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抢拼新时代 争当排头兵

宁海“六争攻坚”发力革新、求进、提质

  抢拼新时代 争当排头兵

  宁海“六争攻坚”

  发力革新、求进、提质

  陈云松 蒋 攀

  这个春节,宁海县领导带头,落实不过夜、放假不放工,开展了“双招双引双服务”等争抢行动。

  除夕到初三一线“走帮服”;初四到初六相继召开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大会,促成了总投资25.5亿元的6个项目现场签约,实现招商引智开门红;初七开工即开战、开战即决战,开展“双高攻坚”,启动堤树村棚改拆迁项目;初九又举行了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创造了一个多月集中开工2次、总投资超百亿元的纪录。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干事氛围,正是宁海“抢拼新时代 争当排头兵”的生动写照,也是对宁波市委“六争攻坚”部署的贯彻落实。

  “六争攻坚,三年攀高”,宁波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宁海把省委排头兵的追求、市委争与抢的要求贯穿到“革新求进提质年”活动乃至全面工作中,“抓得早抓得准、抓得实抓得深、抓出共识抓出彩”,全力补齐短板、争创优势,开启百强县进五十、冲三十的新征程。

  新一年,宁海全面实施“决胜三年十大行动”,开启百强县“进五十冲三十”的新征程,大抓“革新求进提质年”,力争GDP突破6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宁海正朝着加快发展追赶跨越、早日跻身全国强县第一方阵、打造新时代“两高”先行区、“五好”样板区,奋勇向前,争先创优。

“三清攻坚”,争速项目

  瞄准项目抓争速,就是要全力以赴促投资,宁海用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三清攻坚”行动,铺平了争速项目的通道。

  早在2016年12月,宁海就启动“清零拔钉”行动,向历史累积十年以上的最难“钉子”开刀,共梳理出37个攻坚项目。对照任务清单,全县干部拼力度、赛进度、比实绩,撬动和推进了一批“硬骨头”工程,重点攻坚37个项目,共计55个任务节点,截至2016年春节前,完成任务节点42个,涉及31个攻坚项目,相继攻克了包括化肥厂地块、县中心屠宰场迁建工程等一批老大难问题。

  历史的“钉子”拔掉了,但有一些项目推进不够快,怎么办?宁海紧接着推出了“清障提速”行动,吹响新一轮重大项目百日攻坚号角,攻坚突破一批重大项目瓶颈障碍,去年县重点实事工程开工率达到80%,创历史新高。

  项目推进中的“中梗阻”破解了,宁海项目建设突破瓶颈,驶上“快车道”需要进一步向历史存量要空间,宁海适时提出“清闲退低”行动,为高大上项目腾出发展空间。宁海科技园区对辖区内的旧厂房进行收购、改造,积极引进高新项目,提升亩产效益,将产能过剩、经营粗放的“两高一低”产业升级为占用资源少、创新能力强、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

  清理、腾出发展空间,宁海有了底气。今年元旦过后,宁海先后启动“千亿投资攻坚战”、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比以前提前吹响了招商引商、项目建设的冲锋号。今年,全县共安排了总投资达到1000多亿元的261个县重点实事工程,其中产业类投资占一半以上。从2013年开始,宁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5年位列全市前三位,过去5年年均增速18.9%。

“三凤行动”,争先产业

  宁海再添“金凤凰”!润禾材料在深交所上市啦!近几年,宁海企业上市脚步明显加快。目前,除奇精机械、润禾材料成功IPO外,卡倍亿、如意、华平、震裕等4家企业已成为IPO辅导备案企业,另有拟上市企业5家,21家企业在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挂牌。通过上市,宁海企业直接融资额大幅增长。

  这得益于宁海大力实施凤凰、凤雏、凤来巢“三凤”工程中的“凤凰工程”,实现上市企业和并购重组三年破十倍增,全县目标力争2020年上市公司突破10家,拟培育上市企业达到30家,新三板上市企业达到15家,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超过100家。

  “凤凰”的展翅来自“凤雏”的培育。宁海坚持以做大做强做精产业为导向,整合出台二三产扶持政策,实施“中国制造2025”宁海方案,推动一个又一个企业成长。不久前,在国家工信部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单项冠军产品名单里,得力集团榜上有名,而全县已培育市级骨干、高成长和单项冠军企业26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零突破。

  “凤凰”腾飞最终是想通过上市和并购重组,切实把项目、资金、人才吸引落地宁海,带动其他企业和所在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突破发展,这也是“凤来巢”的意义所在。去年,宁海整合出台了5亿多元的、史上最给力的二三产业扶持政策。今年,在文具、汽配、灯具、五金机械等四大百亿产业的基础上,把文具打造成两百亿级产业,同时,在3年内将再打造生命健康、新能源两个百亿产业和汽车零部件一个五百亿产业。

“三网联动”,增效服务

  在宁海,服务有三张网,即政务效能网、企业服务网和群众办事网。三网联动,切实保证服务增效。

  早在2014年3月,按照浙江省政府统一部署,宁海全面启动“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共确定全县“三项半”审批类权力事项1016项,除16项符合条件允许不进驻行政服务大厅外,1000项事项全部进驻窗口,进驻率达100%。此外,宁海推进项目审批“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有力促使综合受理窗口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转变。宁海“最多跑一次”改革考核位列全省第五、宁波市第一。

  宁海的一张网服务延伸到乡村,不久前,全省首批政务服务一体机在宁海胡陈乡梅山村便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个人社保缴纳、交通违章处理、医疗预约等通过该设备进入浙江政务服务网梅山平台,村民能网上申报891项县级审批服务事项,占全部事项的91.86%。从跑镇进城变为“足不出村”,胡陈乡切实打通审批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张网的便捷背后,是企业与社会力量的共同心血。宁海试水让社会组织参与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改革更系统、更彻底,进而形成改革叠加效应。比如,针对“跑前”准备不足导致“跑中”办事遇阻,宁海县社会组织开发并提供一系列“预防”式服务产品,协助企业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针对一些复杂性高、专业性强,企业没能力、没精力去跑的事项,该县社会组织还提供专业服务团队代替企业跑。

  据统计,去年宁海全县社会组织已累计面向企业提供专项服务10.88万次,其中参与政府审批服务办理11768件,全程代办4699件,在企业社保事务、工商事务办理等领域,基本实现让企业“一次也不用跑”。其中创新“审批法庭”等模式,受到了省市主要领导的批示。

  今年,宁海还将结合村级权力清单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及在宁波推广之际,打造升级版,全面提升新时代乡村治理水平。

“三聚一转”,争投科技

  科技投资有三个要素,创新的平台集聚、创新的人才集聚、创新的企业集聚,有效的集聚依靠合作共建共营。宁海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编制技术难题需求、企业合作对接、人才团队合作清单,积极搭建有针对性的合作交流模式,深化技术创新开放合作机制,建立多层双向对接合作机制。

  宁海按照打造“区域人才高地,建设人才生态特区”的定位,大赛引才、以才引才,出台对高端人才给予最高1亿元资助的引才政策,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全链条创新体系,还与多国合作引入高端产业项目合作平台,目前已建立了中乌高端新材料产业园、中瑞生产技术中心、中欧中小企业创业园等3个“国别园”。中瑞生产技术中心已有3个项目入驻,而作为三个“国别园”实力最雄厚的中乌高端新材料产业园,依托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弗兰采维奇材料问题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设立了宁波弗兰采维奇材料研究所。

  此外,宁海助推高校和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前,已与上海交大、哈工大、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重庆大学等60余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科技合作关系。

  产学研成果最终的落地转化,是科技投资的“最后一公里”。宁海以宁波市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为契机,围绕该县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和技术创新重点任务,积极培育产业转型升级新优势,努力打造成为省内有影响力的产业转型升级高地。

  宁海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组建产学研实体和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由项目合作、松散合作向系统合作、紧密合作、长期合作转变,从而加速推进科技成果培育与转化。目前,宁海已组织各类科技合作活动20次,促成科技合作项目15项,签订技术合同17项,全县技术合同成交额4.2亿元,获得科学技术奖省级2项、市级拟奖项目7项(其中一等奖1项)。

“三美宁海”,争优城乡

  何为城乡之美?城乡争优争的是什么?在宁海县的领导看来,它是“看得见的城乡美”、是“看不见的内在美”、更是“能感受的发展美”。

  近年来,宁海凝心聚力建设美丽县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城乡融合,以“奋战300天”的行动,全市率先剿灭V类水,治水满意度全市第一。

  宁海按照全域景区化,打造美丽城乡升级版,全面彰显“三美”要求,过去两年累计投入精品村创建资金近1.2亿元,打造精品村20个,率先在全国建成了千里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串珠成链”,把整个乡镇打造成一个景区,成功创建省美丽乡村示范县,获评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先进单位,入选“两美浙江特色体验地”、中国天然氧吧、中国老年宜居宜游城市。

  “美丽”的内涵不断扩展,宁海大力倡导树立文明新风,全面推进农村聊天长廊、文化礼堂等基层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以和美家庭为主题,建成最美家庭近千户、美丽庭院1万余户、文明家庭4万余户。推行乡村“百姓大舞台”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去年共举办“百姓大舞台”活动260场次,受惠群众12万余人次。

  现代化美丽乡村,要的是发达的美。宁海按照“把资源变为资产,把资产转为资本”的思路,唤醒乡村的绿水青山、田园野趣。争创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探索实践乡村振兴宁海模式,发展绿色休闲、银色养老、古色文化、碧色山泉、蓝色海湾、彩色田园、特色民宿“七色美丽经济”。目前,全县已发展各类民宿近260家,户均收入12万元以上,推动农产品销售额从去年的4.5亿元增加至8亿元,民宿总量、营业额、带动农产品销售额“三个翻番”。另外,以农村淘宝、“淘宝·宁海馆”及其他第三方平台为一体的综合性电商平台,注册会员2000多名,建成18个乡镇(街道)电商服务中心,农村电商销售额超亿元。

“三勇铁军”,强组织力

  高质量完成全县455个村社换届选举,实现多年来风气最好、过程最顺、结果最优;高质量创建精品点110个、示范片26个,示范乡镇10个;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全部消除38个薄弱村,所有行政村集体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2017年,宁海基层工作亮点纷呈、成果颇丰。

  重点在于打造一支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

  宁海实施金雁培育工程,推进“百名头雁计划”和后备干部“千人计划”,强化不称职村干部退出力度,健全优化、管理、激励、储备的村社干部链式选拔培养模式,汇集“锋领雁阵”,在宁波首创“周末课堂”干教平台,把优秀干部用到攻坚主战场,锻造了一支“勇立潮头、勇挑重担、勇争一流”的铁军队伍,推动干部凝心聚力。

  党建增强也是组织力的提升工程,宁海做精绩效党建,做细党建“四亮”要求,做实村级组织攻坚整转,做严基层党建巡查审计,不断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加快后进支部整转,着力把50%以上村社打造成精品点,筑牢“锋领前哨”。宁海在全市率先选派两批共115名“第一书记”,平均每人为各村引进项目2个、争取资金200多万元。并实施村级后备干部“千人计划”和“能人返乡”工程,有效破解乡村人才紧缺问题。

  此外,宁海还实施了“双整”领跑工程,以“整县提升”示范县为目标,在全区域提升、全领域建强、全域化创新上动真格,通过创建“一党委一品牌”,全面提质农村、社区、机关、两新、学校等各领域,打造“锋领集群”。

  (本版图片由宁海县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宁海“六争攻坚”发力革新、求进、提质 2018-03-13 浙江日报2018-03-1300003;浙江日报2018-03-1300010;浙江日报2018-03-1300009;浙江日报2018-03-1300011;浙江日报2018-03-1300015;浙江日报2018-03-1300021;浙江日报2018-03-1300007;浙江日报2018-03-1300012;浙江日报2018-03-1300027 2 2018年03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