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23日消息:3月23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聯合發佈四項事故汽車維修相關標準。四項標準聚焦於事故汽車維修技術領域,主要規範維修工時測定方法、常見易損件可修復範圍和低碳維修方法等技術內容,旨在確保工時測定及低碳維修技術的完整性和客觀性,是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助力汽車後市場行業健康發展和服務民生的具體舉措。
四項標準分別為《事故汽車維修工時測定規範 第3部分:拆裝工時》《汽車覆蓋件低碳維修技術規範 第1部分:塑膠件》《汽車覆蓋件低碳維修技術規範 第2部分:金屬件》《汽車覆蓋件低碳維修技術規範 第3部分:汽車玻璃》。
據了解,四項標準由中保研牽頭,人保財險、平安産險、太保産險、祥龍博瑞、精友時代等十余家公司共同參與編制。
《事故汽車維修工時測定規範 第3部分:拆裝工時》是已發佈的《事故汽車維修工時測定規範 第1部分:涂裝工時》《事故汽車維修工時測定規範 第2部分:覆蓋件鈑金工時》標準的配套和完善。
該標準在充分研究車輛拆裝工藝流程並結合實際應用的基礎上,明確了車輛零部件的拆裝維修工藝,確保測定工時的客觀性和完整性,完善了事故汽車維修工時測定標準體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事故汽車維修工時標準,填補了該領域標準的空白,解決了全國範圍內沒有統一的、科學的、可執行的定價標準體系的難題,為保險行業和汽車維修行業在維修工時費定價上提供重要的技術依據。同時,該標准將引領保險事故車維修工時定價體系的不斷完善,加快保險行業轉型升級,進而更好地提高保險理賠服務水準,服務人民生活。
《汽車覆蓋件低碳維修技術規範》系列標準是在事故汽車維修方法不規範、配件維修品質良莠不齊,造成大量社會資源浪費的行業背景下制定發佈的。該系列標準包括“塑膠件”、“鈑金件”、“車輛玻璃”三部分內容。主要以修復基本條件、維修要求、檢驗或交付要求和損傷維修方法推薦等部分構成。修復基本條件界定了覆蓋件損傷可修復的範圍;維修要求包括維修環境、人員要求、防護要求、環保要求四方面;檢驗或交付要求規定了零配件維修後的外觀及功能要求,保證維修品質;損傷維修方法推薦介紹了不同損傷的維修流程。該系列標準旨在踐行“碳達峰、碳中和”,助力汽車維修行業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引導保險行業服務綠色低碳發展、服務民生的目標。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表示,四項標準的發佈實施,將對加快汽車維修和保險行業轉型升級産生積極的影響。維修工時測定標準的補充完善,為減少事故汽車維修理賠服務中的糾紛、提高維修行業透明度、提升消費者滿意度起到積極作用。低碳維修系列標準通過優化、規範維修技術要求,促進規範作業人員的操作流程,保證維修服務品質,同時有利於優化行業節能減排價值鏈的形成。