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砥礪奮進四十載 華嶽渭水展新顏

2018-12-10 11:45:55|來源:陜西日報|編輯:李妍|責編:趙瀅溪

  時間,總是在特殊的歷史時刻標注下清晰雋永的時代印記。

  改革開放40年來,渭南從一個基礎薄弱的農業地區,逐漸成長為集聚潛能的新興城市。孕育和發祥了華夏文明的秦東大地,如今已是東西交會之所、産業集聚之地、開放創新之城。

  邁進新時代的渭南,正站在改革開放40年的新起點上揚帆遠航。渭南市緊緊圍繞“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紮實”要求,緊緊把握“關中平原城市群”“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等重大發展機遇,堅持項目為王,著力打造精細化工、新能源、有色建材、文化旅遊、特色現代農業5大千億産業集群,聚力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

  天翻地覆慨而慷

  改革開放40年來,渭南市經濟社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綜合實力得到大幅提升。從1978年至2018年,渭南市經濟總量連上四個臺階,實現了四個突破,翻了七番。渭南市的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78年至1995年,渭南生産總值實現了由10億元到百億元的第一次跨越。20世紀80年代初期,渭南開始全面啟動以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為主的農業農村改革。以農村家庭為單位的經營主體地位得到確立,為渭南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巨大的生機和活力,渭南成為名副其實的“關中糧倉”。

  1995年至2008年,渭南市生産總值實現了100億元到500億元的第二次跨越。這一時期,工業增加值首次超越農業增加值,渭南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城市向新興工業城市的轉變。

  2011年,渭南市生産總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實現了第三次跨越。

  2017年,渭南生産總值完成1656.62億元,突破1500億元大關,實現了生産總值的第四次跨越。

  脫胎換骨萬象新

  改革開放40年來,渭南的經濟結構和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一個萬象更新、生機盎然的渭南,崛起在八百里秦川最寬闊的地帶。

  40年來,渭南産業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一二三産業佔全市生産總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43.3:34.6:22.1變為2017年的13.9:47:39.1。第一産業明顯下降,第二産業佔據主導,第三産業穩步上升,渭南依靠農業拉動經濟發展的格局得到明顯改觀,工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引擎,服務業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

  渭南是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次核心城市,是陜西的東大門。經過40年的艱苦奮鬥,今天,已有2條高鐵在渭南並站交會,6條鐵路、3條高速公路和22條國省道路幹線在渭南縱橫交錯。渭南樞紐、門戶的獨特優勢正在顯現。

  渭南從來就不缺少包容並蓄的開放精神。改革開放40年來,渭南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合作的領域也越來越廣闊。

  渭南市先後榮獲中國投資環境十佳城市、中國金融生態城市、全國創業先進城市和浙商、粵商、蘇商投資最佳城市的稱號;先後與俄羅斯、韓國、匈牙利等10個國家12個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設立了7個駐外經貿代表處。如今,渭南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發展格局。

  與時俱進譜華章

  改革開放40年來,560多萬渭南兒女感受最為深刻的,是生活品質的持續提高和生活環境的持續改善。

  2017年,渭南市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達55076元,是1978年的96倍;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29808元、10260元。2017年年底,渭南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630.03億元,是1978年的2546倍。

  改革開放40年來,得益於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的不懈奮鬥,渭南市居民的衣食住行發生著巨大的改變。衣著由納涼、禦寒轉向時尚美觀,飲食由溫飽轉向健康,住行由經濟轉向舒適。

  改革開放40年來,在渭南,以居住、交通通信、文教娛樂、醫療保健為熱點的消費支出明顯增加,食品消費支出佔比呈下降趨勢。得益於渭南歷屆黨政班子持之以恒地抓民生、謀發展,全市的貧困發生率持續降低,人民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富裕。

  2017年,渭南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1.7%,較20世紀80年代初期下降了24.5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1.3%,較20世紀80年代初期下降了23.6個百分點。渭南居民的生活水準和生活品質得到極大提高。

  以高品質發展為主線,渭南正在以咬定青山、一往無前的姿態,腳踏實地、開拓進取,加快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譜寫新時代渭南追趕超越的新篇章。(記者 鄭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