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環球深壹度 | 回望“9·11”:斗轉星移二十年
2021-09-13 11:10:21來源:新華網編輯:黎萌

  環球深壹度 | 回望“9·11”:斗轉星移二十年

  這是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貿大廈遭受飛機撞擊後倒塌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歷史的走向在此拐彎,就在飛機撞向紐約世貿雙子塔的那一刻。

  2001年9月11日,美國4架民航飛機遭恐怖分子劫持,其中兩架撞擊了紐約地標式建築世界貿易中心,其雙子塔樓相繼坍塌。之後不到一個月,美國打響阿富汗戰爭,將其認定支持“基地”組織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權趕下臺。

  20年後,在“9·11”事件20週年前夕,美國從阿富汗倉促撤軍,結束其史上最漫長的戰爭,塔利班捲土重來,“喀布爾時刻”猝然上演。在喀布爾機場,人們蜂擁衝上跑道攀爬飛機的畫面傳遍世界。

  “9·11”是迄今世界上策劃最週密、造成損失最大的恐怖襲擊事件,當時已經成年的人,可能一輩子都記得電視直播中飛機撞擊世貿雙子塔的驚悚畫面;20年後,借助於網絡新媒體快速傳播,全球數十億網民都被兩名阿富汗人從起飛的軍機上墜落的悲慘畫面所震驚。

環球深壹度 | 回望“9·11”:斗轉星移二十年

  2021年8月22日,人們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國際機場排隊登上美國軍用飛機離開。新華社發

  從飛機始,又由飛機終——這20年的起始,冥冥之中或許隱藏著某種歷史的隱喻。

  毫無疑問,“9·11”事件是改變美國與世界的歷史性事件,是新世紀影響最大的地緣政治事件;而“喀布爾時刻”是美國“9·11”時代“倉皇的休止符”,是美國霸權走向衰落的歷史性轉折。

  在時間的坐標軸上,這兩個歷史節點之間的20年,可謂斗轉星移,滄海桑田。這20年裏,美國變了,世界變了,全球格局發生了全面而深刻的變化。

走向衰落

  “9·11”事件發生之前,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國正如日中天,處於冷戰結束後綜合實力、國際威望的最高點,身處“歷史終結”的“山巔”之上。曾經的對手蘇聯早已分崩離析,繼承者俄羅斯剛剛掙脫“休克療法”的經濟泥沼,對美國全球霸權不再構成實質性威脅。美國不僅享受著作為全球化、互聯網科技引領者的紅利,而且在軍事上因轟炸南聯盟而大出風頭,一時之間,可謂是“舍我其誰”,風騷獨領。

  “9·11”事件改變了一切。首先體現在美國對外戰略的急劇轉變。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2001年1月入主白宮,其主要施政綱領是單極時代佔據主導地位的孤立主義。“9·11”事件發生時,小布什目瞪口呆的神情定格為歷史性畫面。但很快,小布什在新保守派的推動下,開啟了以反恐為旗號的干預主義的新時代。

環球深壹度 | 回望“9·11”:斗轉星移二十年

  2001年9月11日,美國總統布什(右)在佛羅裏達州薩拉索塔視察一所學校時被告知紐約世貿大廈遭恐怖襲擊的消息。新華社發

  實事求是地説,打響阿富汗戰爭之時,美國的反恐戰略得到包括中俄在內絕大多數國家的普遍支持,也得到國際社會道義上的支持。問題是,美國後來濫用“反恐”旗號,甚至以此為名推行導致多國政權更迭的霸權主義,美國一步步走向了國際社會道義的對立面。

  2003年,美國不顧法德盟友反對,繞過聯合國安理會打響伊拉克戰爭,從此走上了想打誰就打誰的單邊主義霸權之路。之後,從利比亞到敘利亞,美國四處點燃戰火,“先發制人”,過足了霸主的癮。殊不知,天道輪迴,窮兵黷武、稱王稱霸不可能持久。

  2010年12月,美國《國家》雜誌刊登的《美帝國的衰亡》一文指出美國入侵伊拉克是美國衰落的開始,頗有先見之明。美國《紐約時報》網站日前刊發題為《美利堅帝國的衰落》的文章指出,俄羅斯的復仇主義和中國的日漸強大,加上伊拉克的泥沼和阿富汗的失敗,嚴重削弱了美國的全球帝國,並澆滅了美國在“9·11”事件後想要真正主宰世界的幻想。

  戰爭就是燒錢,大大消耗了美國的經濟實力。就算是美國底子厚,反恐戰爭連打20年,山姆大叔也受不了。據美國布朗大學“戰爭代價”項目數據,全球反恐戰爭最終花費了美國大約8萬億美元。在阿20年,美軍死亡2400多人,傷2萬多人,耗資超過2萬億美元,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環球深壹度 | 回望“9·11”:斗轉星移二十年

  2021年5月2日,美軍士兵在阿富汗赫爾曼德省一處軍事基地降下美國國旗。新華社發(阿富汗國防部供圖)

  如同越南戰爭時期一樣,無休止的反恐戰爭導致美國國內反戰情緒高漲,改變了美國國內政治。全球金融危機的不期而至更是雪上加霜,國家治理失敗和“日子不好過”導致民粹主義上升,讓大打“美國優先”的特朗普成為另一隻“黑天鵝”入主白宮。特朗普執政四年,“建墻”“退群”“脫鉤”之類離經叛道的荒唐事層出不窮,華盛頓成為國際舞臺上的“攪屎棍”、美國盟友們眼裏的“跳梁小丑”。美國從全球化的旗手與引領者,變為破壞者與麻煩製造者。

  20年來,儘管美國本土沒發生大規模恐襲,但“獨狼式”恐襲時有發生。美國貧富分化加速擴大,族群對立加劇,底層民眾生活苦不堪言。從“我無法呼吸”的弗洛伊德事件席捲全國到國會山騷亂“美麗風景線”,再到槍擊暴力事件層出不窮,底層美國人的幸福感直線下降。

  2016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美國的貧困率已經高達14%,並且少數族裔的貧困狀況要比白人嚴重得多。去年以來,疫情失控導致大規模失業潮,數千萬人失去醫療保險,六分之一美國人、四分之一美國兒童面臨饑餓威脅。弱勢群體成為政府消極應對疫情的最大犧牲品。事實上,40%的美國人拿不出400美元的可支配收入來支付醫療急救或汽車修理等意外開支。

  總之,在無休止的對外戰爭、全球金融危機、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美國霸權走向衰落已成為不爭的現實,折戟阿富汗不過是美霸權“螺旋式下落”的又一個節點。“歷史終結論”締造者、美國知名政治學者弗朗西斯·福山指出,這一事件反映出的真相是,“美國時代”的終結提早到來了。

攪亂世界

  “9·11”事件之後,美國對外反恐戰爭主要目的地是中東北非地區。華盛頓野心勃勃地推出“大中東民主改造計劃”,煽動“阿拉伯之春”,介入敘利亞內部紛爭,導致“伊斯蘭國”興起。其結果,中東地區舊傷未了又添新傷,舊的矛盾未消除又硬塞了新的矛盾。這些地區的國家矛盾、宗教衝突、民族問題,更加盤根錯節。到了特朗普時代,美國一邊倒地支持以色列。20年間,巴以問題不再是中東的主線,中東格局是亂上加亂,重新大洗牌。土耳其與沙特兩個地區大國借機發力,儼然成為地區事務的“操盤手”。

環球深壹度 | 回望“9·11”:斗轉星移二十年

  這是2018年7月5日在伊拉克摩蘇爾老城拍攝的廢墟。2017年7月,伊拉克政府軍從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手中收復摩蘇爾。新華社發(哈利勒·達伍德攝)

  美國打著“推進自由”“剷除暴政”的旗號,哄騙的是本國選民,蒙蔽的是外行人。無論是伊拉克還是阿富汗,事實一再證明,把外來模式生搬硬套到歷史文化及國情截然不同的國家註定水土不服,用強權及軍事手段解決問題只會製造更多問題,“槍頂著的民主”不會持久。

  20年來,美國的“反恐”戰爭給一些國家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中東北非是主要受害者。美國布朗大學“戰爭代價”項目稱,“後9·11時代”美國所發動戰爭造成的軍民死亡總數高達92.9萬人,而實際數字可能高得多。美國反戰組織“粉色代碼”日前公佈的研究數據顯示,美國及其盟友自2001年以來在“大中東及北非”地區共投下至少32.6萬枚炸彈和導彈,相當於平均每天投彈40余枚。

  中東起火,歐洲遭殃。中東北非極端分子滲透和“回流”歐洲,是20年裏歐洲發生的一系列恐襲事件的誘因。中東地區恐怖組織的潰敗産生恐怖主義的“外溢效應”,一些恐怖分子混雜在難民移民群體中“回流”歐洲,試圖利用恐怖襲擊製造輿論關注,在宣揚極端思想的同時蠱惑“聖戰者”加入破壞活動,大多是“獨狼式”恐襲,一人、一刀、一車即可完成襲擊,“就地取材”,防不勝防,令人心驚。幾年來,從巴黎到柏林,從尼斯到斯德哥爾摩,從不列顛群島到伊比利亞半島,恐怖主義肆虐歐洲,無辜民眾的傷口在滴血。

環球深壹度 | 回望“9·11”:斗轉星移二十年

  2015年11月14日,警察在法國巴黎10區發生恐怖襲擊事件的一家餐館外執勤。2015年11月13日晚間,巴黎發生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新華社記者徐金泉攝

  由於地理上相鄰,中東北非連年的衝突、戰爭造成了大量難民,進入富庶的歐洲成為難民們的不二之選。美國遠隔重洋,偶爾會作秀式接受少量難民。大量難民涌入歐洲,引發了震動全歐洲的難民危機,歐盟內部因此紛爭不斷,德國總理默克爾遭遇政治“滑鐵盧”。難民危機引發民粹主義洶湧,包括德國選擇黨在內的一批極端民粹政黨在歐洲各地崛起,有的登堂入室獲得執政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説,民粹主義浪潮助推了英國“脫歐”。

  而歐洲一體化風光不再,也是受到美國拖累。回想新世紀之初,歐盟正進行規模最大的擴員,歐盟制憲進程開啟,歐洲一體化前景光明。隨著是否追隨美國進行全球反恐戰爭,歐洲內部分裂,緊接著是全球金融危機、歐債危機和難民危機多重打擊,歐洲一體化前景黯淡,英國“脫歐”更是開歷史倒車。

  雪上加霜的是,美國對歐洲盟友也大搞“美國優先”,偏執地奉行單邊主義,摒棄了歐洲奉為圭臬的多邊主義。從退出歐洲大力支持的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到退出歷經多年達成的伊核協議,從不打招呼退出牽係歐洲安全的《中導條約》,到無厘頭式制裁“北溪-2”項目,美國的種種做派讓歐洲人忐忑不安。法國《世界報》曾感嘆,華盛頓給歐盟帶來“生存挑戰”。

環球深壹度 | 回望“9·11”:斗轉星移二十年

  這是位於德國北部城市盧布明的“北溪”天然氣管道終端(2011年11月7日攝)。新華社發(北溪公司供圖)

  除了戰爭,美國對外干預主義還表現為推行價值觀外交,對外強力推銷“美式民主”,大搞“顏色革命”。過去20年,從烏克蘭到格魯吉亞,從中東到中亞,美國暗地裏支持形形色色的“顏色革命”,不擇手段推翻不喜歡的政權。其結果是,烏克蘭如今陷入分裂,一些國家政局不穩,經濟凋敝,民生艱難。自“9·11”後,美國政府以反恐為名,針對普通民眾的監控進一步“正當化”,其“棱鏡計劃”監聽全球,包括默克爾等盟國領導人。

  一言以蔽之,美國是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禍亂連連的始作俑者。

誤讀中國

  2001年大事不斷,新華社播發的當年“十大國際新聞”中,其中有這四條:“9·11”事件發生,打響阿富汗戰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晤在上海舉行,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回頭把這四大事件相勾連並進一步挖掘,發現對中美關係意涵深遠。

  “9·11”事件提供了建立更具協作性的中美關係的機遇之窗,中美雙方毫無疑問都抓住了。“9·11”事件發生後,中方積極主動對美方表示慰問,譴責和反對一切恐怖主義。中國支持美國打反恐戰爭,美國支持中國打擊涉疆“三股勢力”。中美攜手反恐讓中美關係找了新的合作基礎,雙邊關係發生轉折性變化,進入新階段。一個標誌是,當年10月份在上海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晤,正在忙於反恐戰爭的小布什總統專門前來捧場。其時,筆者在上海參加了相關採訪。時任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曾在一次公開講話中説,“中美關係處於尼克松總統首次訪華以來的最好時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認為,中美“暫時又成好朋友”。

  對中美雙方政治智慧更具挑戰性的考驗是,如何把這一有利時機變成促進更為穩定的兩國關係的持久動力。在新世紀第一個十年裏,中美合作大於分歧。一方面,由於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安全問題的凸現,中美之間找到了共同利益的交匯點,共同利益基礎的拓展促進了兩國關係的穩定發展。在處理一些敏感問題上,中美間開始嘗試通過高層戰略對話加以解決,這種對話的層次和“利益相關者”的對華新命題反映出中國對美國大國戰略價值的提升;但是在另一方面,中美間的貿易摩擦加劇,美國對中國軍力發展的戒備與防範由於中國的崛起而與日俱增。

環球深壹度 | 回望“9·11”:斗轉星移二十年

  2019年6月17日,在美國華盛頓,一件救生衣上挂著抗議加徵關稅的標語。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中國經濟崛起,2001年恰恰是一個重要的起跑線。加入世貿組織讓中國完全融入全球經濟貿易體系,全方位擁抱全球化,其巨大作用當時許多人並沒有意識到。2001年時,中國GDP僅僅壓過意大利居全球第六位。此後8、9年間,中國一路追趕,先後超過法、英、德、日等經濟強國,于2010年正式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超出了全世界的想像,也超過了中國人自己的預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中國率先走出危機,“一枝獨秀”的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在新世紀第二個十年裏,中國成為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進一步壓小了與美國經濟實力的差距。2001年,中國的GDP大約只有美國的八分之一;到2019年,中國GDP是美國的三分之二左右。

環球深壹度 | 回望“9·11”:斗轉星移二十年

  這是廣西欽州港集裝箱碼頭(2021年1月1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曹祎銘攝

  總之,過去20年裏,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力量的崛起,讓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發生了實質性變化,美國作為“世界老大”的心態發生了變化。隨著中國崛起,美國對中國的戰略焦慮在新世紀第二個十年裏日益凸顯。在奧巴馬政府時期,“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推出與美國開始在南海搞事,是這種焦慮的一種釋放。特朗普上臺後,更是任性地挑起“貿易戰”,以國家安全為由搞“脫鉤”、封堵中國企業。近年來,美國在涉臺、涉港、涉疆問題上屢屢挑事,抹黑“一帶一路”。尤其是新冠疫情暴發之後,特朗普政府對中國開展了全方位的對抗和孤立……在美國的外交戰略裏,中國已被定義為主要“戰略對手”和“競爭者”,華盛頓想盡辦法遏制、圍堵中國。

  其實,美國誤讀了中國。

  從“和平崛起”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崛起對世界是機遇而非挑戰,中國是一隻溫文爾雅的文明獅子。中國從來不搞侵略擴張,從來不輸出自己的政治制度和發展模式,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如中國駐美大使秦剛最近所説,把“冷戰劇本”生搬硬套到今天的中美關係,把中國當作對手和假想敵,如同堂吉訶德挑戰風車一樣荒誕和危險。

  環球深壹度 | 回望“9·11”:斗轉星移二十年

  2020年1月21日,在美國紐約舉行的第二十一屆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覽會(紐約)春季展上,江蘇一家企業的工作人員(右)為訪客介紹産品。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中美關係向何處去?

  中美分別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能否處理好彼此關係,攸關世界前途命運,是兩國必須回答好的世紀之問。中美決不應走向誤解誤判和衝突對抗,必須尋求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文化、不同發展階段的兩個大國相互尊重、和平共處之道。在“9·11”二十週年前夕,中美元首通話。中國領導人指出,中美合作,兩國和世界都會受益;中美對抗,兩國和世界都會遭殃。中美關係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選擇題”,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題”。

  二十年斗轉星移,二十年風雲變幻。“9·11”是一個猝然而至的時代悲劇,它改變了時代火車運行的軌道。20年過去,世界已面目全非,恍如夢一場。

  20年後的今天,美國舉行一系列活動進行紀念。全美在美東時間11日8時46分開始默哀,這是當年第一架被劫持飛機撞擊紐約世貿中心北塔的時刻。在紐約世貿中心原址上,美國總統拜登、前總統奧巴馬等美國政要出席了紀念活動。

  最好的紀念是反思。儘管實力下降,美國依然是當今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儘管從阿富汗撤軍,美國將繼續在全世界保持一個由軍事設施、基地和軍隊組成的網絡,這是任何其他大國都無法比擬的。美國最需要做的是,抑制住自己的霸權衝動與冷戰思維,多給世界做加法而非減法。

  記者:吳黎明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