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渭南:冬棗讓村民致富的成色更足
2021-10-08 18:13:0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陜西渭南:冬棗,讓村民致富的成色更足_fororder_圖片1_副本

渭南市澄城縣東白龍村村民將採摘的冬棗裝車 攝影 任瑞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國慶長假期間,在渭南市澄城縣東白龍村,一座座冬棗設施大棚排列整齊,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村民忙碌採摘冬棗的身影。採摘回來的冬棗被村民包裝後,隨即被前來收購的客商銷往全國各地。

  “今天冬棗賣了2600元。今年冬棗病蟲害少、棗大,3畝冬棗預計能賣4萬多元。”村民李東元賣完冬棗,一邊從客商手裏接過錢,一邊高興地曬出他的“豐收帳單”。

  今年52歲的李東元是村裏以冬棗邁向小康路的特殊農戶。年輕時,李東元在磚廠打工,一次工作中的意外導致他左腿截肢。老父親患有腦梗,老母親患有乳腺癌,妻子患有小兒麻痹,生活沉重的負擔一度讓他看不見未來的希望。2016年,李東元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國家政策的幫扶下,2017年,他種植了3畝冬棗。“當時村裏已經有冬棗種植戶,效益很好,我也想種植,但因為前期投資比較大就放棄了。村幹部得知後上門鼓勵我,還幫忙申請了無息貸款和1萬元的建棚補助,我才建成了一座冬棗大棚。”李東元説道,剛開始由於不懂冬棗管理技術,棗樹苗成活率不高。後來,村裏邀請專家對其進行一對一專業指導,手把手教他科學的管理方法。經過李東元的不斷鑽研和努力,棗樹長大後病蟲害少,結出的冬棗個頭大、顏色好、産量高。“多虧這幾年種植冬棗,我還完了貸款,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今年我計劃再種植4畝冬棗,挂果後預計一年就能收入10多萬元。”談及以後的生活,李東元難掩心中的喜悅。

  “苦日子”變成了“甜生活”,李東元的小康路是東白龍村冬棗産業振興的一個縮影。2016年,東白龍村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現産業興旺,建設了澄城縣龍興現代農業園。園區按照“合作社+園區+農戶”的運作模式,戶均種植冬棗5畝,帶動周邊1250戶村民發展冬棗産業,使冬棗成為東白龍村名副其實的致富“金蛋蛋”。

  “目前,全村有全鋼架連棟拱棚1500畝,冬棗種植面積達到3100多畝。這幾年,全村冬棗總産量達8000余噸,實現産值6300余萬元,人均收入從2016年的5600多元增加到現在的1.36萬元。”東白龍村黨委書記郭武軍説道,龍興現代農業園先後被評為市級示範園、全國一村一品優質冬棗供應商,“東白龍冬棗”獲得有機産品綠色認證。

  冬棗讓村民致富的成色更足。在冬棗生産的帶動下,東白龍村富裕富足的新圖景正在展開。談及東白龍村下一步的産業規劃,郭武軍説:“我們將在村‘兩委’班子領導下,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嚴格按照綠色有機産品生産標準,加強園區規範化管理,提高農産品品質;引進現代農業技術,做強主導産業,逐步擴大冬棗種植面積;完善園區功能,建立40余畝苗圃基地,及時補充壞死苗木,降低苗木購買成本,促進園區降本增效。”(文 任瑞 徐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