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人民日報六篇文章,為您解讀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啟示

2019-08-25 10:56:03|來源:人民日報|編輯:彭思敏

  這是一條壯闊的道路,這是一段輝煌的征程。新中國70年的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回首過去,70年的歷程沉澱下怎樣的發展智慧、凝聚起怎樣的精神力量?展望未來,70年的經驗如何轉化為前行的動力,推動“中國號”巨輪繼續前行?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與您一起探討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啟示。

  ——編  者

  在克服困難中發展壯大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啟示①

  在克服困難中發展壯大,在應對挑戰中超越自我,這樣的故事貫穿于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

  中國經歷了多少曲折而終能轉危為安、履險如夷,這恰恰説明,中國具有打逆風球、走上坡路的能力,沒有什麼風雨波折能阻擋中國前進的堅定步伐 

  觀察當今中國,可以看到“難”和“進”這兩面。外部環境複雜,風險挑戰嚴峻,是為“難”。但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中國不僅宏觀經濟穩中有進,而且創新活力不斷涌現,世界500強企業數量躋身世界首位。在難中進、向高處行,把握“難”與“進”的辯證法,為理解中國發展提供了一個重要視角。

  在克服困難中發展壯大,在應對挑戰中超越自我,這樣的故事貫穿于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猶記新中國成立初期,“連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開國大典的閱兵式上,因為數量太少,幾架飛機只好飛了兩次。從一窮二白的起點出發,我們還曾遭遇封鎖與遏制,經歷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面對金融危機和貿易摩擦的挑戰。但愈是艱險愈向前,我們在游泳中學會了游泳,一路行進至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正在建設人類歷史上規模最浩大、氣勢最雄偉的現代化事業。可以説,新中國70年曆史,就是把困難當階梯、不斷向上攀登的奮鬥史詩。

  犯其至難,方能圖其至遠。正是對各種挑戰的回應,喚醒了我們主宰自己命運的自我意識,激發起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的豪邁情感,推動中國進入不斷自我超越的能動過程。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西方世界的遏制與封鎖,我們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改革開放以來,面對經濟社會轉型的未知風險,我們走出了一條適合國情的發展道路。正是在與困難鬥爭的過程中,我們不斷探索,走出了一條不斷改革之路、不斷學習之路、不斷創新之路。

  在克服困難中發展壯大,涵養了一種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精神。這樣一種鬥爭精神,就是一種知難而進、逆流而上的勇氣,一種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精氣神,一種遇強更強、愈挫愈勇的堅韌。經過70年不懈奮鬥,中國人深信“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知道許多時候勝利要通過鬥爭獲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中國社會發展,中華民族振興,中國人民幸福,必須依靠自己的英勇奮鬥來實現,沒有人會恩賜給我們一個光明的中國”。鬥爭精神、奮鬥意志,貫穿于70年風雲激蕩的歲月,也將推動中國走向更光明的未來。

  在克服困難中發展壯大,形成了一種保持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與定力。一個國家的發展,不是為了贏得一時掌聲,而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比的是耐力和韌勁。在現代化過程中,有些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但最終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甚至停滯不前,這樣的教訓發人深省。在70年發展歷程中,有黨的堅強領導,有社會主義制度保障,中國經歷了多少曲折而終能轉危為安、履險如夷,這恰恰説明,中國具有打逆風球、走上坡路的能力,沒有什麼風雨波折能阻擋中國前進的堅定步伐。

  在克服困難中發展壯大,激蕩著戰勝前進路上一切風險挑戰的信心。經歷了70年風風雨雨,中國人民什麼風浪沒有見過,什麼陣勢沒有經歷過,這讓我們在面對風險挑戰時具有強大的心理承受力和樂觀精神。有風有雨是常態,風雨無阻是心態,風雨兼程是狀態。今天,我們確實面對經濟下行壓力,面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但70年來沒有哪一天是容易的,新中國的發展成績,哪一個不是在與困難的鬥爭中獲得的?放在70年視野中看,今天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堅定信心、保持樂觀?“涉深水者得蛟龍”,在70年的坐標中接續奮鬥,我們可以克服今天的困難、遇見更好的明天。

  保持向困難進發、攻堅克難的勇氣和毅力,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新的起點上,穩中求進、開拓創新,我們將不斷創造新的更大奇跡。

  在應勢而動中日日常新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啟示②

  我們的制度具有應對形勢變化的適應能力,能夠根據時與勢的不同而靈活調整政策,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

  正是“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的方法論,讓社會主義制度始終充滿生機活力 

  中國的變革,總是能在短時間迸發巨大力量。去年,為企業減負成為共識,今年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就落地生根,政策紅利惠及無數市場主體;去年,中央決定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現在科創板已經在促進形成中國的“科技+資本”模式。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展現著一種強大的變革能力。

  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社會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中華民族充滿變革和開放精神”。賡續著數千年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社會主義中國,也讓這樣一種變革精神、變革能力貫穿于70年的奮鬥征程。

  70年來,從探索建立公有制到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學習蘇聯經驗”到“走自己的路”,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變革的實踐氣勢如虹。從“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氣魄,到“大膽地試、大膽地闖”的改革精神,再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堅定決心,變革的精神一以貫之。正是因為不斷與時俱進、勇於推動變革,新中國雖歷經溝坎,但始終能不斷校準方向、調整政策,走出一條強國富民的復興之路。

  《周易》有言,“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們制度優越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具有應對形勢變化的適應能力,能夠根據時與勢的不同而靈活調整政策,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比如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提出“和平和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的科學論斷,準確把握世界形勢,開始了推進對外開放、打開國門搞建設,開啟了用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歷程。而在改革開放40多年曆史進程中,從民營企業異軍突起,到農民工進城務工,再到今天的創新創業浪潮,每個不斷涌現的新事物,可以説都是我們順應時代大勢、適時推動變革的産物。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形勢在變、任務在變、工作要求也在變,必須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這樣一種因時為法、隨事而制的變革能力,讓中國能夠始終踏準時代節拍、跟上時代變化。

  鄧小平同志曾説,“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正是將堅守道路與自我完善並舉、將原則的堅定性與策略的靈活性結合起來,我們才能夠打破教條限制,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創造獨特的中國方案、形成豐富的中國智慧。新中國成立後,我們更加注重調動地方的積極性,為改革開放後地方經濟活力的勃發奠定了基礎。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更加注重立足中國國情探索改革方案。以土地制度為例,中國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是一種所有權歸集體、承包經營權歸農戶的中國特色産權界定,有效解決了中國農村的土地問題。“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正是“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的方法論,讓社會主義制度始終充滿生機活力。

  新中國能夠日日常新、其命維新,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中國共産黨始終保有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勇於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用黨的自我革命推動偉大社會革命,用黨的堅強領導引領國家發展進步,我們黨勇立時代潮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讓我們這個國家始終激揚著善於變革的能力,始終在時間的坐標中不斷前行。

  有人把中國文化的特點概括為“以變而在”,也就是説中國把應變求變、善於變革作為一種存在方式。今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們將在新時代新征程,把這個“變革中國”的故事書寫得更加精彩。

  把握開放與自主的辯證法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啟示③

  對於優秀文明成果、國外先進經驗,既要保持開放心態,同時也要有一個立足中國實際的消化吸收過程

  把握好開放和自主的關係,越是開放就越要自主,中國的發展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世界可以聽見中國開放的鏗鏘之聲,更能看見中國獨立自主的身影。在6月的G20大阪峰會上,中國宣佈將新設6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自貿區既是中國對外開放新格局的窗口,更是一系列自主制度創新的試驗田。這如同中國發展的一個縮影,開放是自主基礎上的開放,始終紮根中國大地與世界互動。

  回首新中國70年奮鬥征程,可以發現,中國不斷走向世界、不斷學習世界、不斷融入世界,同時堅持以我為主,吸收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在與世界互動的過程中,中國既堅持擴大開放,又堅持中國特色、立足中國實際;既堅持交流互鑒,又堅持獨立自主。兩者相輔相成,匯成新中國70年長河浩蕩之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探索並形成了符合中國實際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種獨立自主的探索精神,這種堅持走自己路的堅定決心,是我們黨不斷從挫折中覺醒、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真諦。”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學習蘇聯經驗,但在實踐中我們黨很快就察覺到蘇聯模式的局限,提出要以蘇為鑒,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積累了重要經驗、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開放之後,我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可以説,“不忘本來”與“吸收外來”的結合,正是新中國70年能永遠“面向未來”的關鍵。

  作為社會主義大國,中國如何與世界打交道、如何實施開放,沒有成功先例可循,因此必須立足國情,走一條獨立自主的開放道路。“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主義,一定要有發展的觀點,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這樣的方法論啟示我們,既要打開眼界更要立足自身,對於優秀文明成果、國外先進經驗,要保持開放心態,同時也要有一個立足中國實際的消化吸收過程,堅持辯證取捨、洋為中用。德國前總理施密特就曾對中國廣泛汲取外部經驗和資源,同時又充分依據自身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進行發展的方式給予高度評價。把握好開放和自主的關係,越是開放就越要自主,中國的發展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由此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為什麼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新中國70年的重要啟示在於,無論在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我們都必須在發展過程中把握好中與西、內與外之間的內在張力,處理好借鑒與自立、開放與自主的辯證關係。在全球日益成為一個地球村的時代,在經濟全球化這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中,我們把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之時,更需要獨立自主,更需要堅持走自己道路的決心和定力。

  1988年,一位發展中國家的政要來到北京,希望鄧小平同志能談一談中國改革開放的主要經驗。鄧小平同志回答道:“解放思想,獨立思考,從自己的實際出發來制定政策。”他還補充説:“不但經濟問題如此,政治問題也如此。”在學習和借鑒他國經驗過程中,中國不僅沒有失去自我,反而用自己的眼光冷靜判斷,進而博採眾長、推陳出新。這條寶貴的經驗,對世界各國發展具有啟發意義,足以沉澱為全人類的一筆財富。

  把規模優勢轉化成發展優勢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啟示④

  我們要實現現代化與“10億級人口規模”相結合,這在世界歷史上是前無古人、絕無僅有的壯麗征程

  “超大規模”既為我國抵禦外部風險挑戰提供了充足有效的迴旋餘地,也為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提供了巨大空間和強力支撐

  中國有中國共産黨這個堅強的“領航者”和“主心骨”,能夠把內部巨大的豐富性統一到國家的整體框架中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這個判斷所彰顯的中國之大,有著生動的呈現。面對外部不確定性,我國經濟增長主要靠內需拉動,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在繼續鞏固;在科技領域,“天眼”探空、“蛟龍”探海、“嫦娥”探月,國際媒體感嘆“中國正在把科學‘超大化’”。走過70年風雨,中國以大國姿態屹立世界東方。

  有人把中國之大概括為“四超”,即超大型的人口規模,超廣闊的疆域國土,超悠久的歷史傳統,超豐富的文化底蘊。19世紀,英法崛起時人口是千萬級的;20世紀,美日崛起時人口是上億級的;而新中國70年,我們要實現現代化與“10億級人口規模”相結合,這在世界歷史上是前無古人、絕無僅有的壯麗征程。大江大河、大潮奔涌,中國善謀善成,把後發劣勢變成了後發優勢,把規模優勢轉化成了發展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13億多人口的大市場,有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正是因為“大”,讓我們有條件實現規模效應。一方面,億萬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自強不息,不斷釋放“人口紅利”,而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更讓中國形成了無可替代的成本優勢;另一方面,各個地區、各個部門相互配套、相互銜接、形成集群,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形成了效率優勢。這兩者構成了規模效應的一體兩面,成為70年中國經濟騰飛的一個重要原因。

  經濟學中,“雁陣模型”下的産業梯次轉移常用來解釋後發國家的發展。然而,正如學者所言,中國巨大的規模和體量,“內部就可以進行垂直分工”,內部就可以形成“雁陣”,實現分工合作和産業協同。改革開放初期,不同地方因地制宜進行探索,比如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的“蘇南模式”、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的“溫州模式”、外貿加工出口導向的“珠江模式”,形成了各具特色而又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放眼當下,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陸,從東部到中西部,不同區域之間雖然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卻有著很強的互補性、協同性。這樣的縱深,既為我國抵禦外部風險挑戰提供了充足有效的迴旋餘地,也為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提供了巨大空間和強力支撐。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中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空間大”。

  我們有黨的堅強領導,能夠把億萬人民凝聚起來,激發出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磅薄力量。規模優勢不會自動變成發展優勢,世界上不乏人口眾多、面積廣闊的國家,但卻少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一樣如此快速地發展起來。中國有中國共産黨這個堅強的“領航者”和“主心骨”,能夠把內部巨大的豐富性統一到國家的整體框架中,能夠把內在的力量凝聚到民族的共同目標上,形成整體效能。一方面,東、中、西三個地區按照發達程度不同,正處於前後相續的發展階段,因地制宜,進行積極的發展探索;另一方面,我們的國家體制又能夠把差異性的發展探索納入到整體框架內,讓不同的地區相互借鑒、彼此激蕩,形成整體力量。這就能夠發揮整體與部分、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釋放出整體效應。

  習近平總書記曾感嘆:“在中國這麼大的國家搞建設,很不容易。”他更豪邁地宣示,“我們這麼大一個國家,就應該有雄心壯志。”新中國70年,“超大規模”既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所在,也是我們不懼風浪的底氣所在。接續奮鬥、砥礪前行,我們的事業將一往無前,我們的未來將充滿希望。

  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形成合力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啟示⑤

  善於把國家的引領作用與民眾的自發創造結合起來,形成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合力,是新中國70年發展的重要經驗

  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良性互動,既以基層探索實現試點風險可控,又能夠依靠強大的國家能力,把基層的成功經驗迅速推廣

  在摸石過河中創造新事物、新經驗,在頂層設計中把握改革發展的方向和節奏,就能為我們的事業發展注入雙重動力

  在脫貧攻堅這場人類最大規模的減貧行動中,國家推動有力,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奔赴脫貧一線,同時貧困群眾主動努力、積極探索,形成內生動力。在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中,我們總能看見國家推動和群眾自發兩種相互交織的力量,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互激蕩,匯聚成了巨大發展合力。

  作為後發現代化國家,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是成功的關鍵,作為一個人民的政黨,必須激發人民改天換地的偉力。有“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有“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的使命感,引領東方古國不斷邁向現代化的國家意志堅定有力;有“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情壯志,有“殺出一條血路來”的大膽探索,群眾自發的力量從大地上頑強生長起來。可以説,善於把國家的引領作用與民眾的自發創造結合起來,形成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合力,是新中國70年發展的重要經驗。今天,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是辯證統一的”,就是要更加自覺地用好這兩種力量。

  黨中央的頂層設計,不斷提供寬容的社會環境和有利的政策空間,為民眾自發創造提供了優渥土壤。以民營企業的發展為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有利於民企發展的政策不斷出臺,民營企業也從無到有生長起來;到1992年之後,“春天的故事”傳遍中國,“下海”“承包”“股份制合作”等成為熱詞;今天,減稅降費、簡政放權讓創新創業熱潮涌動,點燃億萬人民的奮鬥熱情。蓄積已久的激情、活力與創造力,隨著制度大門徐徐打開噴涌而出,多少無名山丘崛起為時代巨峰,多少蜿蜒細流匯聚成奔騰大河。國家自上而下的引導和鼓勵,點燃了蘊藏在民間的創新引擎,釋放出巨大的發展動能。

  中國的改革發展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鬚髮揮全社會的改革智慧和基層探索的積極性。在基層探索之後,中央可以對局部經驗進行總結評價,這就形成了一種基於實踐探索而且風險可控、成本較小的試點機制。比如説,農村能不能搞大包乾?國企股份制改造好不好?土地流轉採用什麼方式?面對改革發展的路徑選擇,我們始終鼓勵基層自發探索、發揮群眾首創精神,允許各地根據自身特色進行差異化、多元化嘗試,在這樣一個“先行先試—全面鋪開”的過程中,開闢出一條風險最小但效率最高的發展路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要鼓勵地方、基層、群眾解放思想、積極探索,鼓勵不同區域進行差別化試點,善於從群眾關注的焦點、百姓生活的難點中尋找改革切入點,推動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有機結合”。

  再比如創辦經濟特區,這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經驗。先行先試作為經濟特區的一項重要職責,目的就是探索改革開放的實現路徑和實現形式,為全國改革開放探路開路。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經濟特區要成為改革開放的試驗平臺”“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始終站在改革開放最前沿,在各方面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試、大膽探索,為全國提供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這樣一種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良性互動的發展方法論,正是中國獨有的試點推廣機制。“試點”就是小範圍的基層探索,“推廣”則是中央在基層探索基礎上的頂層設計。這樣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既以基層探索實現試點風險可控,又能夠依靠強大的國家能力,把基層的成功經驗迅速推廣。我國改革開放就是先試驗、後總結、再推廣不斷積累的過程,就是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地、從局部到整體不斷深化的過程。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更加自覺地推動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有機結合,就是要更好激發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兩種動力。今天,從經濟社會發展、市場主體活力激發,到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改革,再到脫貧攻堅、污染治理等重點工作,都需要更加注重實現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有自發創造,就能自我迭代;有頂層設計,就有發展航向。在摸石過河中創造新事物、新經驗,在頂層設計中把握改革發展的方向和節奏,就能為我們的事業發展注入雙重動力,推動中國號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善用“十個指頭彈鋼琴”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啟示⑥

  注重各個領域、各個區域之間的統籌兼顧,使得各項政策相互配套、相互耦合,在協調均衡中形成整體效能,這是新中國70年發展的重要方法論。

  任何一個領域的改革都會牽動其他領域,同時也需要其他領域改革密切配合,必須做好政策配套和制度銜接,才能取得預期效果。

  縱觀今日之中國,區域協調發展大潮涌動。雄安新區連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貫通東西如長箭入海,粵港澳大灣區矢志建設世界級城市群,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等協同並進……下好發展一盤棋,這種統籌兼顧、協調聯動的方法論,貫穿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

  早在上世紀50年代,毛澤東同志就鮮明提出,“統籌兼顧,各得其所。這是我們歷來的方針”。在建設時期,我們避免了蘇聯重工業一枝獨大、産業結構畸輕畸重的問題,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改革時期,我們注重經濟建設與各個領域之間的協調,推動社會主義各項事業齊頭並進。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更加自覺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可以説,注重各個領域、各個區域之間的統籌兼顧,使得各項政策相互配套、相互耦合,在協調均衡中形成整體效能,這是新中國70年發展的重要方法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有的時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時候又要以小帶大、小中見大,形象地説,就是要十個指頭彈鋼琴。”在新發展理念中,“協調”是重要內容。“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一方面,注重發展的整體效能,是為了補足短板、避免“木桶效應”;另一方面,中國的改革發展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各項改革舉措、制度安排緊密相連,任何一個領域的改革都會牽動其他領域,同時也需要其他領域改革密切配合,必須做好政策配套和制度銜接,才能取得預期效果。正因此,“協調既是發展手段又是發展目標,同時還是評價發展的標準和尺度”,需要“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係”。

  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的關係,可以理解為對空間維度的統籌兼顧。典型的體現,就是既推進城鄉融合,又統籌區域協調。就拿城鄉關係來説,在經濟起飛階段,更多強調農業補貼工業;在發展起來以後,則更加注重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反哺農業。與此同時,新中國成立70年來,城市一直髮揮著現代化的“火車頭”功能,而農村則扮演著中國發展的“蓄水池”角色。進入新時代,我們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就是要更好促進城市和鄉村的相互配合、相互融合,形成各司其職而又彼此支撐的整體效能。

  處理好當前和長遠的關係,可以理解為對時間坐標的統籌兼顧。70年風雨兼程的一個重要啟示,就是聚精會神走好腳下的路,未雨綢繆謀劃未來的路。70年來,中國已經從當年的“一五”計劃延續到今天的“十三五”規劃,在長時間段上保持了發展的連續性和長遠性。中國不僅有放眼長遠的規劃,也有聚焦當前的目標,確保每一步都能穩紮穩打。既能仰望星空看長遠,又能腳踏實地抓當前,讓中國的發展不斷延伸到未來。

  處理好重點和非重點的關係,可以理解為對發展全局的統籌兼顧。既講兩點論,又講重點論,這是一種辯證思維,也是一種系統思維。比如説,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時統籌兼顧其他各項建設,讓經濟發展更有效率。中國為什麼能短時間內成為世界工廠?除了堅持開放政策,還有在政治建設中增強政府治理能力、在社會建設中營造穩定的社會環境、在文化建設中倡導艱苦奮鬥,這些因素相輔相成,才推動中國迅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既講究重點突破,又注重整體推進,我們就能在統籌兼顧中綱舉目張,在總覽全局中齊頭並進。

  善弈者謀勢,善謀者致遠。著眼全國一盤棋,堅持統籌兼顧,實現協調聯動,我們就能讓各個領域、各個區域、各項政策之間相互協調,匯聚成推動中國發展的綜合優勢。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