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區居民的幸福:在城市更新中品味美好生活
2021-03-09 09:38:13來源:成都日報編輯:鄧超責編:胡曉萌

(轉載)老小區居民的幸福:在城市更新中品味美好生活_fororder_593de2b5-d782-4f30-aa48-959f23d3b292

富有設計感的建築外墻

  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程

  作為全面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的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程,是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以系統謀劃規劃為引領,以重大示範性工程為牽引,全力實施老城區成片連片更新,統籌推進城市功能、産業、環境、品質綜合提升,傳承歷史文化,改善人居環境,讓市民家園更有顏值、市井生活更有品味、社區服務更加完善。

  實施成片連片更新

  編制更新規劃和項目計劃。編制各區(市)縣更新規劃及更新單元實施規劃,梳理成片更新項目,制定項目實施計劃。

  打造城市有機更新示範工程。持續推進天府錦城、錦江公園、一環路市井生活圈等高能級項目建設;加快建設TOD示範項目;每個區(市)縣至少實施1個城市有機更新示範工程。

  推進産業、業態和功能綜合提升。逐年推進全市217個老舊片區有機更新項目建設;同步加快構建“15分鐘公共服務圈”,打造“鄰裡人家”生活服務綜合體。

  保護傳承城市文脈。統籌實施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築、文保單位和工業遺産等保護利用,推動歷史建築、工業遺産有效利用率達到80%以上。

  提升街區風貌和環境品質。實施錦江公園子街巷綜合提升,實施“金角銀邊”剩餘空間場景營造。

  開展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開展城鄉老舊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全面消除D級危房安全隱患。

  完善政策技術體系。出臺城市更新設計、剩餘空間更新規劃設計導則等技術標準。

  推進分類更新改造

  開展老舊小區摸排評估;加強老舊小區改造技術引領;打造老舊小區改造示範項目;推進老舊小區分類改造提升。

  健全發展治理服務體系

  健全老舊社區治理機制。推動成立業主大會、院委會等小區自治組織及各類自組織,推廣信託制物業服務模式。

  優化便民服務供給。推進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改造,大力發展社區商業,推進社區服務功能設施全覆蓋。

  持續推進老舊社區“微更新”。積極引導各方力量參與,對社區居民看得見、摸得著的“家門口”小微公共空間進行“針灸式、精細化”更新改造。

  “放眼打量猛追灣的街巷,就像翻閱寫滿字跡的紙頁;而望平街會告訴人們應該對猛追灣思索的東西,它就像一塊反光的鏡子,通過它變化的今日風貌,喚起人們對它過去的懷念。”——這是成華區新鴻小區住戶黃毅在朋友圈發的文字。

  作為一個工作和生活在成華區的市民,他直言見證著這裡的更新與變化。

  曾經的猛追灣

  變得文藝又時尚

  “説起猛追灣,上年紀一點的成都人都知道,這等於是‘游泳池’的別稱。而現在,我們年輕人心目中的猛追灣,多了一分時尚和文藝。”走在猛追灣濱河路上,黃毅侃侃而談。

  和黃毅一起走在猛追灣濱河路,成華“工業記憶”和猛追灣“城市鄉愁”的印記處處可見;而對錦江綠道和濱水空間、特色街區的同步規劃,讓這裡有了“綠道+休閒配套”“綠道+新消費場景”的多元呈現。

  原有的機動車道,如今是慢行空間;曾經的河邊茶鋪,擁有了形象統一的高品質外擺區。而前衛的小店和傳統的舖子和諧地共處一街;喝茶的叔叔阿姨和喝咖啡的年輕人,一起在陽光下享受美好生活。

  早在2019年亮相時,猛追灣就已成為了“網紅”,大火了一把;時至今日,這裡的人氣依然不減。不管是設計感滿滿的幾何書店,還是吃貨們的天堂香香巷,都是人氣滿滿,秘密就在於消費場景、辦公場景、居住場景形成的三景融合,為片區注入全天候全週期的活力人群。如今,這裡已經形成以小店經濟、首店經濟、夜間經濟為主打特色的活力街區,成為“太古裏—猛追灣—東郊記憶—北湖公園—熊貓基地”精品旅遊軸線核心節點。

  望平街“姐妹篇”

  續寫精彩“第二季”

  “街巷們不會洩露自己的過去,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它被寫在祥和裏的角落、香香巷的氣味、改建擴張的扶手架、找不到地址的紙箱廠裏。每一道印記都是時間給望平街刻下的回憶。”一邊走,一邊拍照,詩意的句子就這樣自然而然地從黃毅口中説出來。

  “假如説猛追灣濱河路是開篇的話,那麼望平街就是第二季。很明顯,‘第二季’沒有讓我失望,不錯,哈哈哈。”黃毅口中不錯的望平街,在去年進行的城市更新中,給沿街建築外立面全部穿上了“新外套”——或者採用了具有區域特色的紅磚元素,或者結合建築特色採用了簡潔明快的白色系。店招也是精心設計和製作,看得出來每一個都是“定制款”,既有時下流行的“港風係”,也有非常小清新的“文藝范兒”,當然還有最體現成都特色的竹元素……

  除了“顏值”,這條煥然一新的街道也植入了不少文化元素。可以明顯看到的是,時尚的設計感之下,依然延續著工業文化、東郊記憶等這片區域特有的文化因子。

  “我覺得現在的城市更新很好,不是簡單地、千篇一律地為街巷‘換上新裝’就完事,而是去追溯它們的歷史、文脈,發掘和呈現它們的特質,千街千顏、萬巷萬味,讓人覺得很有意思,不雷同。”黃毅説,這應該就是城市更新的全新版本。

  故事背後

  52個街坊(巷)和13個示範片區

  將要實施“煥顏手術”

  如何更好地推進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程?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2021年工作內容已制定出爐。

  今年全市啟動

  不少於50個成片更新項目

  今年,將以天府錦城、錦江公園、一環路市井生活圈等重大項目為抓手,持續打造城市有機更新示範性工程,全市啟動不少於50個老舊片區有機更新。

  在老舊片區有機更新方面,加緊編制更新規劃和實施計劃。儘快出臺《成都市城市有機更新總體規劃》《成都市老城區有機更新專項規劃》,編制各區(市)縣更新規劃及更新單元詳細規劃,梳理形成成片更新項目,制定實施計劃,確保每個更新單元啟動不少於1個成片更新項目,2021年全市共啟動不少於50個成片更新項目。

  加快推進重大示範性工程建設。搶抓大運會“辦賽營城”機遇,加快推進天府錦城“八街九坊十景”和“兩環八線十三片”街巷遊線體系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祠堂街、四聖祠等52個街坊(巷)項目建設,全力營造高品質文商旅融合新場景。統籌推進一環路市井生活圈整體改造提升,持續推進13個示範片區建設,策劃推出一批特色主題活動。

  57條錦江公園子街巷

  要實現“煥顏”

  與此同時,推動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構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制機制,加大對街巷肌理、重要建築、原生樹木、記憶節點的保護力度,持續做好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名錄認定、掛牌和測繪建檔工作。統籌實施歷史街區、歷史建築、文保單位和工業遺産等保護利用,實施少城、文殊坊等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推進歷史建築、文保單位修繕利用34處。

  持續提升街區風貌和環境品質。持續打造特色街區,推進既有建築風貌提升和“第五立面”改造,完成特色街區21條、既有建築風貌提升項目32個。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實施錦江公園子街巷綜合提升57條,提升道路綠化品質390條,實施建設社區綠道1000條;推進小遊園、微綠地建設60個,改造提升老舊公園38個,完成“金角銀邊”剩餘空間更新利用200個。實施“兩拆一增”點位整治1000個,背街小巷環境品質提升128條。

  持續推進

  老舊社區“微更新”

  在老舊小區改造方面,開展老舊小區摸底排查和分類評估。對2004年前建成的失養失修失管、配套設施不完善、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老舊小區進行全面摸底排查和分類評估,對“十二五”以來已完成改造的老舊小區進行“回頭看”,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需進一步完善提升的老舊小區點位,對未實施改造的老舊小區進行分類評估,合理確定改造項目,制定實施計劃。

  打造老舊小區改造示範項目。統籌推進更新項目片區及周邊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打造一批老舊小區改造典型示範項目,每個區(市)縣至少完成1—2個示範項目建設。打造地域特色文化示範小區(院落),中心城區各區不少於3個,其他每個區(市)縣不少於1個。引導創建園林式居住小區200個。

  推進老舊小區分類改造提升。開展老舊小區建築安全隱患專項治理,推進老舊小區內部排水管網普查及病害治理、陽臺(屋頂)污水治理和雨污分流改造。按照“先自治後整治”原則,分類實施313個老舊小區基礎設施和服務配套完善提升,推進小區環境整治和綠化改造提升,同步建立老舊小區管理長效機制。推進既有住宅自主增設電梯800台。

  持續推進老舊社區“微更新”。建立共商共建機制,搭建公共交流平臺,積極引導各方力量參與社區“微更新”,實施“微更新”項目75個。

  連線代表委員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馮遠:

  保留和發揚成都的城市特色

  “城市建設,以人為本。成都此次提出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全面推進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不僅符合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滿足城市發展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的時代背景,更是深入推進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舉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馮遠表示,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她認為有以下幾方面值得重點關注。

  首先是要深入開展評估。制定相關法律法規,開展技術研究和標準編制,建立健全常態化、全週期的評估機制,做好城市體檢、小區評估等工作,充分了解城市或老舊小區的環境品質、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等基本信息,並強化信息技術支撐,做到智慧化、精細化管理。

  “其次是要加強歷史文化和城市風貌保護。”馮遠表示,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既要注重提升功能,又要注重延續歷史文脈,塑造城市時代特色風貌:“建議進一步擴大歷史文化保護內涵,建立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管理和監督機制,儘量保留和發揚成都‘天府文化+新一線城市+市井煙火’的城市特色。”

  此外,馮遠還建議要系統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無障礙環境建設,是提高城市生活品質和服務水準的關鍵要素,關係到我們能否順利舒適地參與到社會各項活動中,理應成為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的重要內容,建議加強對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審查工作。同時要著力搭建平臺,吸引多方參與。要系統界定和規範政府、市政公共服務部門、商業機構、居民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制定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相關産業政策,引導企業積極參與相關技術研究和推廣。”

  專家聲音

  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傳統建築分會副會長、四川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純:

  城市更新不只市井煙火更是未來都市

  “中國城鎮化率在2019年首次突破60%後,標誌著我們未來城市發展進入‘存量時代’,因此城市更新是未來全國城市發展的重要課題。成都目前的城市更新實施情況,理念、方法和規模都處於全國前列,但也需要不斷實踐探索和創新完善。”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傳統建築分會副會長、四川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純表示。

  成都公園城市建設要實現“人、城、境、業”的高度融合,和諧統一,在此背景下,城市更新該怎麼做?李純認為,城市更新要通過完善功能設施,豐富街巷介面,挖掘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重新激活老舊空間活力,培育孵化相關産業和街巷生活,實現城市地域性的重塑;要培育未來場景,通過與新城建緊密結合,借助5G、VR、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新技術,在“街區+社區”廣泛植入數據採集設備,同時構建數據運算平臺,完善數據運維的確權立法,實現對城市更新的科技賦能,積極培育數字經濟時代的城市街巷場景;要配合社區計劃,城市發展的本質是為了滿足人們日益追求的美好生活,“但要讓城市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僅有空間、産業、技術和場景還不夠,更根本的要素還是在人,尤其是與未來城市發展目標相適合的市民提升計劃,借鑒先進地區經驗,積極開展社區營造,助推從城市居民向現代市民的轉變,從而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她説。

  “目前,我們的城市更新模式多為自上而下,比如通過打造一環路市井生活圈等牽引工程、示範項目來推進。未來希望能夠進一步靈活政策機制,創新更新模式,讓城市更新不僅有市井煙火氣,也要有國際大都市的仙氣。”李純建議道。

  本報記者 袁弘 文/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