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汽車頻道消息:最近,新能源汽車也開始漲價,在這背後,動力電池原材料持續上漲成了車企接連上調價格的直接原因。
今年初,部分車企曾因新能源國補退坡而調整過一次價格。今年是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最後一年,根據最新補貼政策,純電動汽車的補貼將減少3900或5400元,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NEDC續航不小于50km/WLTC續航不小于43km,包含增程式車型的補貼,將減少2040元。
1月到2月中旬,大約有16家車企因為補貼退坡紛紛調價,不同品牌車型價格上漲了1000到21088元不等。而進入3月份,近20家車企都已承受不住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紛紛拿出了漲價方案,在這第二波漲價潮中,市場上有40多款電動車的價格開始上漲。
儘管如此,許多有能力購買新車的消費者依然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車,在計算過擁有成本後,更意識到用車成本其實很便宜。
頂不住的成本壓力
首當其衝的是特斯拉,從3月10日到17日連續三次上調産品價格。第一次漲價是在3月10日,特斯拉官網顯示,特斯拉宣佈將Model Y長續航/高性能,Model 3高性能版各上漲1萬元:Model Y長續航版售價為35.79萬,漲幅1萬元;Model Y高性能版售價為39.79萬,漲幅1萬元;Model 3高性能版售價為34.99萬,漲幅1萬元。Model Y交付時間為10-14周,Model 3交付時間為16-20周。
特斯拉汽車
3月15日,特斯拉Model 3、Model Y車型定價再次上調。Model 3後驅版售價為27.99萬,價格上漲1.4萬;Model 3高性能版售價為36.79萬,價格上漲1.8萬;Model Y長續航版售價為37.59萬,價格上漲2萬;Model Y高性能版售價為41.79萬,價格上漲2萬,所有調價車型的提車等待週期均為16-20周。
3月17日,特斯拉Model Y的後驅版車型上調1.5萬元,最新售價為31.69萬元,本次調價距離前一次調價只有兩天。
市場銷量持續攀升的比亞迪,也在3月15日發佈了漲價通知,自3月16日零時起,王朝網和海洋網相關新能源車型的官方指導價上調幅度為3000-6000元不等。這已是比亞迪今年內的第二次漲價,2月1日,比亞迪旗下部分車型曾漲價1000-7000元。
在比亞迪的此輪調價中,插電混動車型上漲3000元,純電動車型則上調6000元,從具體車型售價變動來看,唐DM-i漲價3000元;宋Pro DM-i漲價3000元;秦PLUS DM-i漲價3000元;秦PLUS EV漲價6000元;元Pro漲價6000元;元PLUS漲價6000元;宋PLUS DM-i漲價3000元;宋PLUS EV漲價6000元;海豚漲價6000元;E2漲價6000元。
小鵬汽車、哪吒汽車、飛凡汽車緊隨其後,3月18日集體宣佈漲價。小鵬汽車對在售車型價格的上調幅度為1-2萬元,此次調價從3月21日零時起生效。哪吒汽車對在售車型價格的上調幅度為3000-5000元不等。飛凡汽車針對旗下MARVEL R和ER6兩款車的部分車型售價進行調整,其中MARVEL R調整後售價為21.98-24.18萬元,Pro版售價上漲2000元;飛凡ER6調整後售價為15.68-20.18萬元,全係車型售價上漲1000元。
哪吒汽車
3月19日,零跑、歐拉、威馬、幾何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價格也跟進上調。零跑官方宣佈C11車型全係價格上漲,其中零跑C11豪華版上漲2萬元、尊享版/性能版上漲3萬元,價格上漲後的售價區間為17.98-22.98萬元。歐拉汽車針對在售好貓車型(含GT版)進行價格調整,綜合補貼後售價上調6000-7000元,此次價格調整將於3月23日生效。威馬汽車綜合補貼後售價上調7000-26000元,價格調整將於3月28日生效。幾何汽車將對旗下幾何APro、幾何C、幾何EX3功夫牛的官方指導價上調3000-7000元,價格調整于3月19日起生效。
原材料價格的衝擊
眾所週知,電動汽車的核心成本大頭是動力電池,而電池的價格走勢主要由原材料價格決定,上海有色網數據顯示,截至3月21日,國産電池級碳酸鋰散單均價為50.3萬元/噸,而在2020年下半年的價格低點,國産電池級碳酸鋰的散單價格約為4萬元/噸。
從全球市場來看,富國銀行分析師表示,電池的關鍵材料鎳今年價格上漲了130%,鈷、鋰和鋁價飆升了16%-88%。
對於動力電池漲價趨勢,寧德時代回應稱,“因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公司相應動態調整了部分電池産品的價格。”據財聯社報道,一家新能源車企相關負責人近期表示,2021年下半年至今,寧德時代已經漲價兩次,“按一輛新能源車汽車的電池成本來算,上次漲了1萬元,前不久又漲了1萬元。”
近期鎳價大漲,一度升破每噸10萬美元。業界表示,此次鎳價飆漲屬於非理性交易,若回歸市場供需來看,這樣的價格會有多少車企願意買單?又有多少把握轉嫁給終端消費者?
即便以鎳價每噸8萬美元推算,每輛電動車的投入成本就會增加1000美元,無形中帶給車企龐大的成本壓力,不僅需自行吸收部分成本,也不得不調漲終端售價,長期來看不利整體電動車産業發展。
特斯拉CEO馬斯克對此評論説,特斯拉在原材料與物流方面面臨沉重通脹壓力。近期,大宗商品價格推升至2008年來最高,他舉例汽車用的鋁,以及電機轉化器用的鈀,再到電動車電池用的鎳,價格都持續飆升,迫使特斯拉産品必須將高漲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理想汽車CEO李想在其個人微博表示,目前來看,和電池廠商已經合同確定了二季度電池漲價幅度的品牌,基本上就都立刻宣佈了漲價。還沒有漲價的,大部分是漲價幅度還沒有談妥的,等待談妥後也普遍會立刻漲價。他直言,二季度電池成本上漲的幅度非常離譜。
理想汽車
由於此次鎳價走勢前所未見,未來勢必導入其他電池材料,入門級或中低端車型將加速導入磷酸鋰鐵,有效降低對鈷、鎳等稀有金屬的依賴。此外,車企也將重新審視上游電池材料的産地,並進行調配,以確保未來供貨穩定。
電池原材料成本的漲價也引起了工信部的注意,3月18日,工信部披露信息稱,多部委于3月16-17日組織召開鋰行業運行座談會、動力電池上游材料漲價問題座談會。圍繞鋰鹽産品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生産消費情況、動力電池産業受影響情況、保供穩價政策措施等進行了充分交流。會議要求,産業鏈上下游企業要加強供需對接,協力形成長期、穩定的戰略協作關係,共同引導鋰鹽價格理性回歸,加大力度保障市場供應,更好支撐我國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健康發展。
除了要應對電池關鍵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問題,半導體晶片等其他零部件也繼續供不應求,給車企帶來額外不利因素。
在全球疫情、地緣政治、地震等自然災害頻發等不確定因素影響下,汽車産業的供應鏈挑戰越來越複雜,面臨的困難也越來越多。但從短期來看,傳統燃油車將不得不忍受更高的油價,也許會被視為抑制需求的奢侈品,從而加速能源轉型的腳步。(圖片來源:特斯拉、哪吒汽車、理想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