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中國經濟:登階不易,未來可期

2019-01-23 20:03:16|來源:光明網|編輯:靳松

  作者: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教授 蘭宜生

  2018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首次突破90萬億元大關,上了一個新臺階,這是來之不易的輝煌成果。展望未來,前景可期,仍需努力。

  一、90萬億,來之不易

  2018年,我國經濟發展始終伴隨著來自國際的重重風浪。在此情況下,中國經濟實現了6.6%的增長,實屬來之不易。

  在外部環境不太有利的情況下,2018年我國的貨物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了30萬億元大關,比上年增長9.7%,創歷史新高。其中,出口164177億元,比上年增長7.1%,進口140874億元,比上年增長12.9%,貿易順差減至23303億元,進出口趨向較為平衡。此外,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貿易增速更快,比上年增長13.3%,也説明我們及時調整貿易發展地理方向和經濟合作發展空間的戰略預判正在産生積極效果。在貿易保護主義多方阻撓的情況下,我國進出口規模持續擴大,與主要貿易夥伴貿易額全面增長,展現出我國保持開放包容合作的國際經濟貿易理念的大國氣度和定力。

  二、“行百里者半九十”

  在充分肯定我國經濟建設成績的同時,也應當看到去年四個季度的經濟增速逐季有所下降(從6.8%到6.4%),可以説我國經濟依然面臨著下行壓力。雖然增速下降幅度不大,但也提醒我們要保持高度警惕和付出加倍努力,來確保今年穩定的經濟增長。

  作為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産業部門基本齊全的大國,我們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把經濟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減少對少數西方大國的市場依賴,實現進口與出口的基本平衡,實現貿易地理的多元化,形成更加均衡合理的對外開放格局。

  2018年,最終消費對國內經濟增長的貢獻已經提升到76.2%,國內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我們應當堅持擴大內需,2018年的全社會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9%,其中,城市商品銷售增長8.8%,農村商品銷售增長10.1%,也説明我們的國內市場,特別是農村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我們應當更加注重拓展國內市場,通過網上網下結合的新型零售方式,來激活國內的消費潛力。中國是一個人口巨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既要滿足普通大眾的基本生活需求,也要滿足中高端的消費需求,消費的成長性、消費群體的差異性、消費層次的多樣性是我們經濟騰挪的廣闊空間和進行經濟創新的廣闊領域。

  2019年,中國經濟也有一些新的經濟增長點,比如5G網絡的應用要逐步鋪開,北斗導航系統的應用正在拓展,全國矚目的雄安新區將啟動全面建設,這些都會成為我國經濟活力和動力的重要增長點。

  三、堅持發展品質標準,創新發展模式

  當前,我們應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發展的高品質標準,不能降低品質保速度。

  第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不能降低環保標準,不能以犧牲環境換取增長速度。2018年,全國的環境品質有了明顯改善,從空氣污染天數減少、PM2.5的濃度下降等環境指標來看,全國城鎮特別是北方城市,生態環境有了明顯好轉,這是我們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的初步成果,不能調整改變。

  第二,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理念。不能靠推高房地産泡沫來拉動經濟增長,反而應當創新發展思路,在大城市探索設計由政府保證低價供地、平價銷售、交納房産稅、10-20年限制交易轉讓的新型住房,讓住房回歸其居住屬性,利用住房“雙軌制”幫助解決大量中青年在大城市安居樂業的剛需,這樣既可以消化鋼鐵、水泥、家居、建材等行業一部分過剩産能,又可以解決許多新市民的安居難題,釋放出強大的國內購買力。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實現全國人民對更加美好生活的嚮往,國內大城市的安居問題已然成為制約人民實現更高獲得感的一個主要矛盾,如果能夠創新發展思路解決這個問題,既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準,也可以有效激發市場活力,增加經濟發展的動力,保持中國經濟長期實現穩定較快增長。

  第三,堅持控産能、調結構不放鬆。2018年的全國工業産能利用率僅為76.5%,鋼鐵産業和煤炭産業的産能利用率分別為78%和70.6%,仍然偏低。因此,要堅持控制産能,繼續調低過剩行業的産能,釋放盤活低效生産要素,在轉型升級中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活力和效益。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