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2版:新郑时报 政务 上一版3  4下一版
X02
拜祖大典各项筹备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新郑“四会合一”部署重点工作
践行绿色理念 建设生态新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郑“四会合一”部署重点工作
以好会风带动实干之风,2017年新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700亿元

本报讯 撸起袖子加油干,需要有充足的时间,这些时间从哪儿挤?昨日,新郑市把2017年度总结表彰、2018年农村工作、环境保护、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动员大会“四会合一”集中召开,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环境保护、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筹备等重点工作,努力开创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建设新局面。“四会合一”精简议程,节省时间,只用了一个多小时,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党员干部处理手头重要工作,参会人员感到轻松,被表彰者更是受到鼓舞。

记者 杨宜锦 新郑时报 李显文

通讯员 刘象乾 杨媚

为新郑骄傲

GDP总额

首次突破700亿元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排名升至37位

工业百强县(市)

位列第二十一

平安建设夺取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

2017年,新郑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集中开会,时间压缩了不少,内容却很丰富。记者注意到,在会前签到时,工作人员为每位到会人员发放了一份文件袋,里面有几份文件,涉及对2017年综合工作考评、新型城镇化、大气污染防治、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产业发展等方面。“要在以往,每项重点工作都符合开总结表彰会的条件,这次集中召开简化了不少程序。”会议组织方工作人员表示。

“新郑市委市政府将这四会合一召开,就是要以上率下、以身作则,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精简会议、改进会风、提高效率,为大家节省更多的时间谋划工作、推进工作、抓好落实。”新郑市委书记刘建武表示。

会上,新郑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志峰对全市2017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2018年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

2017年,在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建设的开局之年,新郑市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全市工作实现了重大突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700亿元,达到了737.5亿元;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首次突破40名,攀升至第37位;全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跨越22个名次,首次突破30名,跃升至第21位;平安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连续三届(12年)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旗)称号,成功夺取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

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0801元和20020元,增长8.5%、9%,均高于同期经济增速。全年新签约项目21个,到位资金215亿元。充分整合企业、高校资源,大力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建成“1+3”创新创业综合体、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17家,入驻各类企业团队483家、孵化项目297个,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全年开工产业项目109个,完成投资438亿元,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全年开建城市提质项目300个,建成99个,完成投资422亿元。全力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33天,同比增加20天,超目标值14天,PM2.5、PM10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2.86%、8.33%。加快完善城乡路网体系,学院路东延、S102改建等8条融郑融港道路加速推进,连接郑州主城区和航空港区更加紧密。扎实推进为民实事办理,市公立人民医院试运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8所,全年发放各类保障救助金4500万元,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2018年,要在“抓大事、抓关键、抓节奏”上下功夫

新郑市委书记刘建武在会上讲到,2017年新郑市务实重干、锐意进取,发展势头持续向好,全市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广大党员干部全力保持了经济社会跨越赶超的良好态势,展现了开拓创新、跨越奋进的精神风貌。2018年新郑市上下要在“抓大事、抓关键、抓节奏”上下功夫,扎实做好戊戌年拜祖大典筹备工作,在往年成功举办大典的基础上再次提升标准,以更高水平、更好的服务全力办好大典,持续提升黄帝文化影响力,叫响黄帝文化品牌知名度;认真谋划好新郑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的建设,全面描绘好建设黄帝文化历史名城、现代临空产业新城、郑州南部生态绿城的美好蓝图;紧紧围绕全市总体安排部署,抓准产业培育、新型城镇化建设、开放创新等“七大工程”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抢抓机遇、统筹发力,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面对当前发展的严峻挑战和历史机遇,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快速反应、快速启动、快速行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43163 2018-03-23 00:00:00 五 新郑“四会合一”部署重点工作KeywordPh以好会风带动实干之风,2017年新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7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