減1%,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到95%以上。

  封文雅説,農藥減量、農産品提質增效是沛縣近年的農業發展目標之一。綠油油小麥綠色防控示範區內,一排排明黃色的黏板整齊排列,等著蚜蟲自投羅網,農田內還懸挂了殺蟲燈,誘殺金龜子等害蟲。此外,示範區還通過全量秸稈還田、深耕栽培、輪作換茬等農業措施,從源頭上減輕病蟲害的發生。各種手段並用,為小麥搭起了一張綠色無害的“防護網”。

  在防治時,沛縣大力推廣生物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和環境友好型化學農藥。綠色防控示範區建設,輻射帶動微山湖沿岸地區小麥病蟲草害綠色防控工作的開展,生物農藥使用率達55%以上,化學農藥使用全部實現了高效、低風險,使用量減少30%以上,小麥抽檢品質檢測合格率達100%。

  “糞污變寶,污染少了環境美了”

  暮春,新沂市新店農業科技循環産業園內,一株株碧根果樹早已抽出嫩芽,在暖陽的照耀下格外惹眼,園區總經理袁凱指著園區4座碩大的“罐子”告訴記者,畜禽糞污在這裡經過發酵加工後便能轉化為有機肥、沼液等,藉此開展種養循環農業。

  “沼液用來灌溉,有機肥用來肥田,沼氣用來發電和園區日常生活用氣……”在産業園糞污處理核心區,袁凱就向記者介紹。該園區負責收集處理新店鎮以及馬陵山等周邊15公里範圍內的養殖糞污,年處理糞污能力30萬立方米,年産沼氣800余萬立方米、優質有機肥2.4萬噸,在此基礎上發展起種養循環碧根果種植3000余畝。

  “用沼液、有機肥種出來的碧根果,産量更高,品質更優。”袁凱説。此外,他還為記者算了一筆“大賬”:園區3000余畝的碧根果種植面積,使用有機肥後大大減少了傳統化肥的使用量,單這一項,每畝每年就能節約成本120元。

  據了解,新沂市規模養殖場及規模以下養殖場戶畜禽糞污年産生量為50余萬噸。立足當地畜牧業和種植業特點,新沂近年來健全糞肥還田監管體系和制度,推廣經濟高效、靈活多樣的種養結合模式,引導養殖場戶配套種植用地,調動種植戶使用糞肥積極性,形成有效銜接、相互匹配的種養業發展格局。污染少了環境美了收入增了,農民的幸福感越來越強。

  廢舊農膜是農業生産中較大的污染源之一,停留在土地中時間長,不易腐爛,且由於質地較輕,容易造成白色污染。長期以來,農民習慣對廢舊農膜進行焚燒或仍在田間地頭,這樣既污染土地,也污染空氣。

  2021年春耕中,睢寧加快建立廢舊農膜、農業投入品包裝物等田間廢棄物回收利用體系,積極探索尾菜、農産品加工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途徑,建立相對完善的“村收集、鎮集中、縣回收”的三級回收利用體系,農膜、農藥使用重點村設立了回收點,18個鎮(街道)建立廢舊農膜及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站。

  “我們設置了廢舊農膜及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站6個,預計回收廢舊農膜1.35萬公斤,農藥包裝廢棄物1.07萬公斤。”慶安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負責人周紅珍説。

  目前,睢寧已經初步形成經營和利用主體收集、專業隊伍回收、利用企業加工的市場化運作機制。(新華日報 記者 楊琦 何瑩子 張濤 通訊員 胡樂樂 顧士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