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普陀山来郑旅游推介 邀市民前往感受清凉
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和比例调整
宇通金秋助学活动开始报名
巡防队员走进养老院 为老人提供义务服务
周末到绿博园狂欢吧
毕业季 学生扎堆儿“摘镜”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的哥”大爱暖绿城 车行万里见真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十大先锋共产党员之出租车司机周和房
“的哥”大爱暖绿城 车行万里见真情

2005年,他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多年来,零违法、零投诉的安全行车纪录,让乘客安心放心,让平凡的坚守变得不平凡;2009年,“周和房车队”成立,在他的带领下,这支流动的爱心车队,车到哪里,就把爱心传播到哪里;2012年,心存慈善、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他,得到了市政府奖励出租车一辆;2018年,荣获第一届安全行车优质服务特等奖,获得的2万元奖金他一分不留,当场捐献给慈善总会。

他就是郑州通美汽车出租有限公司出租车司机——周和房,曾先后获得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道德文明标兵、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先进驾驶员、河南省交通劳动奖章、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郑州市交通行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多年来,他和他的爱心车队载着满满的温情,在绿城春夏繁花和秋冬萧索的几多轮转中,演绎着一件件数不清的爱心故事。

瘦弱身板勇扛社会责任

每天7时,周和房同其他“的哥”一样准时出车,凌晨12时才会收工回家,每天就这样穿梭在水泥森林中,面对长时间开车的疲惫和生活的重压,他却直说“幸运、幸福”。

周和房自幼父母双亡,被好心人收养长大,这份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关爱,让他从小立志回馈社会。

2005年,周和房成为通美公司的出租车司机,一开始,承包别人的出租车,收入微薄,但他一直没有忘记想要报答社会的“初心”。2006年,经重庆大学学生会牵线,资助了人生中第一个贫寒大学生吴婷婷,经济并不宽裕的他,每个月300元、500元不等,这一资助就是3年,一名素未谋面的大学生,对他来说成为一份责任。

从那之后,周和房走到哪都会关注贫困学生的信息,到目前为止,周和房资助的学子已达18名。瘦弱的身板,勇扛社会责任,诠释着最平凡的伟大。

爱心车队永远是他的骄傲

一提到“周和房车队”,面对记者有些拘谨的周和房马上兴奋起来,满脸带笑地将这些年车队的爱心故事娓娓道来。

车队自2009年成立以来,从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了现在的90多人,在他的带领下,这支流动的爱心车队,用点滴善举,温暖着郑州的每一个角落:管城区南曹乡杨女士种植的百亩洋葱大量滞销,周和房车队自费购买千余斤洋葱,向市民免费发放;中牟县瓜农张金田与妻子拉着近6000斤西瓜在郑州卖瓜3天,凌晨睡觉时钱包被偷,周和房车队买下剩下的全部西瓜,送给烈日下辛苦工作的环卫工人和交警;春运时,他发动车队坚守火车站等枢纽一线,扶老携幼,遇到老弱病残免费乘车,为晚归的乘客站好“夜班岗”,常常奋战到凌晨,并连续干满40天,年年如此;端午节为残障朋友送粽子、高考期间组织爱心送考、去社会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更是每年的“必备项目”。

“这不是我自己的功劳,像副队刘综领、任继英等都做了大量努力,爱心车队每个人都干劲满满,无论大事小事,做好事一直就是我们的职责!”从周和房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这支爱心车队是他一辈子的骄傲。

“十八般武艺”做活城市名片

周和房平时爱看书、自学外语、坚持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当遇上外地游客时,平时的历史文化积淀就派上用场了,推荐景点从少林寺到黄帝故里、轩辕黄帝宫等一应俱全,讲述郑州历史文化故事以及特色吃喝玩乐也面面俱到。

“出租车司机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和名片。我学外语,学历史,都是为了在遇到外地甚至外国游客时,宣传咱郑州乃至河南的厚重文化,用最优质的服务,展现我们郑州‘的哥’的风采。”周和房说,他经常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

市客运管理处工作人员也纷纷给周和房点赞:“他已经不是为了营运挣钱,而是为了体现从事出租车行业的社会责任,他是行业标杆,也是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正能量代表。”

周和房是一名普通出租车司机,却用行动诠释着爱心无价,用无私书写着郑州“的哥”大爱,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崇高的品格。就像周和房自己说的:“作为一名党员,我一定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为人民服务好,为社会多做贡献,哪里有困难,我就到哪里去。” 本报记者 李娜 文/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