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渭南:繁榮鄉村文化 凝聚振興力量
2021-11-26 19:06:29來源:農民日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繁榮鄉村文化 凝聚振興力量——陜西省渭南市推動鄉村文化振興觀察

  “現在我們的草編織品都已銷售到新加坡等國家,希望能借著此次十四運會的東風,讓海內外的人們看到咱們渭南的非遺,讓咱們‘臨渭草編’走向世界。”陳春苗説道。從瀕臨失傳的民間技藝到帶動一方百姓增收的鄉村文化産業,“臨渭草編”的傳承創新實現了文化發展和經濟增長“雙豐收”。“你看,全運會開幕式裏的這些草帽就是我們巧娘編織的。”近日,在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巧娘草編專業合作社,“臨渭草編”非遺傳承人陳春苗給記者展示了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式節目中舞蹈演員們拿著草帽跳舞的視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鄉村文化建設既是鄉村建設的難點,也是鄉村建設的靈魂。近年來,渭南市委宣傳部充分發揮渭南市鄉村文化振興牽頭抓總作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決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要求,全力促進鄉村文化繁榮,不斷加強文化供給,增強鄉村文化自信,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推動鄉村文化全面振興,凝聚起鄉村振興的強大精神力量。

  “農業+文旅”融合發展,喚醒沉睡的鄉村文化

  渭南市地處黃河流域中游、陜西關中平原東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歷史成就了她“華夏之根、文化之源、三聖故里、將相之鄉”的美譽。

  在推進鄉村文化振興過程中,渭南市立足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深入挖掘傳統村落歷史文化資源,推動“農業+文旅”融合發展,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鄉村文化IP,創建一批鄉村振興的示範村。

  桃林寨村是潼關縣的一個移民村。近年來,桃林寨村充分挖掘黃河流域華夏文明中夸父追日的神話傳説,按照《山海經·海外北經》中夸父在此棄仗化為桃林的記載,運用“鄉土+桃林景觀”的手法對村容村貌進行改造提升,將桃林寨村打造成為以夸父文化、桃林文化為名片的鄉村振興示範村。

  如今,在桃林寨村,觀景桃樹環繞巷道,樹形錯落有致,桃花顏色各異,呈現出“村在桃林中、桃在村巷內”的景象。在村莊四週利用文化墻融入神話桃林、歷史桃林、文學桃林、民俗桃林等桃元素。在村口,一座夸父追日的塑像矗立在桃花公園中,與桃林寨的門牌樓交相呼應。在村莊周圍,500余畝黃金桃産業園已初具規模。整個桃林寨村營造出濃厚的桃文化氛圍。

  “桃林寨的村名賦予了村莊亮麗的文化名片。”桃林寨村黨支部書記刁東康告訴記者,“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利用村莊環境優美、歷史文化深厚等優勢,做足桃文章,發展桃産業,講好桃故事,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臨渭區蒲陽村則是以蒲陽古城民俗文化為依託,充分挖掘和傳承優秀的傳統民俗文化,初步建成了融合黨建文化和民俗文化于一體的蒲陽古城民俗文化博物館。目前已收集、搶救和保護秦、漢、明、清以來的歷代石刻、瓷器、傢具等文物和群眾生産、生活用具及習俗、風情等各類遺物、名人字畫共1300余件(套),收集整理了一批地方戲曲、工藝作坊、禮儀俗規等非物質文化遺産。

  置身蒲陽村,既可憶鄉愁,又能接受黨性教育,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參觀學習。在不斷發展民俗文化旅遊的同時,蒲陽村創新鄉村特色産業,形成了紅頭雁繁育養殖基地,借助鄉村旅遊增加農民産業收入,曾先後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省級文明村鎮”“陜西省美麗宜居示範村”。

  近年來,渭南市推進文化與鄉村振興融合,積極探索“農業+文化+生態旅遊”新模式。截至目前,渭南市成功創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4個、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個、省級旅遊示範縣2個、省級文化旅遊名鎮2個、省級旅遊特色名鎮7個、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5個,國家七部委確定的美麗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45個。華陰老腔、華縣皮影戲、郃陽提線木偶戲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以鄉村為舞臺唱出了新旋律。

  豐富創新文化活動,增強群眾文化自信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文化力量不可或缺。渭南市立足文化為民、文化惠民,大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創新鄉村公共文化活動,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增強鄉村文化吸引力,提振廣大群眾鄉村振興精氣神。

  “悠悠數千載,倉頡精神揚;新時代的楊武村,方塊字續寫著盛世華章……”這一首帶有濃濃鄉愁的《楊武之歌》,成為白水縣楊武村村民節慶裏必唱的“金曲”。

  楊武村的村歌源自白水縣“村歌村史”推進工程。近年來,白水縣為83個村譜寫了村歌,完成10余部村史創作,建成鎮村史觀館10余個。

  “在挖掘、整理中,每個村莊的歷史文化、土産風物、精神氣質都得以顯現;在編創、傳唱中,村民對自己村莊的了解、熱愛也得到提升深化。愛國、友善、明理、誠信,歌詞中倡導的精神逐漸在村民身上得到體現,文明鄉風、文化自信就這樣在一遍遍的傳唱中沁入人心。”陜西籍曲作家王永明説。

  鄉村文化建設重在培育人才。臨渭區探索推廣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建設經驗,每年持續開展“文化走親戚”活動,抓好100個鄉村文化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將以往的“送文化”轉化為“種文化”,大力培養生長生活在鄉村的文化能人、民間藝人,為引導鄉風文明、活躍鄉村文化生活奠定人才基礎。

  “鄉村春晚”是臨渭區近幾年來重點打造的一項文化精品項目。節目不僅有常見的歌舞、秦腔、小品、快板等,還有傳統濃郁地方色彩的秧歌、社火、鑼鼓、燈謎、雜耍、大合唱、講村史、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産等,演員即群眾,群眾即演員,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地位,激發了農村文化活力。

  近年來,渭南市不斷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盼,持續開展“我們的節日——文化進萬家”“四進零距”、廣場舞展演、優秀舞臺劇目展演等各類文化活動,大力實施公益電影進農村活動,組織開展“學黨史、頌黨恩”百部萬場紅色電影下基層活動,目前已免費放映2.3萬餘場次。

  開展文化活動,離不開陣地建設。圍繞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準,渭南市積極整合各類資源,建成重點鎮綜合文體中心30個,省級基層綜合文化中心示範點5個,百縣萬村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範點48個,市級村史館示範點20個,鎮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覆蓋率達標率均達到98.7%,基本形成了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文化設施網絡體系。

  汲取文化磅薄力量,提升鄉村治理效能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鄉村治理的重要資源,是引導鄉村風氣和凝聚鄉民人心不可替代的力量。在推進文化振興過程中,渭南市不斷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力量,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載體,努力營造向善、向上的社會新風尚。

  走進內府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揚中華美德、敬天下老人”“百善孝為先”“尊老敬老仁之本、和諧社會孝當先”等孝道文化標語隨處可見。近年來,內府村不斷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弘揚傳統孝道文化,成立內府村老年協會,組織社會愛心人士孝親敬愛捐款,建立幸福互助院,形成了良好的鄉村風尚。

  白水縣西固鎮傳承家教家風歷史悠久。黨的十九大以來,“重家教、立家訓、樹家譜、寫村史、憶鄉愁”的活動在全鎮悄然興起。全鎮涌現出了全國“書香之家”“三秦最美家庭”“渭南最美家庭”和“縣級文明家庭”110戶,立家訓、樹家風精神文明實踐活動正在改變著全鎮的民風良俗和群風正氣,提振著廣大群眾的思想意識和精神風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

  渭南堅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近年來,先後開展了“萬條家訓進萬家”活動、核心價值觀建設“深化提升年”活動、核心價值觀“項目建設年”活動和群眾最喜愛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項目評選等活動,將核心價值觀融入居民公約、融入人際關係、融入特色文化、融入法治建設、融入時代文明風尚。其中,“萬條家訓進萬家”“鄉村大喇叭 惠及千萬家”應急廣播、群眾文藝小舞臺、“唱村歌 撰村史”新民風建設工程、“非遺助力文化扶貧”主題活動、“星級文明戶”創評活動等一大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農村項目,深受農民群眾喜愛,參與群眾百萬餘人次,有力地培育了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了農民精神風貌,提高了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近年來,渭南市全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印發了《渭南市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快推進縣、鎮、村“三級網絡體系”建設。現已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3個、文明實踐所124個、文明實踐站1608個。多個區縣實現了鎮村全覆蓋。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家庭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目前新申創市級文明村鎮66個,省級文明村鎮44個。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能夠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渭南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玉娥説:“作為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部門,要擔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城鄉廣大地區落地生根,引導和培養廣大群眾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發展地域特色文化,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促進鄉村全面振興。”(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胡明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