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美國聯歐遏華為何頻頻遇冷?

2019-11-13 16:37:1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柏漪

  這幾天,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又在德國上演了一齣鬧劇。蓬佩奧此次訪問德國是為了參加柏林墻倒塌30週年的紀念活動,但卻“心繫中國”,誣稱“中國的手段和東德的壓制可怕地相似”,呼籲“共同為自由而戰”,尤其是在5G網絡建設上警告德國不要與中國供應商合作。但德國總理默克爾不為所動,再次拒絕美國的提議,表示“不會為個別運營商制定規範”。

  這已不是美國第一次在5G問題上為難德國,此前甚至不惜以切斷情報合作相威脅。早在今年3月,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表態,德國不願將華為排除在5G建設之外,隨後,特朗普政府就發來“威脅信”,警告德國放棄華為,否則美方將削弱兩國情報共享。10月,美國國務院主管網絡與通信政策的副助理國務卿斯特雷爾露骨地警告德國,如果德國允許華為參與其5G網絡建設,美國將重新評估與德國在情報共享上的關係。

  德國不是唯一一個受到美國逼迫的歐洲國家。蓬佩奧在今年5月訪問英國時表示,英國應當重新考慮是否允許華為參與5G網絡建設,並公開宣稱,如果歐洲夥伴不追隨美國路線將産生嚴重後果。蓬佩奧在今年2月訪問中東歐以及5月訪問德國、荷蘭、瑞士等國時也一路必談華為,企圖施壓歐洲盟友順從美國心意。

  美國不惜以如此強硬的態度脅迫歐洲共同遏制中國,其根源是因為其自身的對外戰略轉向“大國競爭”,並將中國和俄羅斯作為了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需要借助盟友體系的力量實現打壓中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因此,美國從戰略層面要求歐洲認同其“大國競爭已成時代主流”的判斷,並與其一起應對中國、俄羅斯等“大國威脅與挑戰”。

  最顯而易見的例子是美國2017年底出爐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其中美國政府對國際形勢的判斷趨於負面,認為大國競爭和地緣博弈全面回歸,世界正面臨愈發激烈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競爭。在這一報告提及歐洲的部分,美國政府尤其強調中國正通過“不公平貿易”和在關鍵行業、敏感科技、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投資在歐洲擁有“戰略支撐”。

  歐洲並非不了解自己所面臨的問題,但並不認同美國灌輸的“大國競爭已經全面回歸為世界發展的主流”的論調,也不願只是成為美國的戰略跟班。近期,法國總統馬克龍發出的北約“腦死亡”的言論更是折射出一部分歐洲人渴望戰略自主的真實想法。

  當前歐洲面臨的挑戰包括其全球政治影響力下降、盟友美國的戰略轉向以及地緣政治上的風險和脆弱。一些歐洲人已經認識到,應對這些挑戰的方案絕不是完全倒向美國,而是在堅持多邊主義原則的基礎上不斷增強戰略自主。

  同時,美國對歐洲雙重“分而治之”的戰術只為追求一己私利,而不考慮歐洲的真實困難與需求,讓歐洲一些國家深惡痛絕。

  第一重“分而治之”是在議題選擇上。美國在部分價值觀層面不斷強調與歐洲的共性,企圖通過思想理念凝聚盟友力量。當前所謂“意識形態衝突論”“文明衝突論”在美國國內沉渣泛起,美國對外則揚言聯合價值觀一致的歐洲國家對抗“修正主義”國家。然而,在涉及氣候變化、伊朗核協議、自由貿易等議題上,美歐之間的認識南轅北轍,特朗普政府所強調的“美國優先”與歐洲所提倡的“多邊主義”理念矛盾重重。

  第二重“分而治之”是在地緣選擇上。由於英國很可能離開歐盟,法、德等“舊歐洲”國家與美國的外交理念和政策分歧較大,美國意圖繞過傳統歐洲強國,在中東歐物色歐盟中新的戰略支點。尤其針對波蘭,美國不但今年2月在對中東事務無較大發言權的波蘭召集會議,還在6月波蘭總統杜達訪問美國時簽署多項協議,推動兩國關係快速升溫。

  可以看出,美國此輪對歐政策調整只是企圖利用歐洲壓制中國,與歐洲自身利益和戰略訴求並不一致。

  柏林墻雖然已經倒塌,但遺憾的是,美國一些人士的“心墻”卻依然堅挺。(孫成昊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標簽:管窺天下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