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習近平這次重要指示,事關共同富裕
2021-04-15 08:29:49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楊玉國

  【學習小組按】

  近日,習近平對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習近平強調,要完善東西部結對幫扶關係,拓展幫扶領域,健全幫扶機制,優化幫扶方式,加強産業合作、資源互補、勞務對接、人才交流,動員全社會參與,形成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東西部協作推行20多年來,對先富帶後富、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作出了重大貢獻。今天,小組和組員談談這一制度。

  2020年2月27日,寧夏固原市原州區、西吉縣的務工人員在固原六盤山機場等待乘坐包機前往福建福州務工(圖源:新華社)

  一

  東西部協作最初叫“東西部扶貧協作”。制度的緣起,主要是改革開放後東部和西部發展的不平衡。電視劇《山海情》有個場景:當寧夏女工來到福建時,從沒見過的“雪花膏”“花衣裳”令她們艷羨不已,這是當時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的一個直觀體現。

  對於這個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中央是早有判斷的。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曾對沿海幫扶內地發展作出戰略安排:“沿海地區要加快對外開放,使這個擁有兩億人口的廣大地帶較快地發展起來,從而帶動內地更好地發展,這是一個事關大局的問題。內地要顧全這個大局。反過來,發展到一定的時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來幫助內地發展,這也是一個大局。那時候沿海也要服從這個大局。”

  上世紀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差距逐漸凸顯出來。中央開始對東西部扶貧協作作出制度安排。

  1992年,中共十四大報告指出,經濟比較發達地區要採取多種形式幫助貧困地區加快發展。

  1994年,國務院初步提出,京津滬等大城市和廣東、江蘇、浙江、山東、遼寧、福建等沿海較發達的省,都要對口幫助西部的一兩個貧困省、區發展經濟。

  1996年5月,中央作出了“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大決策,確定9個東部省市和4個計劃單列市與西部10個省區開展扶貧協作。同年10月,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進一步作出部署,東西部扶貧協作正式啟動。

  20多年來,隨著幫扶的結對關係不斷調整,東部和西部逐步形成了政府援助、企業合作、社會幫扶、人才支持等主要協作方式,涌現出了閩寧協作、滬滇合作、兩廣協作等各具特色的幫扶模式。

  2016年7月,在東西部扶貧協作開展20週年之際,習近平來到寧夏主持召開座談會。他指出,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是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産業佈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佈局,是實現先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

  2020年10月17日,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一扶貧車間裏,工人在包袋生産線上作業(圖源:新華社)

  二

  東西部扶貧協作的落腳點在“協作”而不是單純地“撒錢”。相較于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具有資源豐富、勞動成本低、消費市場潛力大等後發優勢。東西部在人才、資源等要素上的互補關係,形成了協作的基礎。

  經過多年探索,東西部扶貧協作從最初的單方面“輸血”變成了東西部互利共贏的局面。西部地區一旦找準自身優勢,就能“土貨”變“山珍”,與東部形成互補,進行錯位發展。

  比如地處高原的寧夏,雖然自然條件相對惡劣,但因為緯度和氣候適宜,寧夏成為福建葡萄酒企業理想的種植地。還有四川的烏蒙山區,雖然沒有適合耕種的平原,但這裡豐富的水電資源具有留存電優勢,可以滿足沿海地區紡織産業轉移升級需求。2019年,浙江一家紡織公司投産,當年營收2億多元。

  滬滇合作中,雲南的茭白、茭瓜、無筋豆等優質農副産品能精準對接上海市場,經過上海海洋大學等專家教授的點撥,雲南人甚至還養起了上海人最愛吃的清水大閘蟹。

  2015年至2020年,東部9個省份共向扶貧協作地區投入財政援助資金和社會幫扶資金1005億多元,互派幹部和技術人員13.1萬人次。

  2020年3月6日,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習近平對東西部扶貧協作進一步作出長遠謀劃:“要立足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化區域合作,推進東部産業向西部梯度轉移,實現産業互補、人員互動、技術互學、觀念互通、作風互鑒,共同發展。”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粵桂扶貧協作産業園(圖源:新華社)

  三

  在今年2月舉行的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

  “東西部扶貧協作”改稱“東西部協作”,和駐村第一書記、對口支援等成為下一步鄉村振興戰略中要繼續堅持和完善的制度之一。

  東西部協作為何會取得如此成就?區域發展不平衡同樣是世界難題,很多國家的“銹帶”地區轉型突圍同樣不缺人才和資金,但大都以失敗告終。有外國學者指出,在許多國家的發展歷程中,全民共享發展往往是缺失的一環。一位中國學者在多次與世界銀行、國外反貧困研究機構的官員學者交流時發現,對方對東西部協作這一戰略尤其感興趣。在他們看來,這體現的中國政治制度和管理體制優越性,是西方國家難以企及的。

  東西部協作模式,無疑為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展示了“中國智慧”。習近平説:“這在世界上只有我們黨和國家能夠做到,充分彰顯了我們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

  這種優勢主要體現在集中力量辦大事上,體現在全黨全社會能凝聚成共同意志,迸發出推動發展的磅薄力量。比如,為推進東西部協作,省市縣各層面都要結對幫扶,成立專門機構,建立聯席制度,推行縣市結對,確立協作項目,選派大批幹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國有企業和人民軍隊等都有定點幫扶任務。此外,社會力量也不可小覷,比如在全國蓬勃開展的“萬企幫萬村”行動。

  正如習近平所説:“舉國同心,合力攻堅,黨政軍民學勁往一處使,東西南北中擰成一股繩。”

  如今,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習近平明確提出: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東西部協作必將為促進國內大循環作出更大貢獻,目標就是“共同富裕”。

  文/鶴鳴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國家鄉村振興局網站、新華網、人民智庫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