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首页要闻 > 正文

【两会深读】倾力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2018年03月15日 06:39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袁琳 编辑:韦仲达

倾力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袁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

大文章需要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科学把握。

近年来,广西紧密结合区情农情,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小康的成色越来越足。

农业强不强——

现代特色农业星火正燎原

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简称“示范区”)是广西深化农村改革的先行区,打造现代农业的窗口。广西农业强不强?一些代表委员说,打开这扇窗看看即可知一二。

柳州市兰亭林叙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区,依托原有的花卉苗木基地,引进培育56家经营主体,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北海市合浦县利添水果产业(核心)示范区配备大田机械设备60多件套,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81%,并建成国内领先水平的智能农业物联网系统。

贵港市荷美覃塘莲藕产业示范区,围绕藕莲产业多元化发展,把一二三产完美融合。

……

从高山峻岭到广阔海洋,从都市郊野到边关村寨,1730个各级示范区,在八桂大地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正以燎原之势,辐射壮乡山山水水。

“与全国各地‘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提法不同,广西在现代农业之间嵌入了‘特色’二字。”

自治区农业厅负责人说,在特色产业打造上,全区各级示范区有的彰显“专”,但专业不单一,围绕这个“专”做上下游延长产业链的文章,形成产业聚集;有的突出“全”,涵盖山水田林路,一产二产三产,生产生活生态,科技创意人文,实现农文结合、农旅结合。

现代农业等不来、绕不开,必须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创新探索。

陆川猪是全国八大名猪之一,现在大部分生猪还是整头外销,局限于第一产业。玉林市市长韦韬代表认为,该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依托示范区,加大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的力度,做好“专”的文章,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

广西是全国糖料蔗种植第一大省区,机械化率低成为蔗糖产业发展的桎梏。“去年我们开发了一个适于坡多地形的小型甘蔗收割机,这将很好地解决全区各地双高基地甘蔗的收割问题。”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光安代表说,“农业机械产业是中国未来30年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它将推动农业变革和农业产业的发展。”

2014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创建示范区的重大决策。3年多来,各市县、各有关部门把示范区建设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平台载体,统筹规划,整合力量,强力推进,融合发展。目前,共拉动社会投资412亿元,运用先进生产技术4889项,打造“三品一标”品牌产品836个,示范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当地提高10%以上。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