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德法合作“續約”“疑歐派”聲浪漸高 歐洲往昔不復

2019-01-23 07:08:20|來源:新華網|編輯:楊玉國

  德國和法國政府領導人定於當地時間22日在德國邊境城市亞琛簽署“新版《愛麗舍條約》”,期望為歷經56年考驗的德法合作注入新動力。

  只是,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和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在國內的政治前途面臨挑戰,而整個歐洲“疑歐派”聲浪漸高。

  “法德軸心”作為歐洲一體化的“發動機”,“馬力”是否足夠?

  【延續友誼】

  法德兩國領導人1963年1月22日在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簽署《愛麗舍條約》,象徵德法這對“夙敵”全面和解,確立“法德軸心”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一體化事業主要驅動力的地位。

  當時促成和解、簽署條約的是時任西德總理康拉德·阿登納與時任法國總統夏爾·戴高樂。兩國現任領導人默克爾和馬克龍承諾延續這一歷史性條約奠定的基礎,在德法關係中增加新內容。

  亞琛坐落在德國與荷蘭、比利時的交界處,有“歐洲統一”的象徵意義。查理曼大帝西元800年前後統治的帝國建都亞琛,當時版圖囊括西歐大部分地區。

  德國《帕紹新報》22日刊載德國外交部長海科·馬斯的署名文章,呼籲法德兩國面對民粹主義興起、貿易爭端頻發和影響歐洲的各種衝突,“不能耽于業已取得的成就”,應尋求更緊密合作,以便合力打造“一個更強大、更有實力的歐洲”。

  兩國領導人所簽《亞琛條約》需要雙方議會批准才能付諸實施。

  【安全合作】

  法新社報道,法德將在《亞琛條約》中承諾,一方遭受軍事攻擊時另一方有義務提供支援、並肩作戰。只是,歐洲聯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框架已經確立法德軍事同盟關係。

  一項新內容是法德將創建一個“國防和安全委員會”,尋求協調軍事裝備出口規則。德國現行規則相對嚴苛。

  雙方將約定,政府官員層面每年定期開會以外,打算創建“法德聯合議會”,由雙方議會各出50名代表組成,定期議事。

  法國將支持德國爭取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資格的訴求。法新社報道,這意味著法國決定放棄另一個爭議較大的選擇方案,即法國放棄獨立的常任理事國席位,轉而尋求與德國聯合、作為歐盟代表佔據這一席位。

  後一種方案在法國國內遭到強烈反對。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領導人瑪麗娜·勒龐曾“恐嚇”國民:法國政府為了拉攏德國,可能最終把常任理事國席位“讓給”德國,甚至不惜讓德國分享對法國核武器裝備的控制權。

  【增進交流】

  在經濟領域,雙方將承諾打造一個“規則統一的德法共同經濟區”,組建一個10人聯合專家顧問組,為協調德法經濟法規、消除投資壁壘制定方案。

  雙方同意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研究領域加強合作;協力推動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以減緩氣候變化。

  新條約焦點內容之一是大力推進民間交流。歐盟體制下,長大約450公里的德法邊界線兩邊的人員往來本已相當頻繁。德法準備設立“公民基金”,鼓勵兩國城市間“結伴”合作,發展跨境公共服務項目,包括“法德雙語託兒所”、跨境公共交通設施。

  德法還將鼓勵更多國民學習對方語言,促進雙方學術認證資格互相承認。

  為促進雙方民間交流,德法政府可能考慮向部分地區下放更多自治權力、簡化地方行政手續。

  【“象徵意義”】

  馬克龍2017年5月就任法國總統,不久提出雄心勃勃的歐盟改革藍圖,表達法德增進合作、引領歐洲一體化大步前進的強烈意願。

  馬克龍同年9月在巴黎索邦大學演講,提議締結新版《愛麗舍條約》。只是,德國當時剛剛經歷議會選舉,默克爾面臨組閣困境,而國內民眾擔心歐盟改革使德國增加財政負擔,因而德方沒有積極響應法方提議。

  默克爾現在騰出手推進法德合作,不過,這已經是她最後一屆總理任期,而且由於移民政策引發分歧,她在執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內的領導地位受到挑戰,基民盟去年12月選出一名新的黨主席。

  另一方,法國去年11月爆發“黃馬甲”街頭示威,至今沒有平息,使馬克龍陷入就任總統以來最大政治危機,民意支持率跌至最低點。

  分析人士説,德法政府面臨“內憂外患”,增進合作意願雖好,落實恐怕多有掣肘,更多是有“象徵意義”。

  德國外交關係協會的政治學專家克萊爾·德默斯梅接受德國公共電臺採訪時説:“英國脫離歐盟,歐洲各國下一次選舉預期民族主義者力量增強,這些因素導致歐洲一體化現在面臨生存危機。”

  “這種背景下,確認對法德合作的信心具有象徵性價值。”她説。(沈敏)(新華社專特稿)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